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总复习教案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多少。 ⑦“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 (4)明确每种类型应用题的解题关键和解法。 ①“平均数”问题。 解题关键:确定“总数量”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 解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②“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种对应量中求出单一量(即归一),再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要求算出所求量。 解法:总数÷份数=单一量 单一量×份数=总量(正归一) 总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③“归总”问题。 解题关键:找到题中隐含的总数。 解法:单一量×份数=总数 总数÷另一个单一量=这个单一量对应的份数 总数÷另一个单一量对应的份数=这个单一量 ④“行程”问题。 关键要先弄清速度、时间、路程、方向、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解答。 [结合图示,引导学生弄清行程问题的一些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总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的总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速度快的在前):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⑤“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先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和+差)÷2=大数 大数-差=小数或(和-差)÷2=小数 和-小数=大数 ⑥“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来说,题中说是“谁”的几倍,就把谁确定为标准数。 解题规律:和÷(倍数+1)=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⑦“差倍”问题。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典型例题解析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1.课件出示例1。 一个学习小组有12名同学,一次语文考试中,小红请假,其余11人的平均分是86分,后来小红补考的成绩比12人的平均分还高5.5分,小红考了多少分? 分析 这道题可采用“移多补少法”先求出12人的平均分。由题意可知:12人的平均分比11人的平均分高5.5÷11=0.5(分),12人的平均分是86+0.5=86.5(分),则小红的成绩为5.5÷11+86+5.5=92(分)。 2.课件出示例2。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过一段时间后,两车在距两地中点10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分析 要求A、B两地的距离,必须知道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甲、乙两车在距中点100千米处相遇,其实也就在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的应该是200千米,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0千米,从而能够求出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进而求出两地的距离。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探究题。 3台织布机一天织布720米,照这样计算,增加15台同样的织布机后,一天共织布多少米? 4.小结。 这是一道“正归一”应用题,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抓住“工作效率”不变这个条件来思考。无论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用乘法求出总量,还是用倍比的方法来求都可以。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类型的复合应用题的特点和解法?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一) ?“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解决问题(一)? 复合应用题?“归总”问题“行程”问题????其他问题【教学反思】: 简单应用题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
课题或(内容):9. 解决问题(二)分数应用题 课的类型:复习课 单元主题:数的运算 预 案 【教学目标】: 1.整理复习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建构学生对分数应用题三种基本类型的知识网络。2.养成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能运用分数应用题的思路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画线段图解决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教学过程】:⊙提问导入 51.提问激趣。根据“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么? 6611生1:乙是甲的。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生3:甲是甲、乙之差5655的5倍。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生5:乙比甲多20%。…… 11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回顾与整理 1.分数(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②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2)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们的倍数关系。 ②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理清把谁看作标准量,也就是把谁看作了单位“1”,谁和单位“1”的量作比较,谁就是被除数。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如何解答? ①求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乙。 ②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甲-乙)÷乙或(乙-甲)÷乙。 共 1课时 第1课时 教具 主备 PPT课件 庞忠伟 二度备课 ?几?③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甲:乙×?1±?。 ?几??几?④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乙:甲÷?1±?。 ?几?⑤求百分率。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工程问题。 (1)什么是工程问题? 明确:工程问题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2)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解题。 (3)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有哪些? ⊙典型例题解析 1.课件出示例1。 一段布料,如果用来做上衣可以做14件,如果用来做一套衣服可以做10套,如果单独用来做裤子,可以做多少条?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一段布料看作单位“1”,由题目中的条件可以知道,每件上衣需要这段1111布料的,每套衣服需要这段布料的,因此每条裤子需要这段布料的(-)14101014=11,这段布料如果单独用来做裤子,可以做1÷=35(条)。 35352.课件出示例2。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路。甲队单独修12天可以修完,乙队先单独修18天完成了全部工程的,余下的两队合修,还要几天可以修完? 31分析 把这段路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则甲队的工作效率为,乙队的121112工作效率为÷8=。甲、乙两队合修的工作总量为1-=。求甲、乙两队32433合修的时间,则用这两队余下的工作总量除以它们的工作效率和。 ?1??11?解答 ?1-?÷?+÷8? ?3??123?21=÷ 3816=(天) 316答:还要天可以修完。 3⊙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探究内容。 12小军看一本科普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还多12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少6510页,这时还剩128页,问这本科普书有多少页。 2.小组合作,分析、讨论、试做。 3.汇报思路及解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