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油田地面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第二节 自 然 条 件
一、地形
说明油田所在地的海拔范围及一般海拔高度,油田区域范围内地形高差、坡度及坡向。 二、地貌
说明油田所在地区的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沼泽、盐碱地、沙漠、戈壁等情况和分布。 三、工程地质
1.说明油田所在地工程地质类型、特征及区块划分。 2.说明油田所在地的岩土类别及分布情况。
3.说明当地有无湿陷性黄土、膨(冻)胀土、岩溶、流沙、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危害。 四、水文和水文地质
1.说明当地主要河流湖泊的类型、分布、流向及所属水系,主要降水类型、季节和地区的强度分布情况,以及当地地表水径流、枯竭、汛期、节蓄情况和洪水高程。
2.说明油田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类型及区域划分,地下水水位、水质、地下水运动方向、流量及水储量。
五、气象
列出当地气象资料,见表2.2-1。
表2.2-1 气象资料表 序 号 1 2 相对 湿度 项 目 一 般 海 拔 高 程 最冷月月平均 最热月月平均 年平均 3 风速 冬季平均 夏季平均 最大风速 风向 4 及 风频 冬季最多风向 冬季风频 夏季最多风向 夏季风频 冬季平均 夏季平均 月平均最高 6 气温 月平均最低 极端最高 极端最低 年平均降水量 7 降水 年最大降水量 年最小降水量 小时最大降水量 单 位 m % % m/s m/s m/s m/s % % hPa hPa ℃ ℃ ℃ ℃ mm mm mm mm 数 量 备 注 5 大气压 续表
序 号 8 9 10 11 12 13 14 15 冻土 冬季日照率 年平均蒸发量 最大积雪厚度 年无霜天数 冬季平均地温 年平均沙暴日 年平均雷暴日 项 目 最大深度 平均解冻日期 单 位 cm d % mm cm d ℃ d d 数 量 备 注 注明深度 六、主要断裂带及地震基本烈度
1.说明油田所在地区有无地质断裂带及其分布、走向、控制区域和近代活动情况。 2.根据国家地震局划分的地震烈度区划图,说明油田范围地震基本烈度等级。 3.大型工程项目应由有资质的单位作出评价报告。
第三节 社会人文及经济状况
一、社会人文
1.说明油田范围内地方的行政区划、城市、村镇、民族情况。 2.说明当地人口密度和分布,以及劳动力资源情况。 3.说明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4.说明当地主要医疗卫生单位情况,以及当地地方病和流行病情况。 二、社会经济
1.简述油田所在地地方(至县级)国民经济状况,主要资源,工、农业等发展情况。 2.说明地方建设和规划情况。
第四节 交 通 运 输
一、说明当地铁路概况、运输量及规划情况。 二、说明当地公路概况、级别、运输量及规划情况。 三、说明当地水运概况、码头吨位、运输量及规划情况。 四、说明当地空运概况,机场位置、距离及规划情况。 收集上述交通现状及规划图。
第五节 供电和通信
一、地方供电状况
1.说明当地电网供电能力,发电厂能力,线路容量,变电站的分布、电压等级。 2.说明目前的在线负荷、剩余负荷。 3.说明当地发电、供电规划情况。 二、地方通信状况
1.说明当地地方通信网,石油通信网组织及设施情况,其通信方式、容量、规模、运行情况及传输质量。
2.说明当地通信发展规划。
第六节 生活福利教育及公用事业概况
一、商业服务情况
说明城、镇的分布情况,商业网点的规模和供应能力。 二、医疗卫生设施。
三、文化教育、学校、娱乐场所的分布。 四、安全、消防、环境工程设施的分布。
第七节 工程建设与所在地的关系
主要说明以下几方面关系: 一、市政设施使用要求; 二、公用设施的合作建设;
三、土地征用、劳动力招聘、建筑材料的供应; 四、民事管理、生活供应。
第三章 油气储量和开发方案
第一节 油 气 储 量
一、油藏地质概述
说明储量报告的全名,提交报告的单位,提交报告的时间,上报文号。 报告内容摘要:
1.油田所在地理位置。
2.含油气面积,含油气地质构造,构造形状、轴向、长轴长度、短轴长度、油藏类型、油藏埋深、油层厚度、孔隙率、饱和度、渗透率。
3.地质储量包括以下内容:
全油田探明储量:石油、溶解气储量、含油面积;气顶气储量、气顶气面积;原油采收率、可采储量及溶解气可采储量。
开发动用储量:内容同上。 未动用储量:内容同上。
如为加密井网、层系调整或三次采油项目,则要提交剩余储量、剩余可采储量。 控制储量、含油气面积。
若动用储量中含有控制储量,应分别列出并加以说明。 二、储量报告审批文件
说明国家地质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批资源报告的时间、文件编号。
审批文件内容摘要:批准储量数量(含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探明储量、面积;未开发探明储量,面积;可采原油及溶解气储量。
第二节 开 发 方 案
应说明开发方案的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时间、文件编号、审批单位、审批文号、审批时间。 开发方案摘录(摘录内容以审批同意的方案为准。): 一、油藏工程设计
1.油田开发动用的面积、储量(包括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分构造列表并汇总。
油田动用的储量较“审批储量”有变化时,应说明变化的主要地质依据。 2.开发层系的划分,各层系的储层类型、油水边界,储量、面积。 3.开发方式(自然能量、人工注水、注气、三次采油等)。 4.开发井网和井距。
5.生产井、注入井的比例和生产工作制度。 6.主要开发指标
列出推荐方案开发指标,见表3.2-1。 列出分年度开发指标预测,见表3.2-2。
如有气顶气且动用,应说明情况,并按油田开发的有关规定另行报告。 二、流体性质
抄列原油物性分析,见表3.2-3。天然气物性及组成分析,见表3.2-4。地层水物性分析,见表3.2-5。
表3.2-1 推荐方案开发指标表 油组或 层系 采油 井数 (口) 注水 井数 (口) 定向 直井 水平 钻井井数(口) 总井 数 (口) 采油 速度 (%) 平均单井 日产量 (t/d) 产能 规模 (104t/a) 10年开发指标 采出程度 (%) 含水 (%) ? 合 计 表3.2-2 分年度开发指标预测表 时 间 (年) 1 2 采 油 井 (口) 注 水 井 (口) 采油 方式 平均 单井 产液 (t/d) 平均单井产油 (t/d) 年 产 液 (10t/a) 4年 产 油 4年 产 气 83年 注 水43原油 含水 (%) 平均油 气比 (m3/t) 油层 压力 (MPa) 采油 速度 (%) 采出 程度 (%) (10t/a) (10m/a) (10m/a) ? 10 表3.2-3 原油物性分析表 原油密度(kg/m3) 层位 井号 油组 数 量 20℃ 50℃ (mPa·s) (℃) (%) (mg/l) (%) (%) (℃) (℃) 样 品50℃ 沥青 粘 度 凝固点 含 硫 含盐 含蜡 胶质+ 析蜡点 蜡融点 表3.2-4 天然气物性及组成分析表 层位 井号 油组 数量 样品 密度 (kg/m3) CO2 (mol%) N2 (mol%) C1 (mol%) C2 (mol%) C3 (mol%) iC4 (mol%) nC4 (mol%) iC5 (mol%) nC5 (mol%) C6 (mol%) C7 (mol%) 组分 ? 合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