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A卷)(5月)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A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Ag-108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核糖体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
的末端,是一种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构成。下列不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 A.都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初步水解产物中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 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 D.三者所含有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2. 研究发现:细胞中活化的蛋白质Bak可通过改变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
使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细胞色素C等小分子物质释放,进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促使细胞凋亡;同时发现在血液肿瘤细胞中,通过使用抗癌药物,蛋白质Bak活化率可以高达80%。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B.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外膜上蛋白质分子发生了改变 C.含活化蛋白质Bak细胞的死亡是由于生命活动缺少能量所致 D.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中蛋白质Bak的活化来治疗癌症
3.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B.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多样性,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该豌豆种群发生了进化
D.某种群经历环境剧变后只有少数个体存活,当恢复到原规模时,基因频率不变
4. 检测发现基因型为XbYD的某男性睾丸中有三种细胞:甲细胞既有b
基因又有D基因,乙细胞只有b基因,丙细胞只有D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此人的b基因只能来自于外祖母,D基因只能来自祖父 B.甲细胞可能含有92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C.甲细胞既有b基因又有D基因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乙、丙细胞不可能含有染色单体
5. 下图表示在各种植物激素的综合调控下,植物种子的成熟与萌发过程
中,含水量和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曲线(GA:赤霉素;ABA:脱落酸;IAA:生长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种子发育前期和萌发时,参与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赤霉素、生长素和脱落酸
B.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体内
激素合成的多种变化
C.种子发育成熟、休眠到萌发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
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D.种子萌发过程中结合水含量减少,自由水的含量上升
6.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
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中田鼠种群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该田鼠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7. 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介绍了历史文化知识,彰显了民族自信、文
化自信,历史文物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B.南朝·《竹林七贤与启荣期》砖画的砖块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清·乾隆“瓷母”—各种釉彩大瓶中的红色窑变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
D.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8.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gD2O中含有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NA
B.0.1mol氯酸钾与足量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转移电子数为0.6NA C.1L 0.1mol·L1 NaHSO4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1NA
-
D.标准状况下,2.24L SO2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0.1NA
9. 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有机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化学式为C8H6O6
B.X可发生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C.X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D.X能使溴水和KMnO4溶液褪色,原因均与分子中碳碳双键有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