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天然物中草药添加剂
NATURAL RESOURCES AND CHINESE HERB FEED ADDITIVES
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102206
谢仲权 刘凤华 吴国娟
1999年5月
1
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中国创立的天然物中草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几千年来,它为保证人体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对世界给予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人类回归自然和化学合成药物的残留、毒副、三致(致癌、致突变、致畸形)及致使产生抗药性等弊端越来越严重之际,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有一个对天然物中草药的优势辨证的复归,而从新应用天然物中草药,并在世界不断形成研究开发应用的热潮。特别在“欧共体”明令禁止和逐步废止在饲料中添加有害人畜健康的化学合成物、抗生素、激素等添加剂之后,研究热潮更为高涨,并共同认为天然物中草药是目前最理想的添加剂和药物。在迎接以人类健康为主题的21世纪之际,我们炎黄子孙有责任发掘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天然物中草药添加剂和防治药物来再造福人类。
一. 概念
天然物,是指自然界的物质。中草药,是指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人畜疾病和维持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的物质。中国传统医学,是指在阴阳五行指导下,以脏腑经络整体观念为核心,应用四诊八纲方法对疾病进行辨证用药施治的一种独特医学。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理论体系的传统医学。世界原始医药发源国有埃及、希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目前除中国外,余者均未保持下来。其中希腊传统医学经过罗马医学后变成现代西医学。
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指按照中国传统物性理论及经验,人为加入饲料中,为增强营养、机体抗力,促进生产力和提高动物产品质量,以及增进饲料质量和提高利用率的制剂。
二. 中国传统医学基本理论
中国独特的传统医药学是在中国人类起源时随着人类进化逐渐总结人体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经验中产生,并于公元前2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后发展而成。
医学形成是先有药后有医。而药物又源于食物,然后在不断总结各种食物的感受(对人体作用)之经验后加以分类,把一部分具有特殊功能作用的食物归为药物和毒物,从而产生了中草药,后经反复应用,防治疾病,产生了传统医学。正如《淮南子·修务训》
2
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察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一毒。”此反映了先民选择食物而知物之性味和作用的知识,药物也就随之产生了。
三. 自然物的性味理论
春秋战国时,我国产生了对自然认识的理论,即阴阳和五行学说,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阐述物性和物质运动理论。
1.阴、阳:先民将世界万物和现象分为两类并以阴阳来概括。凡是光明、温热、兴奋、向上、向外等物质、作用、现象属阳;反之属阴。详见下表1。据此,食物、药物之性,有寒、热、温、凉之分,即为物性。亦此称为食物和药物“四性”。物质的性与作用功能是统一的。如中草药的性与功能关系。 寒凉性药物治热性病;温热性药物治寒凉性病。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万物之纲纪,其规律有:
1) 阴阳对立统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生互长。事物从大体分为阴阳两类:如陆地动物属阳,水生动物属阴。但均又有阴阳。如鱼、虾同为水生(阴),而鱼属阴,虾属阳,龟、鳖亦此。
表1.四气(功能)和作用表
属性 阴 阳
四气 寒性 凉性 温性 热性
作 用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平性缓和寒、热、温、凉 温里、散寒、助阳、通络
物 例
黄连、牡蛎肉 鹅鸭肉、鳖肉
甘草、大枣、鲤、墨鱼 干姜、肉桂、龟肉 虾肉、狗肉、羊肉
2) 阴阳平衡:在每一物体、事物中阴阳需平衡才正常,如阴阳失调,则产生异常(疾病),此为疾病之因和机理。故有:阴胜(盛)则阳病,阳胜(盛)则阴病;阴胜(盛)则寒,阳胜(盛)则热(外感);阴虚则热,阳虚则寒(内病)。
3) 阴阳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相互转化,即“重阴化阳,重阳化阴”(寒极生热—寒郁火化热而转阳,但热火伤津血,而最后形成气血两亏,体弱无力,四肢具凉的虚寒症),这也是疾病发展规律。
3
2.五行:是我国先民对物质机器运动关系的认识的哲学思想。“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行”,是指物质运动、运行关系。润下性属水,上炎性属火,曲直性属木,从草性属金,稼穑性属土,固据此有五行分类:
表2.五行分类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窍 目 舌 口 鼻 耳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气 风(多生肝风) 暑(多生心火) 湿(多生脾湿不运化) 燥(多生肺热咳) 寒(多生肾虚寒) 五行规律:相生:木—火—土—金—水
相克(制约):木—土—水—火—金 相乘:即相克太过,乘虚侵袭 相侮(反克):木—金—火—水—土
五行应用在机体:春天属肝木,应予以升补(鲤、墨);夏属心火,应予以清补(鳖、牡蛎);长夏属脾土,应予以淡补(青、鲫、团鱼、菜);冬属肾,应予以温补(鲢、龟、虾)。
五行应用在药物五味:
酸 肝 收敛、故涩 乌梅 阴 苦 心 清热、燥湿、泄降 黄连 咸 肾 大肠、泄下、软坚 食盐 甘 脾 缓和、滋补 甘草 阳 辛 肺 发散、行气、行血 桂枝 淡 膀胱 利尿 猪苓
四.天然物中草药应用药规律
(一). 四气五味律:(参见前章节) (二). 配伍禁忌律: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