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经典习题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经典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8:54:13

8. 区别:①化学成分,SLO为含-SH的蛋白质,SLS为小分子糖肽;②对O2稳定性,SLO对O2敏感,SLS对O2稳定;③抗原性,SLO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O抗体,SLS无免疫原性;④作用,SLO对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甚至心肌细胞及其他细胞有破坏作用,SLS破坏红细胞,但要慢于SLO。

第11章 肠道感染细菌

测 试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肠道杆菌所没有的一种抗原是

A. M抗原 B. H抗原 C. O抗原 D. K抗原 E. Vi抗原

2. 关于肠杆菌科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所有肠道杆菌都不形成芽胞 B. 肠道杆菌均为G—杆菌

C. 肠道杆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 D. 肠道杆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

E. 肠道杆菌中少数致病菌可迟缓分解

乳糖

3. 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主要依据

A. 是否发酵葡萄糖 B. 是否分解乳糖 C. 是否具有鞭毛 D. 是否具有菌毛 E. 是否具有芽胞

4. 大肠杆菌IMViC试验结果应是;

A. +、—、+、— B. —、+、—、+ C. +、+、—、— D. —、—、+、+ E. +、—、—、—

5. 能产生外毒素的志贺菌是

A. 痢疾志贺菌 B. 福氏志贺菌 C. 鲍氏志贺菌 D. 宋氏志贺菌 E. 以上都不是

6. 伤寒杆菌Vi抗原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耐药性变异 C.菌落变异 D.形态变异

E.对外界抵抗力变异

7. 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的肠道杆菌是

A.沙门菌的某些菌株 B.志贺菌的某些菌株 C.埃希菌的某些菌株 D.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 E.克雷伯菌的某些菌株

8. 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产生

H2S+++,动力试验+、尿素酶试验-,可能是下列肠道菌中的 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 C.志贺菌 D.变形杆菌

E.肖氏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杆菌) 9. 主要流行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是

A. O6 B. O25 C. O157 D. O111 E. O158

10. 关于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致病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潜伏期,可在肠系膜淋巴结繁殖 B. 不引起菌血症

C. 发病2周内没有第二次菌血症 D. 不侵犯肝、脾、肾等器官

E. 患病后机体获得的免疫力不强 11. 志贺菌属常引起:

A. 阿米巴痢疾 B. 细菌性痢疾 C. 慢性肠炎 D. 假膜性肠炎 E. 肠热症

12. 机体抗伤寒的免疫主要依赖于

A. 体液免疫 B. 补体的作用

C.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抗生素的使用 E. 细胞免疫

13. 肠热症病人发病1周内,检出伤寒沙门菌阳性率最高的方法是

A. 尿培养

33

B. 血培养 C. 粪便培养 D. 痰培养 E. 胆汁培养

14. 疑为肠热症的病人常需抽血做细菌学检查,什么时期采血样最好

A. 发病第1周 B. 发病第2周 C. 发病第3周 D. 发病第4周 E. 疾病恢复期

15. 肠热症并发症之一是肠穿孔,其原因是

A. 细菌的直接作用 B. 肠梗阻所致

C. 肠壁淋巴组织发生超敏反应 D. 毒素的直接作用 E. 胃酸过多所致

16. 下列细菌中,无动力的菌属是

A. 沙门菌属 B. 弧菌属

C. 大肠埃希菌属 D. 变形杆菌属 E. 志贺菌属

17. 关于大肠杆菌的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 B. 多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 分解乳糖产酸

D. IMViC试验为“+ + ――” E. 为肠道正常菌群,无致病作用 18. 志贺菌属不具有的物质是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O抗原 D. 菌毛 E. H抗原

19. 目前筛选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的

A. O抗体 B. H抗体 C. K抗体 D. Vi抗体 E. M抗体

20. 关于志贺菌抗原结构与分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K抗原无分类学意义 B. O抗原是分类的依据

C. O抗原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两种

D. H抗原是分类的指标之一

E. 志贺菌属可分为4群40多个血清型 21. 关于肠道杆菌的特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均为G—杆菌,多数有鞭毛、菌毛 B. 能分解多种糖类,并具有鉴定作用 C. 多由消化道传播致病 D. 致病物质均为内毒素

E. 营养要求低,有氧或兼性厌氧环境下

均可生长

22. 肠道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中,下列哪项无意义

A. 生化反应 B. 血清学反应 C. 细菌分离培养 D. 形态学检查 E. 动力观察

23. 痢疾杆菌根据群特异性抗原不同分为4群,下列哪项不属4群之中

A. 痢疾志贺菌 B. 志贺菌属 C. 福氏志贺菌 D. 鲍氏志贺菌 E. 宋内志贺菌

24. 下列症状中,其中不是伤寒病的表现?

A. 持续高热(稽留热) B. 相对缓脉 C. 表情淡漠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口腔粘膜出现柯氏斑

25. ETEC所产生的不耐热肠毒素的致病机理是

A. 抑制蛋白质合成中的延长因子2 B. 抑制内毒素脱毒

C. 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 D.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E. 封闭乙酰胆碱的释放

26. 志贺菌的志贺毒素不具有的生物学活性

A. 细胞毒性 B. 肠毒素性 C. 神经毒性 D. 肾毒性

E. 肝细胞毒性

27. 志贺菌的抗感染免疫在消化道粘膜表面主要的抗体类型是

A. IgM B. IgG

34

C. IgD D. IgE E. SIgA 28.痢疾志贺菌在人体内产生侵袭力,还产生

A. 肠毒素 B. 外毒素 C. 内毒素

D. 内毒素和外毒素 E. 霍乱样毒素 29.初步将志贺菌从肠道致病菌中鉴别出来的生化反应方法是

A. 菊糖发酵试验 B. 尿素分解试验 C. 胆汁溶解试验 D. 肥达试验

E. 双糖铁培养基接种试验 30.肥达氏反应阳性开始于病程的

A. 第1周 B. 第2周 C. 第3周 D. 第4周 E. 第5周 二、填空题

1.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性状近似的革兰染色呈______无芽胞杆菌,常寄居于人或动物的__________内,可随_______排出体外。 2.大多数肠道杆菌是肠道__________的成员,在特定条件下也可引起疾病,故也称_____________。

3.________试验在初步鉴别肠杆菌科中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有重要价值,一般非致病菌能分解_______,而致病菌多数___________。 4.肠道杆菌的抗原构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荚膜抗原。

5.肠杆菌科细菌易出现变异菌株,其中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转移。

6.大肠杆菌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腹泻,根据其致病机制不同,主要有五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志贺菌主要致病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有的菌株尚产生 _________。 8.用Senery试验可测定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菌的侵袭力。

9.志贺毒素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_______与宿主细胞糖脂Gb3结合,导入细胞内的__________作用于 导致

蛋白质合成中断。

10.人类沙门菌感染有4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无症状带菌者。

11.伤寒带菌者的检出,一般可先用血清学方

法检测可疑者_____效价,若效价高时,再反复取粪便等标本进行__________,以确定是否为带菌者。

12.变形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有______现象;能迅速分解__________,是该菌属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名词解释

1.肥达试验: 2.S-R变异: 3.H-O变异: 4.迁徙生长现象:

四、问答题:

1.请叙述主要五种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

2.志贺菌属的致病物质及其作用机制。 3.试说不耐热肠毒素的特性与作用机制。 4.简述沙门菌属的致病物质与致病类型有哪些? 5.在诊断伤寒或副伤寒时,试述O及H抗体的特点与分析。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A 2.C 3.B 4.C 5.A 6.A

7.D 8.E 9.C 10.A 11.B 12.E

13.B 14.A 15.C 16.E 17.E 18.E

19.D 20.D 21.D 22.D 23.B 24.E

25.D 26.D 27.E 28.D 29.E 30.B 二、填空题

1.阴性 肠道 粪便 2. 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

3.乳糖发酵 乳糖 不能分解乳糖 4. O抗原 H抗原

5. 耐药性

6. ETEC、EIEC、EPEC、EHEC、EaggEC 7.侵袭力 内毒素 外毒素 8. EIEC 志贺菌

9.(1个)A亚单位 (5个)B亚单位 B亚单位 A亚单位

10.肠热症 胃肠炎(食物中毒) 败血症 35

11.Vi抗体 分离培养 12. 迁徙生长 尿素 三、名词解释

1. 用已知伤寒沙门菌0抗原和H抗原,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试管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2. 肠道杆菌从病人新分离菌株的菌落多呈光滑(S)型,在人工培养基上多次传代等以后,细菌LPS失去外层O特异性侧链,此时菌落变成粗糙(R)型,是为S-R变异。

3. H抗原即鞭毛抗原,细菌失去鞭毛后,运动随之消失,同时O抗原外露,是为H-O变异。

4. 变形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呈扩散性生长,形成以菌接种部位为中心的厚薄交替、同心圆型的层层波状菌苔,这种现象称为迁徙生长现象。

四、问答题 1. 见内容提要 2. 见内容提要

3. 不耐热肠毒素是ETEC所产生,由质粒介导,对热不稳定。不耐热肠毒素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是毒素的活性部位。B亚单位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GM1神经节苷脂结合后,使A亚单位穿越细胞膜与腺苷环化酶作用,令胞内ATP转化为cAMP,胞质内cAMP水平增加后,导致肠粘膜内水、钠、氯、碳酸氢钾等过度分泌至肠腔,引起腹泻。不耐热肠毒素一般不引起肠粘膜的炎症或组织病变。

4.沙门菌属的致病物质有内毒素、并有一定的侵袭力,个别菌产生外毒素。 人类沙门菌感染有4种类型:肠热症(伤寒或副伤寒)、胃肠炎(食物中毒)、败血症和无症状带菌者。

5.O及H抗体的特点:IgM类O抗体出现较早,持续约半年,消退后不易受非特异性抗原刺激而重现。IgG类H抗体则出现较晚,持续时间长达数年,消失后易受非特异性抗原刺激而能短暂重现。

诊断分析:O及H抗体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如两者均低,患此病可能性小;若O抗体不高H抗体高,有可能为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如O抗体高H抗体不高,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

染。若做动态观察需在病程中逐周复查,如效价逐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比初次≥4倍者始有意义。

霍 乱 弧 菌

测 试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不包括

A. 鞭毛 B. 菌毛

C. 毒力因子 D. 肠毒素 E. 内毒素

2. 弧菌主要分布于

A. 空气 B. 土壤 C. 水

D. 人体肠道 E. 动物体肠道

3. 弧菌具有下列哪种结构?

A. 鞭毛 B. 芽胞 C. Vi抗原 D. M蛋白 E. A蛋白

4. 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是

A. 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增菌培养

B. 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

C. 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

群样穿梭”运动

D. EL-Tor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因

为能形成芽胞 E. 革兰氏染色阴性

5. 关于霍乱肠毒素,错误的是

A. 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 B. B亚单位是结合亚单位

C. 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

D. 其受体是糖蛋白

E. 是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6. 霍乱弧菌在下列哪种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A. 血清肉汤 B. 肉浸液

36

搜索更多关于: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经典习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8. 区别:①化学成分,SLO为含-SH的蛋白质,SLS为小分子糖肽;②对O2稳定性,SLO对O2敏感,SLS对O2稳定;③抗原性,SLO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O抗体,SLS无免疫原性;④作用,SLO对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甚至心肌细胞及其他细胞有破坏作用,SLS破坏红细胞,但要慢于SLO。 第11章 肠道感染细菌 测 试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肠道杆菌所没有的一种抗原是 A. M抗原 B. H抗原 C. O抗原 D. K抗原 E. Vi抗原 2. 关于肠杆菌科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所有肠道杆菌都不形成芽胞 B. 肠道杆菌均为G—杆菌 C. 肠道杆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 D. 肠道杆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