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空气动力学基础及飞行原理》(ME基础、AV基础)题库 - 图文
C、增大了临界攻角,使飞机易失速 D、相同迎角,升力系数下降 135、下列关于升阻比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CD)
A、升力系数达到最大时,升阻比也选到最大 B、升力和阻力之比升阻比达到最大之前,随迎角增加.C、升阻比成线性增加 D、升阻比也称为气动效率系数 136、极曲线是升力系数对阻力系数的曲线,即(AC)
A、曲线最高点的纵坐标值表示最大升力系数 B、从原点作极曲线的切线,切线的斜率是最大升阻比的迎角值 C、平行纵坐标的直线与曲线相切,可以得到最小阻力系数和迎角值 D、曲线最高点的纵坐标值表示最大升阻比
137、从原点作极曲线的切线,切点所对应的迎角值是(B)
A、最大迎角 B、有利迎角 C、最小迎角 D、临界迎角 138、比较而言哪种后缘襟翼产生增升效果大: (C)
A、后退式襟翼 B、分裂式襟翼 C、富勒襟翼 D、开缝式襟翼 139、采用空气动力作动的前缘缝翼(B)
A、小迎角下,前缘缝翼依靠空气动力的吸力打开. B、大迎角下,前缘缝翼依靠空气动力的吸力打开。 C、大迎角下,前缘缝翼依靠空气动力的压力打开。 D、小迎角下,前缘缝翼依靠空气动力的压力打开。 140、飞行中操作扰流扳伸出(B)
A、增加机翼上翼面的面积以提高升力 B、阻挡气流的流动,增大阻力
C、增加飞机抬头力矩,辅助飞机爬升 D、飞机爬升时补偿机翼弯度以减小气流分离 141、机翼涡流发生器的作用(B) A、产生涡流增大压差阻力使飞机减速 B、将附面层上方气流能量导入附面层加速气流流动 C、下降高度时产生涡流以减小升力 D、产生的涡流使扰流板的使用效果加强 142、克鲁格襟翼在使用中如何加大翼型弯度(A)
A、前缘部分下表面向前张开一个角度 B、前缘部分向下偏转 C、前缘部分与机翼分离向前伸出 D、前缘部分下表面向内凹入 143、前缘缝翼的主要作用是(A)
A、放出前缘缝翼,可增大飞机的临界迎角B、增大机翼升力 C、减小阻力 D、改变机翼弯度
144、前缘缝翼只有在(C )情况下打开才能有增升作用:
A、无论任何迎角 B、小迎角C、迎角接近或超过临界迎角 D、中迎角 145、后缘襟翼增升的共同原理是:
A、增大了翼型的相对弯度 B、增大了翼型的迎角 C、在压力中心的后部产生阻力 D、减小了翼型的阻力
146、打开后缘襟翼既能增大机翼切面的弯曲度,又能增加机翼的面积, 继而提高飞机的升力系数,这种襟翼被叫做(D)
A、分裂式襟翼 B、简单式襟翼C、后退开缝式襟翼 D、后退式襟翼 147、失速楔的作用是 : (A)
A、使机翼在其位置部分先失速 B、使机翼在其位置部分不能失速 C、使机翼上不产生气流分离点,避免失速 D、使整个机翼迎角减小,避免失速 148、翼刀的作用是(B)
A、增加机翼翼面气流的攻角 B、减小气流的横向流动造成的附面层加厚 C、将气流分割成不同流速的区域 D、将气流分割成不同流动状态韵区域 149、属于减升装置的辅助操纵面是(A)
A、扰流扳 B、副冀 C、前缘缝翼 D、后缘襟冀
150、属于增升装置的辅助操纵面是;(C)
A、扰流板 B、副翼 C、前缘襟翼 D、减速板 151、飞机着陆时使用后缘襟翼的作用是(CD)
A、提高飞机的操纵灵敏性。 B、增加飞机的稳定性。 C、增加飞机的升力。 D、增大飞机的阻力。
152、放出前缘缝翼的作用是(C)
A、巡航飞行时延缓机翼上表面的气流分离 B、改善气流在机翼前缘流动,减小阻力。 C、增加上翼面附面层的气流流速、 D、增大机翼弯度,提高升力 153、分裂式增升装置增升特点是(B)
A、增大临界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 B、增大升力系数,减少临界迎角 C、临界迎角增大 D、临界迎角增大,最大升力系数减小
154、附面层吹除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D)
A、吹除并取代附面层使气流稳定 B、在附面层下吹入气流防止附面层与翼表面的摩擦C、在附面层上方吹出一层气流,防止附面层加厚 D、将气流吹入附面层加速附面层流动,防止气流分离
155、后掠机翼在接近失速状态时(B)
A、应使翼尖先于翼根失速,失速状态减小 B、应使翼根先于翼尖失速.利于从失速状态恢复 C、调整两侧机翼同时失速,效果平均,利于采取恢复措施 D、应使机翼中部先失速而不影响舵面操作,利于控制失速 156、前缘襟翼的作用是(D)
A、增加机翼前缘升力以使前缘抬升 B、增加迎角提高机翼升力使压力中心位置移动而使飞机纵向平衡C、在起飞着陆时产生抬头力矩改变飞机姿态 D、增加翼型弯度,防止气流在前缘分离
157、前缘襟翼与后缘襟翼同时使用因为(A)
A、消除前缘气流分离使后缘襟翼效果加强B、在前缘产生向前的气动力分量以抵消后缘襟翼产生的阻力C、前缘襟翼伸出遮挡气流对后缘襟翼的冲击避免结构损坏 D、减缓气流到达后缘襟翼的速度避免后缘襟翼气流因高速而分离 158、翼尖缝翼对飞机稳定性和操作性的作用(C)
A、使气流方向横向偏移流向翼尖,造成副翼气流流量加大增加操作效果
B、增加向上方向气流,增大气流厚度C、减小机翼前缘气流分离使副翼气流平滑 D、补偿两侧机翼气流不均,使气动力均衡
159、当后缘襟翼放下时,下述哪项说法正确? (C)
A、只增大升力 B、只增大阻力 C、既可增大升力又可增大阻力 D、增大升力减小阻力 160、飞机起飞时后缘襟翼放下的角度小于着陆时放下的角度.是因为(C) A、后缘襟翼放下角度比较小时,机翼的升力系数增加,阻力系数不增加。 B、后缘襟翼放下角度比较大时,机翼的阻力系数增加,升力系数不增加。
C、后缘襟翼放下角度比较小时,机翼的升力系数增加的效果大于阻力系数增加的效果。 D、后缘襟翼放下角度比较小时,机翼的升力系数增加的效果小于阻力系数增加的效果。 161、根据机翼升力和阻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通过增大机翼面积来增大升力的同时: (C ) A、阻力不变。 B、阻力减小。 C、阻力也随着增大。 D、阻力先增加后减小。 162、使用前缘缝翼提高临界迎角的原理是(A)
A、加快机翼前缘上表面的气流流速,在前缘形成吸力峰。 B、减小机翼下翼面气流的流速,增大上下翼面的压力差。 C、加快附面层内气流的流速,使分离点后移。 D、加快附面层内气流的流速,使分离点前移。
163、为了使开缝式后缘襟翼起到增升的作用,襟翼放下后.形成的缝隙从下翼面到上翼面应该是(D) A、逐新扩大。 B、保持不变。 C、先减小后扩大。 D、逐渐减小。 164、下面哪些增升装置是利用了控制附面层的增升原理?(BC)
A、后缘简单襟翼。 B、前缘缝翼。 C、涡流发生器。 D、下垂式前缘襟翼。 165、下面哪些增升装置是利用了增大机翼面积的增升原理? (AD)
A、后退式后缘襟翼。 B、下垂式前缘襟翼。 C、后缘简单襟翼。 D、富勒襟翼。 166、利用增大机翼弯度来提高机翼的升力系数,会导致(A)
A、机翼上表面最低压力点前移,减小临界迎角。B、机翼上表面最低压力点后移,减小临界迎角。 C、机翼上表面最低压力点前移,加大临界迎角。 D、机翼上表面最低压力点后移,加大临界迎角。 167、增升装置的增升原理有: (A)
A、增大部分机翼弦长B、使最大厚度点后移C、使最大弯度点后移 D、减小机翼的迎风面积 168、使用机翼后缘襟翼提高升力系数的同时.临界迎角减小的主要原因是(A) A、放下后缘襟翼时,增大了机翼的弯度。B、放下后缘襟翼时.增大了机翼的面积
C、放下后缘襟翼时,在上下翼面之间形成了缝隙。D、放下后缘襟翼时,在上下翼面之间形成了多条缝隙。
169、增大机翼弯度可以增大机翼升力的原理是(B)
A、使附面层保持层流状态。 B、加快机翼前缘上表面气流的流速。 C、加快机翼后缘。气流的流速。 D、推迟附面层分离。 170、利用机翼的增升装置控制附面层可以 (ABD)
A、减小附面层的厚度。 B、加快附面层气流的流速。 C、使附面层分离点向前移。 D、使附面层分离点向后移 171、正常操纵飞机向左盘旋时,下述哪项说法正确? (B)
A、左机翼飞行扰流板向上打开,右机翼飞行扰流板向上打开。 B、左机翼飞行扰流板向上打开,右机翼飞行扰漉板不动、 C、左机翼飞行扰流扳不动, 右机翼飞行扰流板向上打开、 D、左右机翼飞行扰流板都不动、
172、后退开缝式襟翼的增升原理是(ACD)
A、增大机翼的面积B、增大机翼的相对厚度C、增大机翼的相对弯度D加速附面层气流流动 173、前缘缝翼的功用是(CD)
A、增大机翼的安装角B、增加飞机的稳定性C、增大最大升力系数 D、提高临界迎角 174、下列关于扰流板的叙述哪项说法正确?(AB)
A、扰流板可作为减速板缩短飞机滑跑距离 B、可辅助副翼实现飞机横向操纵 C、可代替副翼实现飞机横向操纵 D、可实现飞机横向配平 175、在激波后面 (A)
A、空气的压强突然增大 B、空气的压强突然减小 C、空气的密度减小 D、空气的温度降低 176、亚音速气流经过收缩管道后,(C)
A、速度增加,压强增大 B、速度降低,压强下降C、速度增加,压强下降 D、速度降低,压强增大
177、超音速气流经过收缩管道后(D)
A、速度增加,压强增大B、速度降低,压强下降C、速度增加,压强下降D、速度降低,压强增大。
178 超音速气流的加速性指的是(B)
A、流速要加快,流管必须变细 B、流速要加快,流管必须变粗 C、流速要加快,流管可以不变 D、流速与流管的横切面积无关
179、气流通过正激波后,压力、密度和温度都突然升高,且流速(C) A、气流速度不变 B、可能为亚音速也可能为超音速 C、由超音速降为亚音速 D、有所降低但仍为超音速
180、气流通过斜激波后,压力、密度和温度也会突然升高,且流速(B) A、气流速度不变 B、可能为亚音速也可能为超音速 C、由超音速降为亚音速 D、有所降低但仍为超音速
181、头部非常尖的物体,对气流的阻滞作用不强,超音速飞行时,在其前缘通常产生: (A ) A、附体激波 B、脱体激波 C、局部激波 D、不产生激波
182、某飞机在5000米高度上飞行,该高度的音速为1155公里/小时,当飞行速度增大到1040公里/小时,机翼表面最低压力点处的局部气流速度为1100 公里/小时,而该点的局部音速也降为1100公里/小时,这时飞机的临界飞行M数为(D) A、1040/1100 B、1100/1100 C、1100/1155 D、1040/1155 183、当飞机飞行马赫数超过临界马赫数之后(A)
A、局部激波首先出现在上翼面。 B、局部激波首先出现在下翼面。
C、只在上翼面出现局部激波。 D、随着飞行速度的继续提高,局部微波向前移动。 184、飞机飞行时对周围大气产生的扰动情况是(B)
A、扰动产生的波面是以扰动源为中心的同心圆B、产生的小扰动以音速向外传播C、只有马赫锥内的空气才会受到扰动
D、如果不考虑扰动波的衰减,只要时间足够长周围的空气都会受到扰动。 185、飞机飞行中,空气表现出来的可压缩程度(D)
A、只取决于飞机的飞行速度(空速) B、只取决于飞机飞行当地的音速
C、只取决于飞机飞行的高度 D、和飞机飞行的速度(空速)以及当地的音速有关 186、飞机进入超音速飞行的标志是(D)
A、飞行马赫数大于临界马赫数。 B、在机翼上表面最大厚度点附近形成了等音速。 C、在机翼上表面形成局部的超音速区。 D、机翼袭面流场全部为超音速流场。 187、飞机在对流层中匀速爬升时,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飞机飞行马赫数: (B)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加 C、逐渐减小。 D、先增加后减小。 188、关于飞机失速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D)
A、飞机失速是通过加大发动机动力就可以克服的飞行障碍。 B、亚音速飞行只会出现大迎角失速。 C、高亚音速飞行只会出现激波失速.
D、在大迎角或高速飞行状态下都可能出现飞机失速现象。 189、空气对机体进行的气动加热(D)
A、是由于气流的动能转变为压力能对机体表面进行的加热。 B、气动载荷使机体结构发生变形而产生的温度升高C、在同温层底部飞行时不存在。 D、是由于气流的 动能转变为热能对机体表面进行的加热。 190、随着飞机飞行马赫数的提高,翼型焦点位置(A)
A、在跨音速飞行阶段变化比较复杂.B、连续受化,从25%后移到50%。 C、连续变化,从50%前移到25%。 D、一直保持不变. 191、为了使亚音速气流加速到超音速,应使用的流管是(C)
A、收缩流管。B、张流管 C、先收缩后扩张的流管。 D、先扩张后收缩的流管。 192、在激波后面(AD)
A、空气的压强突然增大B、空气的压强突然减小、速度增大。 C、空气的密度减小。 D、空气的温度增加。 193、飞机长时间的进行超音速飞行,气动加热(BCD)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