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年防治水方案1

2013年防治水方案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21:11:31

夹多层黄绿色、紫灰色钙质粉砂岩。中下部夹黄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东岳庙段(J1-2z1):上部以灰色、灰黄色泥岩、泥岩及薄层粉砂岩和煤线;下部为灰黑色泥岩夹介壳灰岩;底部为介壳粉砂岩。与下伏珍珠冲组(J1z)呈整合接触。

3、下统珍珠冲组(J1z)

厚约200m,属河流~湖泊相沉积。上部为灰~灰绿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灰色局部为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泥岩中含新芦木化石。与下伏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呈假整合接触。

(三)三叠系(T) 1、上统须家河组(T3xj)

须家河组为本区含煤地层,根据岩性、岩相、含煤情况不同,须家河组可分为六段,现分述如下。

(1)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

厚130~160 m,平均145 m,厚度变化不大。上部以灰色、灰黄色中厚~厚层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有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薄层粉砂岩和煤线;下部为浅灰色、黄灰色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含黑色矿物较多;底部为灰色及灰黄色巨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一般为泥质胶结、偶见铁质胶结,较松散,颗粒多呈半圆状及次棱状,粗细不均,分选性差,含泥质包裹体及炭屑。

(2)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

厚97.5~141 m,平均123 m。为本区主要含煤层位,按其岩石类型与岩性组合,可划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岩性为深灰、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中段岩性为灰色、青灰色及灰白色中~细粒砂岩,风化后呈浅黄色;下段岩性为灰至深灰色泥岩、砂质页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富含大量植物

5

化石,属内陆湖泊及沼泽相沉积。中上部含矿区所采的大连和四连子煤层。

(3)须家河组第四段(T3xj4)

平均厚45 m。由灰色及黄灰色砂岩组成,顶部为薄层至中厚层状,中上部为厚层状,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含少量暗色矿物,致密坚硬,微斜及斜层理发育,下部至底部泥质增多,并含泥质裹体,泥质胶结,较疏松,斜层理及交错层理发育。底面偶见砾石且凹凸不平。

(4)须家河组第三段(T3xj3)

厚27~58 m,平均45 m。为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煤及薄~中厚层砂岩、粉砂岩等组成,含煤线。

(5)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

厚140~244 m,平均166 m。上部为灰黄色中厚层细至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具水平层理及水平波状层理;中部以灰色砂质泥岩、黄灰色薄层粉砂岩及深灰色泥岩为主,夹煤线及炭质泥岩数层;下部为浅灰、黄灰色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为灰色厚层中粒、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含少量黑色矿物及白云母片,泥质胶结,较松散;颗粒呈半圆状及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差,斜层理发育,常见硅化木和炭块、泥质包裹体。

(6)须家河组第一段(T3xj1)

厚0.46~7.68 m,一般厚2 m,岩性及厚度变化很大。上部与中部为灰、紫灰色及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炭质泥岩夹灰黄色细砂岩及薄层粉砂岩;底部为灰、灰绿色泥岩及砂质泥岩,有时含钙质。与下伏雷口坡组(T2l)呈假整合接触。

2、中统雷口坡组(T2l)

厚约230 m。顶部一般为暗灰色、灰黄色泥质石灰岩。偶见腕足类化石;上部为灰、青灰色中厚层灰岩,夹薄层钙质泥岩;下部为棕黄色及黄灰色薄层泥质灰岩和钙质泥岩;底部为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及灰黄色钙质泥岩。

(四)、构造

6

XX煤矿处于扬子地台川东陷褶束华蓥山复式背斜西翼,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52°~82°。

区内断层稀少,地表未见大的断裂,井下揭露有隐伏断层,区内未发现岩浆岩分布,因此,XX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

(五)、水文地质条件

在区域水文地质分区中,XX煤矿属四川东部盆地区(Ⅰ)盆地周中低山岩溶水亚区。矿区的地下水类型为层间裂隙水,岩溶水,含水岩组主要为嘉陵江组、飞仙关组、长兴组、龙潭组、茅口组、栖霞组、宝塔组、湄潭组,属弱-富含水层,一般为承压水。

XX煤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三叠系,矿区范围内则以须家河组含煤地层为主,岩性以砂、泥岩互层,其中砂岩段属孔隙裂隙含水层,而泥岩则相对隔水,相邻含水段之间在没有大的构造裂隙导通情况下,一般水力联系微弱。且与底板雷口坡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之间亦有须家河组数段相对隔水层阻隔,因此,矿井一般不受强含水层威胁。

总体上,须家河组各砂岩含水段富水性弱,但由于裂隙发育程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因此,含水层内部水至深部循环弱,天然状态下可能具一定承压性,随着采掘活动进行,对地下水疏放,改变了当地地下水天然流场、降低水位等,承压水水头逐渐下降,将有可能转为无压潜水,尽管如此,矿山在进行采掘作业时,仍应加强生产时期水文地质工作,指导矿井防治水。

虽然储量年报中根据相邻煤矿资料认定XX煤矿亦属岩溶水充水矿床,但结合区内含煤地层以及上覆、下伏地层实际情况,因此,实际上,XX煤矿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砂岩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煤矿床。

三、矿井充水因素和充水通道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 1、矿井因素主要是地下水、大气降水以及老巷积水等,其中大气降水是矿井的主要补充水源。煤层直接顶板是含水性较强的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地

7

板也有含水性较强的砂岩。

2、矿井充水通道主要是采空区及煤层顶底板的裂隙,由于矿井煤层倾角在77至82度之间,煤层露头直接出露于地表的山坡及沟谷地带,地表水体径流条件差,大气降雨,雨水会沿着地表的露头沟槽流向矿井的采空区内,增大矿井的涌水量。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地下含水层的水体回沿着裂隙渗透至采空区。

3、井田北翼有已关闭的过江煤矿,该矿井口标高+324m,平硐加暗斜井开拓,预计其采深至+208m,走向长1500m,原规定我矿的采区边界与过江煤矿井田边界留有100m的隔水煤柱。矿井于2004年关闭后,由于是下山开采,有大量大老空水存在。井田南边是已关闭的一碗水煤矿的老空区,其井口标高 280m,采深至203m,老空区走向长约为2500m。该矿属斜井开拓。于2008年7月22日排水系统被水淹后,矿井停止排水,其井下水沿着该矿井与我矿南翼运输道的贯通点直接流入我矿+205m水平南运输巷内。

四、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主要突水点位置、突水量及处理情况 1、XX煤矿矿井涌水量的构成主要有以下水源:

地下水、老巷水、大气降水,其中地下水 涌水量约为35m3/小时,老巷水28m3/小时,其余为大气降水,随着大气降水的增加,井下涌水量会随之增大。

2、井下主要突水点是矿井南翼+211m水平运输煤大巷7石门进山32m处与一 碗水煤矿老巷的贯通点。刚突水时的水量为243m3/小时,现正常突水量为23.5m3/小时。其处理办法是 将该突水点的涌水引入矿井+205m水平南翼回风石巷的排水沟内,进入+205水仓,然后由排水系统排至地面。

五、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1、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评价

1)受采掘破坏影响的含水层主要是大连煤层顶板的三迭系须家河组 第六亚层的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和沙连煤层底板的三迭系须家河组第五亚层的粗

8

搜索更多关于: 2013年防治水方案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夹多层黄绿色、紫灰色钙质粉砂岩。中下部夹黄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东岳庙段(J1-2z1):上部以灰色、灰黄色泥岩、泥岩及薄层粉砂岩和煤线;下部为灰黑色泥岩夹介壳灰岩;底部为介壳粉砂岩。与下伏珍珠冲组(J1z)呈整合接触。 3、下统珍珠冲组(J1z) 厚约200m,属河流~湖泊相沉积。上部为灰~灰绿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灰色局部为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泥岩中含新芦木化石。与下伏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呈假整合接触。 (三)三叠系(T) 1、上统须家河组(T3xj) 须家河组为本区含煤地层,根据岩性、岩相、含煤情况不同,须家河组可分为六段,现分述如下。 (1)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 厚130~160 m,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