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莲概况
五莲,一个伴随新中国一起长大的县级城市,1947年5月建立五莲县,因境内秀丽的五莲山而得名,五莲县由原莒北、日北、藏马3个县的部分区乡组成,共有人口51万,隶属胶东区滨北专区;1950年5月滨北专区撤销,改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撤销胶州专区,改属昌潍专区。 五莲,是当年全国山区治理的典型代表,诞生了闻名全国的“五莲精神”。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在全国也是领先的,全国生态示范基地。
编辑摘要
目录
1 历史 2 行政区划 3 地理 4 人口民族 5 资源
五莲县
五莲县隶属日照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日照市北端,东临胶南,南接东港,西连莒县,北靠诸城,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海经济开放县。总面积1443平方公里,辖9镇3乡,总人口51万。境内有206国道和222、334二条省道纵横交叉贯穿,可直通济南(300km)、青岛(140km)、连云港(150km)三个飞机场;百公里内有青岛港、日照港、岚山港三大港口;东依同三高速公路(15km),南靠日东高速公路(10km),南北并列兖石、胶新铁路,其中胶新铁路贯穿全境,形成了立体交叉的陆海空交通运输网络。
五莲县辖:洪凝镇、街头镇、于里镇、许孟镇、潮河镇、汪湖镇、叩官镇、中至镇、高泽镇、石场乡、户部乡、松柏乡。县人民政府驻洪凝镇,邮编:262300。代码:371121。区号:0633。拼音:Wulin Xian。 五莲县 - 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莒、楚、鲁、齐所辖;秦汉属京东东路密州;明代分属山东布政青州府的诸城县和莒州及所辖的日照县;清代分属沂州府和青州府的诸城县。
1947年5月建立五莲县,因境内巍峨的五莲山得名,由原莒北、日北、藏马3个县的部分区乡组成,隶属潍坊市;1992年底由潍坊市划归日照市管辖,现辖12处乡镇、633个行政村。 五莲县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五莲县辖:洪凝镇、街头镇、于里镇、许孟镇、潮河镇、汪湖镇、叩官镇、中至镇、高泽镇、石场乡、户部乡、松柏乡。
于里镇 于里镇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山东半岛东南部,五莲县城西部23公里处,镇域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辖64个行政村,1.4万户,4.5万口人。
中至镇 中至镇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万亩,辖36个行政村,3.2万口人,镇驻地处在城乡结合部。
汪湖镇 汪湖镇位于五莲县城西北约 30公里处,总面积83.8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2.6万人口,与诸城市和莒县东西相邻。
叩官镇 叩官镇地处山东省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北接潍坊,东临青岛,南连日照。辖43个行政村,7373户,2.7万口人,总面积117.4 平方公里。
街头镇 街头镇位于山东省五莲县城南18km,南距日照港35km,东距青岛市170km,距日东(日照―东明)高速公路15km,距同三(黑龙江同江―海南三亚)高速公路30km,222省道纵贯南北,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共辖78个行政村,18433户,人口5.6万,总面积238平方公里。 洪凝镇 洪凝镇地处五莲县城关,辖73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7.9万口人。 许孟镇 许孟镇位于县城东北部,共辖65个行政村,6.2万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 高泽镇 高泽镇位于五莲县城北临,总面积13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3.8万人口。 石场乡 全乡辖34个行政村,2.1万人,总面积81平方公里。
潮河镇 潮河镇总面积97平方公里,全镇辖46个行政村,10039户,3.3万人口。
松柏乡 松柏乡位于县城东12公里,全乡辖31个行政村,1.5万口人,总面积70平方公里。 户部乡 户部乡位于五莲县城东南19公里,全乡共有38个行政村,6024户,2万口人,总面积103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1994年11月24日,撤销五莲县于里乡、汪湖乡、叩官乡、中至乡,设立于里镇、汪湖镇、叩官镇、中至镇。
2000年,五莲县辖10个镇、12个乡。总人口503219人,各乡镇人口: 洪凝镇 114789 街头镇 33339 潮河镇 16769 许孟镇 36259 管帅镇 18153 七宝山镇 15339 于里镇 23756 汪湖镇 25070 叩官镇 28110 中至镇 26746 山阳乡 22268 院西乡 22672 高泽乡 20648 罗圈乡 4827 石场乡 14212 杜家
沟乡 7414 山庄乡 5199 王世疃乡 15510 魏家乡 15865 户部乡 12616 搓河乡 6824 松柏乡16834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0年12月27日,五莲县撤销山阳乡、罗圈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洪凝镇;撤销王世疃乡、杜家沟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街头镇;撤销管帅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于里镇;撤销魏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潮河镇;撤销院西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许孟镇;撤销七宝山镇、高泽乡,以原七宝山镇和高泽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高泽镇,镇人民政府驻原高泽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山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石场乡;撤销槎河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户部乡(鲁政函民字【2000】89号)。
截至2002年12月31日,五莲县辖9个镇、3个乡:洪凝镇、街头镇、于里镇、许孟镇、潮河镇、汪湖镇、叩官镇、中至镇、高泽镇、石场乡、户部乡、松柏乡。 五莲县 - 地理 五莲山
五莲县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山东半岛东南部, 东邻青岛,北接潍坊,隶属日照市, 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海经济开放县。全县总面积1443平方公里,辖9镇3乡,总人口51万。
地形:五莲县地处黄海之滨的鲁东南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在18—706米之间,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43%,空气、生活饮用水质量均保持优良水平,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境内山岭起伏,河川纵横,北部、西部有小块平原,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50%、36%和14%。
五莲县境内多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6%,共有大小山头3300多个,主要有五莲山、九仙山等。 气候:五莲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周期性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季节性降水明显,日照充足,热能丰富。年平均气温12.6 °C,历年平均降雨量767.1mm,6至9月为雨季,降雨量最多的年份为1990年,降雨量1257.3mm;最少的年份为1983年,仅降雨466.3mm。年平均日照时数2449.3小时,年蒸发总量平均为1740.2mm。 五莲县 - 人口民族 全县共有51万人口,性别比例为106.73(其中非农业人口占32.5%),近几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6‰;境内共有20多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9.8%,其次是蒙古族、回族、藏族,分别有231人、40人、19人。 综合实力。 五莲县 - 资源 板栗
自然资源丰富。五莲县盛产板栗、苹果、柿子、桃及其它杂果,享有“林果之乡”的美誉 。花生、黄烟、桑茧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境内蕴藏着具有开采价值的金、银、铜、花岗石等20多种矿产,其中花岗石储存量达 50 亿立方米。生态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43%,碧水、蓝天、绿树相映,是全国生态示范县。
土地矿产:全县总面积144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16万亩,常用耕地59.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境内拥有金、银、铜、花岗石、膨润土、透辉岩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铜矿探明储量5000-6000吨,花岗石探明储量50亿立方,膨润土探明储量300-400万吨。
水利资源: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163座,其中中型水库7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143座,总库容19770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0.47亿立方米。全县总灌溉面积5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8.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1.6万亩。近年来,该县坚持走依法治水、科技兴水之路,是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五莲山风景名胜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野生杜鹃花基地、山东省三大生态旅游区之一。景区内峰峰奇异,气势非凡,景景如画,“其秀不减雁荡”。景区内的五莲山光明寺是齐鲁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是江北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 五莲县 - 经济 五莲县
莲县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五莲县物华天宝,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林地面积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果品品种有20余种,享有“林果之乡”的美誉。花生产量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全县山多草多,是山东省的羊、兔、猪重要产区,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30%以上。同时,还是棉花、黄烟、蚕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达20余种,其中黄 金、硫、红柱石、花岗石等4种矿藏在国内占有较为重要位置。全县花岗岩储量达200亿立方米,已成为五莲县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工业:坚持走工业强县的路子,不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狠抓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