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版)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完整版)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7:28:26

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渭、仞、岳、蓟”等6个生字,会写“仞、岳、摩”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从军行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读题目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边塞诗。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板书:古诗三首)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谁知道“从军”是什么意思?(参加军队)

2.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杀敌报国的动人事迹。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组诗《从军行》中的第四首诗。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板书:从军行)

3.解读题目。

教师引导:读懂诗的题目是我们理解古诗的第一步。一起轻声读一读题目,谁读懂了?预设:书上注释说,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题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

1 / 13

4.了解诗人。

了解诗人王昌龄的相关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的内容。(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

5.铺垫渲染。

(1)教师引导:我们读过一些边塞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你们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

(2)在王昌龄的笔下,边塞风光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请大家把《从军行》先认认真真地读两遍,要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读出节奏来。

(1)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点评指导),再指名学生读。

(2)教师小结提问:有感情地朗读也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学习古诗的方法还有哪些?(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

(3)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默读这首古诗。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看注释,读完一句想想这句的意思。读完一首,想想整首诗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边读边与同桌讨论。

2.析字词,明诗意。

谁来说一说这首古诗字面上的意思。预设:

(1)“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意思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一片黯淡。 (2)“孤城遥望玉门关”的意思是: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3)“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都被磨穿了。 (4)“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是:他们心怀壮志,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教师小结: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边塞的风景,后两句抒发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三、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教师小结过渡: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你们已经弄明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体会

2 / 13

诗的深层含义吧。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自己轻声读一读,你从中看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青海湖、长云、雪山、一座孤城,还看到了玉门关)

(2)追问:什么样的雪山?请仔细观察文中这首诗上面的插图,这里的雪山是指祁连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祁连山雪光闪耀,异常壮丽,如今怎么就暗了下来呢?(漫天的黄沙,四起的硝烟,让雪山变暗了)

(3)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诗。(学生练读—指名学生读)

(4)人有时会因心情的不同而对周围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就如杜甫国破家亡时看到盛开的繁花而流泪,听到鸟的叫声亦惊心。再读读这两句诗,对“暗”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将士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心情也是低落的)带着这种低落的心情再读这句诗。

(5)在你积累的诗句中有写到玉门关的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再读这两句诗,哪个字撞击着你的心扉?(“暗”,体现了戍边将士低落、孤独的心情,以及对故土和家乡亲人的思念)把你的感受融在诗句中,再读一次。

2.教师小结过渡:边塞环境是这样的恶劣,思乡之情是这样的深切,可戍边将士——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齐读,谁愿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在黄沙满天的战场上,战士的金甲都被磨破了,他们表示不攻下楼兰就不回来)

(2)教师引导:“穿”是指穿上金甲吗?(不是,“穿”是磨破的意思)金属制作的盔甲会被磨破,不可思议呀!边塞将士身上的金甲怎么会被磨破呢?(征战时间之久,暗示战争的激烈、频繁)

(3)磨破的是金甲,磨不破的是什么呢?(忠心报国的壮志雄心)

(4)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将士报国的壮志却不会减,所有的豪情、气势都融在了这两句诗里。刀光剑影里横刀立马的身影流露着马革裹尸的豪情。带着这份豪情壮志来读读这两句诗。

(5)豪壮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将士们怎样的心情?(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的决

3 / 13

心,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3.教师小结:诗的前两句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借一个“暗”字描写出将士们低落、孤独的心情。后两句直接抒情,用将士们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乡的雄心壮志激励着我们每个人。 四、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1.感悟诗情。

(1)“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铿锵有力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万丈豪情,难道他们不思念家乡的亲人,不想回家吗?(他们思念亲人,也想早日回家,但忠心报国比这些更重要)

(2)家乡的亲人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们啊!会有谁在牵挂着他们呢? 预设:

①也许两鬓斑白的双亲拄着拐杖一次次在村头翘首以盼。 ②也许一对年幼的儿女在一声声地呼唤父亲回家。 ③也许留守家园的妻子因思念而过早地让黑发染霜。

(3)请你们代替边关的将士们给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为什么“终不还”。学生练笔、交流。(结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忠心报国)

(4)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 2.总结全诗。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即使战争如此残酷,可守边的将士们却——(学生接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边塞的恶劣环境,感受到了戍边将士的凄苦、孤独与悲凉,更感受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孤独、悲凉、充满壮志豪情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

(3)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共七首,七首诗呈现出七幅不同的画面,我们今天学的是第四首,还有另外六首,大家课后选自己喜欢的读一读。感兴趣的同学回家之后可以再收集一下其他诗人的边塞诗并读一读,感受盛唐边塞诗的豪放之气。 五、板书设计

4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渭、仞、岳、蓟”等6个生字,会写“仞、岳、摩”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从军行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读题目 1.教师引导: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