当前位置:首页 >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
中级财务会计
教学内容框架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第1章)
?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第2章至第12章) ?特殊业务的核算(第13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含义与目标 第二节 会计核算基础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第四节 会计计量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财务会计的特征与目标 ?了解会计基本假设
?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 ?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含义与目标 一、财务会计的含义与特征
?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相对于管理会计而言 ?概念 ?基本特征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提供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表现为: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基本目标);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涉及两个基本问题
信息使用者有哪些?(外部、内部)
需要哪些信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第二节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会计核算的应当遵
循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包括: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项)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或明晰性) ?可比性
注意:包括不同企业间的横向可比(原可比性)和同一企业前后期间的纵向可比(一致性)
?实质重于形式
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
二、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项)
?重要性
依据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
?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及时性
第三节 财务报告及其要素 一、财务报告的定义及种类 (一)定义
财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 (二)种类
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财务报告的种类
二、主要会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主要内容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其格式见表1—1。 [例] 200×年1月1日, 张平和王成文各出资200 000元(计400 000元),注册了―环球网络公司‖网吧。为经营需要,从银行借款330 000元,作为流动资金。1月2日购买了200平方米的房屋作机房,价值400 000元,购买了80台电脑,1台打印机、1台复印机,价值300 000元。购入各种材料价值 8 000元。剩余资金(22 000元) ,除留下2 000元作为零用现金外,其余资金(20 000元)存入银行。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的该公司1月末资产负债表见表1—1。 ※该表反映的是全球网络公司在开办之初的财务状况。 (二)利润表
反映企业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该表是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a?a所得税后利润)编制而成的。 [例] 200×年度(开业当年),环球网络公司收入、费用为: 1.收入:上机收入300 000元;打印、复印收入50 000元。
2.费用:水电费 40 000元; 营业税22 500元;房屋及设备折旧80 000元;人员工资40 000元;消耗各种材料30 000元;其他杂费5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0% 。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公司本年末的利润表见表1—2。
※该表反映的是全球网络公司在开办的第一年结束时全年的经营成果。 三、财务报告要素
(一)财务报告要素的定义
即财务报告的具体内容,也称财务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 (二)财务报告要素的内容及分类 1.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a?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 1)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包括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和其他权利(如各种应收款项)。
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拥有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如企业购置的设备);控制是指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如融资租入设备)。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3)组成内容 ◆①流动资产:
●是指企业可以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营业周期?a?a一般为1年,某些特殊行业(如轮船、飞机制造业)可能以超过1年的单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作为一个营业周期。 变现?a?a变为货币资金。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
◆②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不可能或者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或收回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等。 ◆③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④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⑤生物资产:是指企业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如牲畜、农作物、森林。
◆⑥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等。 ◆⑦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各项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 (2)负债 1)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基本特征 3)组成内容
企业的负债按其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偿还期不超过一年)和非流动负债(偿还期超过一年)。 (3)所有者权益 1)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是指企业资本的提供者?a?a投资者。剩余权益是指投资者由于向企业投资而应享有的权利,如分享利润的权利。 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和留存收益等。
★ 利得——企业的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如,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
★ 损失——企业的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如,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亏。 2.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1)收入 1)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企业所进行的主要的、基本的业务活动。如汽车制造厂进行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等。 2)基本特征
3)组成内容
广义的收入包括企业的基本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上合称―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利得)等;
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的基本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 ★主营业务收入
是指企业从事的主要业务获取的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汽车收入)等。 ★其他业务收入
是指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积压材料收入)等。 ★投资收益
是指企业对外投资(如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业务获取的收入等。 ★营业外收入
是指企业偶尔发生的事项所产生的收入(如企业资产盘盈等)。 (2)费用 1)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 基本特征
3)组成内容
广义的费用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损失)和所得税费用等;
狭义的费用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投资损失和所得税费用。 (3)利润 1)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组成内容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营业利润)、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四、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表达式。也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恒等式。 ★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二)会计等式的种类
1.存量会计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
●定义:由反映企业某一时点(期初、期末)财务状况的要素组合而成的等式,是建立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组合方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对静态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静态会计等式体现了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 ▲第二,以货币计量时,会计等式双方数额相等。 2.增量会计等式 (动态会计等式)
●定义:由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月度、年度)经营成果的要素组合而成的等式,是建立利润表的理论基础。
●组合方式:收入-费用=利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