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经典习题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经典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5:02:27

式?

A. 转化

B. 溶原性转换 C. 转导 D. 接合 E. 整合 17. 转化是指

A. 受菌通过温和噬菌体获得供菌DNA

而出现新性状

B.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

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

C. 前噬菌体DNA整合于细菌染色体导

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D. 供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

菌,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E. 受菌与供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发

生基因重组,使受菌出现新的性状

18.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试验是哪位学者设计的?

A. Luria B. Delbruck C. Lederberg D. Griffith E. Pasteur

19. 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易于摄取转化因子的主要原因是

A. 代谢活跃 B. 通透性增高

C. 表达吸附DNA的受体 D. 表达特异性酶 E. 以上都不是

20. 细菌感受态一般出现在

A. 适应期的后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的后期 D. 衰亡期

E. 对数期的后期 21. 接合是指

A. 受菌通过温和噬菌体获得供菌DNA

而出现新性状

B.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

传物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

C. 前噬菌体DNA整合于细菌染色体导

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D. 供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

菌,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E. 受菌与供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发

生基因重组,使受菌出现新的性状

22. Hfr与F-

菌进行接合,转移的基因主要是

A. 游离的F质粒 B. 附加体 C. R质粒

D. 供菌染色体基因 E. F’质粒

23. 关于接合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F+菌与F- 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F

质粒

B. Hfr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供

菌染色体基因 C. F’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F’

质粒

D. F+菌与F-菌进行接合后,F+菌并不失

去质粒

E. F’菌与F-接合后,F’菌本身失去质

24. 转导是指

A. 受菌通过温和噬菌体获得供菌DNA

而出现新性状

B.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

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

C. 前噬菌体DNA整合于细菌染色体导

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D. 供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

菌,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E. 受菌与供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发

生基因重组,使受菌出现新性状

25. 普遍性转导转移的基因主要是

A. 供体菌染色体上任何一段基因 B. 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 C. 噬菌体的基因 D. F质粒上的基因 E. R质粒上的基因

26. 局限性转导转移的基因主要是

A. 供体菌染色体上任何一段基因 B. 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 C. 噬菌体的基因 D. F质粒上的基因 E. R质粒上的基因

27. 溶原性转换转移的基因是

A. 细菌染色体基因 B. 细菌的R因子 C. 细菌的F因子 D. 噬菌体基因 E. 附加体

28. 溶原性转换与转导的主要的区别是

21

A. 参与溶原性转换的是温和噬菌体,参与转导的是毒性噬菌体 B. 溶原性转换转移的是噬菌体基因,而转导转移的是供菌的基因 C. 溶原性转换可引起受菌毒力或抗原发生改变,而转导不能 D. 噬菌体消失转导的性状消失,而溶原性转换的性状不消失 E. 转导需供菌与受菌直接接触,而溶原性转换则否 29. 无毒的白喉棒状杆菌获得产生白喉毒素的能力是因为 A. 带有Col因子 B. 带有R因子 C. 带有F因子 D. 感染毒性噬菌体 E. 感染β-棒状噬菌体 30. 关于原生质体融合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融合前,两种细菌必须经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失去细胞壁 B. 聚乙二醇可促使二种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C. 融合可发生于不相关的两细胞间或异种细胞间 D. 融合的二倍体细胞寿命很长 E. 可获得具有亲代细胞许多特异性的重组体

填空题

1. 细菌的变异现象主要包括 、 、 和 。 2. 卡介苗是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使 菌毒力减弱、但抗原性保留的变异株,可用

于人工特异性预防 。

3. 受体菌只有处于感受态时,才能摄

取 。感受态一般出现在细菌 期的后期,保持时间 ,仅3~4h。加用 和 处理,可增加感受细胞摄取 的能力。 4. 接合是细菌通过 相互连接沟通,将 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5. R质粒由 和 两部分组成,前者可编码 ,后者可编码 。 6. 普遍性转导主要发生在温和噬菌体生活周

期的 期,局限性转导主要发生在温和噬菌体生活周期的

时期。 7.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主要

有 、 、 、 和 等。

8.不同的噬菌体在电镜下有三种形态,即 、 和 。

9. 大多数呈蝌蚪形噬菌体主要由

和 两部分组成。 10. 毒性噬菌体在敏感菌内增殖过程包

括 、 、 和 几个阶段。 11. 温和噬菌体可有 周期和 周期。 名词解释 1. 变异2. 转座子3. 基因转移4. 转化5. 接合6. 普遍性转导7. 局限性转导

8. 溶原性转换

9. 原生质体融合10. 噬菌体11. 毒性噬菌体12 温和噬菌体13. 前噬菌体

14. 溶原性细菌15. 溶原性转换 四、问答题

1. 试述质粒DNA的特征。 2. 试比较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 3. 试述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A 型 题 1.C 2.D 3.C 4.A 5.B 6.D 7.C 8.D

9.C 12.B

10.D 11.B 13.E 14.C 15.E 16.E 17.D 18.D

19.C 20.E 21.B 22.D 23.E

24.A 25.A 26.B 27.D

28.B 29.E 30.D 二、填空题 1. 形态结构变异 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 菌落变异 2. 牛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3. 外源DNA 对数生长期 短 Ca2+ Mg2+ DNA 4. 性菌毛 遗传物质

5. 耐药性传递因子 耐药决定子 性菌毛的产生和通过接合转移 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22

6. 裂解 溶原

7. 转化 转导 接合 溶原性转换 原生质体融合

8. 蝌蚪形 微球形 丝形 9. 头部 尾部

10. 吸附 穿入 生物合成 成熟和释放 11. 溶菌周期 溶原周期

三、名词解释

1. 在一定条件下,若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

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称变异。

2. 转座子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

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

3. 基因转移是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

入某些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4. 转化是供体菌裂解游离的基因片段被受体

菌直接摄取,是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5. 接合是通过性菌毛互相沟通,将遗传物质

(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6. 普遍性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

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如转移的DNA是供体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则称为普遍性转导。

7. 在转导过程中,如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

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则称为局限性或特异性转导。

8. 溶原性转换是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

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9. 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

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互相融合的过程。

10.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11. 毒性噬菌体是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

12.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

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其DNA 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传至子代的噬菌体是温和噬菌体。

13. 前噬菌体是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14. 溶原性细菌是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15. 由前噬菌体导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的状态称为溶原性转换。

四、问答题

1. 质粒DNA的特征有:1)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2)质粒DNA 编码的基因产物可决定细菌的某些性状特征。3)可自行丢失与消除,但细菌仍存活。4)转移性,可通过接合、转导和转化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5)可分为相容性和不相容性两种。

2. 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主要区别有: 区别要点 普遍性转导 局限性转基因转导的发生时间 裂解期 溶原期转导的遗传物质 供体菌染色体DNA任噬菌体DNA何部位或质粒 DNA的特定转导后果 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 受体菌获得供体菌部位的遗传特转导频率 受体菌的10-7 受体菌的 3. 细菌遗传变异(1)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因为细菌的变异可发生在形态、结构、染色性、生化特性、抗原性及毒力等方面, 故在临床细菌检查中不仅要熟悉细菌的典型特性, 还要了解细菌的变异规律, 去伪存真作出正确的诊断。(2)可用于微生物基因组研究。(3)可应用于某些致癌物质的测定, 如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的变化 , 可使正常细胞变为转化细胞,因此凡能诱发细菌发生突变的物质都有可能是致癌物质.根据此原理设计检查,证明被检物的致癌性。(4)可应用于流行病学方面的应用。(5)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第6章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

感染

测 试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A. 外耳道 B. 小肠 C. 胆囊

23

D. 眼结膜 四、问答题 E. 尿道口 1. 医院感染的特点是(1)明确规定感染2. 有正常菌群的部位 对象为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2)感染发

A. 胃、肠道、腹腔 生地点必须在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时间界限指B. 鼻咽腔、脑脊液、眼结膜 患者在医院期间和出院后不久发生的感染,不C. 胆囊、肝实质、十二指肠 包括入院前已发生或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但D. 尿道、口腔、胃 如患者入院时已发生的感染直接与前次住院E. 皮肤、粘膜、淋巴液 有关,也称为医院感染。 二、填空题 2.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1)易感对象

1. 按微生物的来源可把医院感染分为 年龄因素,基础疾病 (2)诊疗技术及侵入感染和 感染。 2. 正常菌群在 、 和 条件下可引起机会性感染。 三、名词解释 1. 微生态平衡 2. 医院感染 3. 正常菌群

4. 机会性感染

四、问答题

1. 试述医院感染的特点。

2. 试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3. 试述机会性致病菌的主要特点。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C 2. D

二、填空题

1. 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2. 机体抵抗力降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菌

群失调),寄居部位改变

三、名词解释

1. 微生态平衡是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

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生理性组

合的动态平衡。

2.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内获

得性感染指包括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

染。

3. 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在人体表面

或与外界相同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

殖道等腔道中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

物,它们对宿主无害,有些还有利,这类微生

物群通称正常菌群。

4. 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

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

染称为机会性感染。

性检查与治疗 诊疗技术 侵入性(介入性)

检查与治疗 3. 机会性致病菌的主要特点(1)毒力弱或无明显毒力 (2)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 (3)新的机会性致病菌不断出现 第7章 消毒与灭菌

测 试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A. 消毒

B. 灭菌

C. 无菌

D. 抑菌

E. 防腐

2.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A. 消毒

B. 灭菌

C. 无菌

D. 抑菌

E. 防腐

3. 防腐的含义是

A.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B. 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 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4. 无菌的含义

A.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B. 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 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5. 玻璃器皿、瓷器、玻质注射器等的灭菌要

在何种温度下干烤2小时

24

搜索更多关于: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经典习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式? A. 转化 B. 溶原性转换 C. 转导 D. 接合 E. 整合 17. 转化是指 A. 受菌通过温和噬菌体获得供菌DNA而出现新性状 B.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 C. 前噬菌体DNA整合于细菌染色体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D. 供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菌,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E. 受菌与供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受菌出现新的性状 18.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试验是哪位学者设计的? A. Luria B. Delbruck C. Lederberg D. Griffith E. Pasteur 19. 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易于摄取转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