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岩柑橘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黄岩柑橘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一、黄岩柑橘历史和成就
“中国蜜橘”--黄岩,地处宁波、温州两个沿海开放城市之间,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繁华富庶,是浙江中部黄金海岸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全区面积988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办事处,56万人口。这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地势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永宁江水系纵贯全境,是水果生产的适宜区,史有“稼穑之利甲于一州”、“黄岩熟、台州足”之誉。曾名列浙江十强,跻身“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
黄岩蜜橘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 1700多年前,约在公元三世纪,史料就有黄岩蜜桔的记载,三国时黄岩已有金柑栽培,唐朝黄岩蜜桔成为贡品,以后年年进贡,南宋绍兴年间台州知府曾宏父诗曰:“一从温台包贡后,罗浮洞庭俱避席”。元代,每年贡桔二万三千颗,被称为“天下果实第一”。晚清,商业、交通日渐发达,柑桔业也日渐兴盛,此时黄岩的早桔、朱红开始运销上海,人称“黄岩蜜桔”,从此黄岩蜜桔名声雀起,栽培面积迅速扩大,解放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种桔,从此出现了盛况空前的柑桔“上山下滩”生产热潮,使柑桔生产进入大发展时期,1952年超过了建国前最高水平, 1972年黄岩柑桔总产5.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7%,居为首位。从那时起,从西山区到东海滨,处处有桔林,全县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桔乡。
黄岩蜜橘不仅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且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日本专家在研究中发现,黄岩蜜桔果实中含有大量色素—b—玉米黄质,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京都医科大学的西野辅翼教授说,“从黄岩蜜桔的动物试验来看,蜜桔的抗癌效果已经很清楚。假如人们每天能吃一个蜜桔的话,对防癌将是大有裨益的。”
黄岩一直是国际国内柑桔商贸活动、技术交流最频繁的地区,我国著名的柑桔专家章文才教授建国以来曾四次到过黄岩,1989年用
1
同工酶法研究,认定温州蜜柑原由黄岩本地广桔芽变而来,证实黄岩才是世界宽皮柑桔栽培面积最大的温州蜜柑始祖地。黄岩作为世界柑桔的始祖地,历来是国内外柑桔界专家的“朝圣”之地,许多外国柑桔专家说:“到中国,不到黄岩,不算到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100多人次的外国专家、教授来黄进行技术交流、考察访问。同时黄岩也先后派出60多人次去日本、美国、韩国、西班牙等国考察访问和交流。黄岩柑桔的品种品系多达180多过,成为我国柑桔种质资源的巨大财富,先后有少核本地早、“439”、“刘本橙”、“红玉柑”等十几个优良品种经杂交和选种育成,丰富了我国柑桔的品种。80年代我国柑桔迅速发展时期,黄岩还为我国其它产区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和上千万的苗木。可以说,黄岩柑桔为国内外柑桔的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黄岩现代柑桔业现状与问题
黄岩柑橘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广大人民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受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柑橘产业激烈竞争的冲击,黄岩传统的柑橘生产格局已被打破,曾经作为全国柑橘主产区的优势不再明显,柑橘产业发展面临各种挑战。
1、工业化、城市化冲击下柑橘种植规模不断减少。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特别是万亩工业园区建设的影响,黄岩柑橘产业不断被弱化,种植面积和产量明显减少。2007年底全区种植面积仅7.52万亩,为近十年最低,产量也仅有7.13万吨,两者分别比2001年种植8.75万亩、产量11.58万吨减少14.1%和38.4%。而且在这7.52万亩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橘园处于无人管理或粗放管理状态。可以预见,今后几年,随着工业用地的不断扩张,平原地区的橘园面积将会进一步削减,柑橘产业的规模还会继续减少。
2、生产经营分散导致组织化程度较低。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全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黄岩柑橘承包到户,全区共有92397户,每户不到1亩橘园;到2007年底,全区各类柑橘专业合作社仅8家,社员数573人,面积3200亩。全
2
区种植柑橘5亩以上的果农仅78户、1532亩,不到柑橘总面积的2%。一家一户的柑橘生产经营,地块小,种植分散,品种繁杂,生产成本高,技术应用难以到位,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关联性差,抵御市场和自然灾害能力弱,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十分突出。
3、果农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工商企业的日益增多,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农民不再单独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民转业从事二三产,种植柑橘也不再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黄岩农村从业人员274521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21.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51.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27.8%(图2)。同时,农村外出从业人员达到67485人。而对目前全区23800名果农的抽样情况看,50岁以上的占66.9%,41-50岁的占23.9%,31-40岁占8.3%,20-30岁仅占1%。可见,青壮年农民已基本退出水果业种植,再过5-10年果农将全部老龄化。随之而来的是种橘农民越来越少,同时由于生产管理队伍日趋老龄化,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导致难以掌握和应用、普及柑橘生产先进技术,科技对柑橘生产的贡献率偏低,严重影响了黄岩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黄岩蜜橘的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黄岩蜜橘的品牌优势,是外地产橘区无法具有的独特优势。但从现实情况看,黄岩蜜橘品牌保护滞后,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到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和营销网络,如何有效保护黄岩蜜橘品牌研究还不够深入、措施尚未到位。从外部看,很多产柑橘的地方,打着黄岩蜜橘的牌子,以劣充优促进销售,对黄岩蜜橘这一品牌造成较大伤害。从自身看,黄岩蜜橘2004年已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但至今全区仅有3家企业申请使用地理保护标志,2007年12月申请注册了黄岩蜜橘证明商标,2008年有10家柑橘合作社和营销企业申请使用,但质量管理有待提高,黄岩蜜橘品牌的效应发挥还
3
有待进一步挖掘和保护。
三、黄岩柑橘产业发展的主要打算
为保护和利用好黄岩蜜橘这一独特资源,切实提升黄岩蜜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继续发挥黄岩蜜橘在推进黄岩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立足自身优势,紧紧围绕生产、销售、经营机制三大关键环节,以科技推广应用为突破口,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为主抓手,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重要内容,以挖掘文化内涵为增长点,真正实现数量上止跌、品质上提升。
1、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果品质量
一是创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注重品种选育工作,目前,已选育出“东江本地早”新品种。并大力实施柑橘高接换种,2003年-2008年已高接换种2000亩,计划在今后五年内集中成片高接换种达5000亩,新建成若干个优良品种基地。二是创新技术,促进传统柑橘生产技术升级。重点开展完熟采收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生态栽培等技术的推广等,将各项成熟的技术组装配套,制定推行不同品种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三是创新推广机制,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建设柑橘精品园,实施标准化生产,2008年建设柑橘精品园2000亩,进行先进技术组装集成与示范,强化生产质量全程监控。并通过开展科技入户,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千方百计普及实用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实践充分证明,零星分散种植已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更无法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推进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生产势在必行。我区出台政策,对集中成片流转土地15亩以上的个人和合作社,每亩补助200元。鼓励农户将手中土地向生产大户或合作社集中,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把单个农户家庭组织起来,实现专业化生产,壮大营销队伍,由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组织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营销大户为发起人,组建各具特色的柑橘合作社或行业协会,按照市场化要求,规范和管理农民经纪人队伍。重点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配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