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经典习题
A.炭疽病 B.假膜性肠炎 C.食物中毒
D.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E.破伤风
23.Nagler反应原理是因为产气荚膜梭菌
A.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B.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 C.能液化明胶
D.分解卵黄中卵磷脂
E.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H2S 24.能引起食物中毒,但很少有胃肠炎症状的细菌是
A.肉毒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肠炎沙门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25.肉毒毒素的特点是
A.可完全被肠道蛋白酶水解 B.可致组织大块坏死
C.进入小肠后解离,被吸收进入血循环D.引起骨骼肌强直性收缩 E.该毒素具耐热性 26.肉毒梭菌的芽胞特点是
A.椭圆形,位于菌体顶端 B.椭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 C.正圆形,位于菌体顶端 D.正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 E.椭圆形,小于菌体 27.肉毒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机理是由于A.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
B.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 C.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D.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E.直接导致细胞变性坏死 28.气性坏疽发病多见于
A.节肢动物叮咬 B.战伤
C.食用污染食物 D.吸入污染的空气 E.平时的工伤、车祸 29.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于
A.肠粘膜上皮细胞 B.红细胞 C.神经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白细胞
30.肉毒毒素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肠上皮细胞
B.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C.脑神经细胞 D.胃粘膜细胞 E.外周胆碱能神经 31.关于破伤风梭菌的特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有芽胞与鞭毛
B.繁殖体对青霉素敏感 C.本菌代谢活跃 D.菌体呈鼓槌状 E.可产生外毒素 32.关于破伤风抗毒素的有关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可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
B.仅对游离的痉挛毒素有阻断作用 C.注射前必须先做皮试,防止超敏反应 D.破伤风病后可产生大量TAT
E.破伤风抗毒素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破伤风
33.下列细菌中不是厌氧性细菌的是
A.破伤风梭菌 B.脆弱类杆菌 C.肉毒梭菌 D.艰难梭菌 E.肺炎链球菌 34.在无芽胞厌氧菌感染中,临床标本阳性分离率最高的是
A.双歧杆菌 B.梭杆菌 C.丙酸杆菌 D.脆弱类杆菌 E.消化链球菌 35.当一工人因铁钉深刺脚部造成外伤送医院
急诊时,医生首先应考虑给予注射 A.破伤风类毒素 B.破伤风减毒活菌苗 C.百-白-破三联疫苗 D.丙种球蛋白 E.破伤风抗毒素 36.正常人肠道中厌氧菌与其他非厌氧菌比例为
A. 10~100∶1 B. 10~1000∶1 C. 10000∶1
41
D. 1∶100 E. 1∶1000 二、填空题
1.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将厌氧性细分为两大
类: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在特殊结构方面,厌氧芽胞梭菌属中除产
气荚膜梭菌等极少数例外,均有________,无_____________。
3.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形成
_______________,其主要致病物质为____________。
4.破伤风感染应给予注射____________中和
游离的毒素及大剂量_____________杀伤繁殖体。
5.破伤风痉挛毒素使神经系统中毒的主要机
制可归纳为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目前我国采用的百白破三联疫苗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成分。 7.产气荚膜梭菌在血平皿上形成_______溶血
环,在牛奶培养基中出现__________现象。
8.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途径多见于________,并引起气性坏疽。 9.肉毒梭菌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感染,引
起以____________为主要症状的肉毒中毒。 10.在人体正常菌群中__________占有绝对优
势,是其它________细菌的10~1000倍。 11.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证实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关键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厌氧性细菌: 2.Nagler反应: 3.“汹涌发酵”现象4.TAT 四、问答题
1.简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主要致病物质及防治原则。
2.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理 3.简述肉毒毒素的致病机理
4.请列举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D 2.C 3.D 4.A 5.B 6.B
7.C 8.C 9.D 10.B 11.A 12.E
13.D 14.B 15.C 16.A 17.B 18.A
19.B 20.D 21.C 22.C 23.D 24.A
25.C 26.B 27.A 28.B 29.C 30.E
31.C 32.D 33.E 34.D 35.E 36.B 二、填空题
1.厌氧芽胞梭菌属;无芽胞厌氧菌 2. 周鞭毛;荚膜
3.厌氧微环境;破伤风痉挛毒素 4. 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或青霉素) 5.与神经系统的结合;内在化作用;膜的转位;胞质溶胶中作用靶的改变
6.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7.双层;汹涌发酵; 8. 战伤
9.食入被污染的食品;神经末梢麻痹 10. 厌氧菌;非厌氧性
11.寄居部位的改变;宿主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 ;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 12.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名词解释
1. 是一群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两大类即厌氧芽胞梭菌属和无芽胞厌氧菌。
2. 产气荚膜梭菌在卵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若在培养基中加入α毒素的抗血清,则不出现浑浊,此为该菌特点之一。
3. 产气荚膜梭菌在牛奶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其中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2和CO2),可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将液面封固的凡士林层上推,甚至冲走试管口棉塞,气势汹涌,称为汹涌发酵现象。 4.破伤风抗毒素。目前所用的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多次免疫马所获得的马血清纯化制剂,可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用于破伤风感染的治疗与紧急预防(注射前需皮试)。
42
四、问答题
1.破伤风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深而窄,有异物、泥土、血凝块、坏死组织等堵塞伤口,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均易造成厌氧微环境。破伤风梭菌致病的主要物质是破伤风痉挛毒素。防治原则包括三方面:一要正确处理伤口及清创扩创;二要进行特异性预防,一般以注射类毒素主动免疫为主,以注射TAT作紧急预防;三要治疗,包括使用特异性抗毒素及抗生素。
2.破伤风梭菌感染后,在厌氧条件下,在局部繁殖并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毒素通过外周神经末梢沿神经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从而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麻痹性痉挛。
3.肉毒梭菌在厌氧条件下能产生毒性极强的肉毒毒素,主要随污染的食品入消化道,被降解吸收经血液和淋巴液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接头处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
4.①内源性感染,多呈慢性过程;②无特定病型;③分泌物或脓液粘稠,有恶臭,有时有气体;④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但普通培养法无细菌生长;⑤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长期无效。
第13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
测 试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分枝杆菌属最主要的特点是
A.无特殊结构 B.能分枝生长 C.一般不易着色 D.胞壁含大量脂质 E.不产生内外毒素
2. 下列细菌中生长速度最慢的是
A.大肠杆菌 B.霍乱弧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乙型链球菌 E.脑膜炎球菌
3. 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罗氏培养基
B.庖肉培养基 C.巧克力平板
D.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E. SS培养基
4. 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专性需氧 B.抗酸染色阳性
C.培养的菌落呈颗粒、结节状 D.耐酸碱性强 E.耐盐性强
5. 与结核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A.分枝菌酸 B.磷脂 C.蜡脂D D.索状因子 E.结核菌素
6. 区别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有重要意义的试验是
A.乳糖发酵试验 B.锡克试验 C.热触酶试验 D.结核菌素试验 E.毒力鉴定试验
7. 卡介苗的制备是利用结核杆菌的哪种变异?
A.形态 B.菌落 C.耐药性 D.抗原性 E.毒力
8. 病后获得感染免疫的细菌为
A.霍乱弧菌 B.结核杆菌 C.破伤风梭菌 D.白喉杆菌 E.痢疾杆菌
9. 卡介苗的性质属于
A.死菌苗 B.类毒素 C.抗毒素 D.抗生素 E.减毒活疫苗
10.结核杆菌所致疾病最常见的是
A.肺结核 B.淋巴结核 C.肾结核 D.肠结核
E.结核性胸膜炎
43
11.不是通过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 C.一般染色不易着色
A.白喉杆菌 D.一般用抗酸染色法 B.伤寒杆菌 E.Albert染色后可见异染颗粒 C.结核分枝杆菌 19.结核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不正确的是 D.霍乱弧菌 A.标本直接涂片镜检 E.产气荚膜梭菌 B.血清学试验测抗体 12.下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叙述正确C.动物试验 的是 D.分离培养鉴定
A.以体液免疫为主 E. PCR技术鉴定结核杆菌的DNA B.属于感染免疫 20.目前麻风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 C.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 A.在鼻粘膜或皮损处取材,用抗酸性染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 色后检查 E.细胞免疫与Ⅰ型超敏反应同时建立 B.麻风菌素试验 13.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 C.测血清中麻风杆菌特异性抗体
A.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D.分离培养 B.成年人 E.动物试验 C.严重结核病人 二、填空题 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1.分枝杆菌属细菌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E.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主要是_________,这和其______、生长14.能从痰液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 特性、致病性、______等密切相关。
A.表皮葡萄球菌 2.分枝杆菌种类较多,可分为________、B.结核分枝杆菌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类。 C.白喉杆菌 3.结核杆菌的致病物质与_________、D.脑膜炎奈氏菌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 E.脆弱类杆菌 4.结核的免疫属于________,又称_________。 15.下列哪组细菌均属于胞内寄生菌? 5.特异性预防结核病可对新生儿接种
A.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______________。 B.伤寒杆菌、结核杆菌 6.根据菌落色素和生长速度将非结核分枝杆C.破伤风梭菌、结核杆菌 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炭疽杆菌、结核杆菌 _______等4组。 E.霍乱弧菌、白喉杆菌 7.根据麻风病人机体的免疫状态、病理变化16.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有无致病性的试验是 和临床表现可将大多数患者临床病理表
A.热触酶试验 现分为_________型麻风和____________B.乳糖发酵试验 型麻风。 C.抗煮沸试验 三.名词解释 D.乳化试验 1.感染免疫2.结核菌素试验3.麻风细胞4.抗酸杆菌 E.触酶试验 四.问答题 17.结核杆菌胞壁中脂质含量高与下列特性无关的是1.简述结核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A.免疫性 2.试述结核杆菌的免疫性 B.致病性 3.简述结核分枝杆菌脂质成分在致病中的作用
C.生长特性
D.抵抗力 参 考 答 案 E.染色性 一.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结核杆菌形态染色方面的特点,A型题 1.D 2.C 3.A 4.E
5.A 6.C 错误的是
7.E 8.B 9.E 10.A A.细长略弯的杆菌
11.C 12.B B.菌体外有荚膜
4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