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四章 练习和答案

第四章 练习和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1:34:45

A. 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 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 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 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E. 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19.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A. 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 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 D. 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

E. 采取从互助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20.20世纪50年代中期,邓小平多此强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来自几个方面的监督,包括:(2007年考研题)

A. 党内监督 B. 人民群众的监督

C. 海外人士的监督 D.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民主的监督 21.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2008年考研题) A. “一边倒” B. “反霸权主义”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

22.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2009年考研题)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3.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2010年考研题)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24.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

A. 国家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 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5

D. 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三、分析题:

1.为什么说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3.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4.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

5.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试析之。

6.中国共产党如何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7.下面是一组20世纪50年代我国处理国内矛盾问题的材料。

材料1

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材料2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3

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也在1956年完成了。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关的。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当时提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为什么? (2)在此之前,为什么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3)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是谁作的?材料2中所规定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试

说明理由。

(4)参照材料3说明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

来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8. 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内的剥削”。(2006年考研题)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6

(1)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为什么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还要“忍

受”资本家的剥削?(5分)

(2)既然如此,为什么从1953年开始又要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5分)

9. 材料分析题(2009年考研题)

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1957年2月27《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材料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979年3月3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背景及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6分)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

(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B 5.B 6.C 7.B 8.D 9.B 10.D 11.C 12.C 13.A 14.D 15.A 16.C 17.A 18.D 19. B

7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DE 3.ABC 4.ABE 5.ABCE 6.ABCD 7.BCD 8.ABCD 9.AB 10.CD 11.ABC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D 16.ABCD 17.ACD 18.ACD 19.ABE 20.ABD 21.ACD 22.ABD 23.ABD 24.BCD

三、分析题

1. 为什么说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经过三年努力,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党和人民政府为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全国大陆的统一,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等斗争的胜利,保证了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保证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存在着斗争,但是社会主义的因素起着决定作用,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有利的国际形势,就决定了它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有以下特征: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3. 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1)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宿愿。但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主要依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近代中国历史证明,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也同样没有能力担负起领导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重任。只有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好地显示出来。

8

搜索更多关于: 第四章 练习和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 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 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 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 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E. 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19.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A. 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 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 D. 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 E. 采取从互助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20.20世纪50年代中期,邓小平多此强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来自几个方面的监督,包括:(2007年考研题) A. 党内监督 B. 人民群众的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