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质的量及其简单计算
重点解决非标准状况气体体积、压强与物质的量的转化。 (1)定律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目相同(简记为四同)。 (2)重要推论
相同条件 结论 (3)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 Mg·mol1M
ρ标==- Vm22.4L·mol1-
T、p V1n1= V2n2T、V p1n1= p2n2T、p ρ1M1= ρ2M2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中各气态物质的体积之比(同温同压)。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可以是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中有关化学式的下面。
(3)若在同一题目中的两个量单位不一致,要做到两个量及其单位“上下一致、左右对应”。
考向1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1.(2015·徐州高三质检)如图,抽去右图所示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体充分反应(整个过程中认为装置气密性良好),等温度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A.反应后瓶内压强是反应前的 10B.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42g C.生成物的分子数目为0.01NA D.反应结束后,两个集气瓶很容易分开
2.如图所示:已知A、B都为短周期元素,且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2mol甲分子反应生成1mol丙和3mol乙,下列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
A.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B.甲的摩尔质量为17g·mol1
-
C.同温、同压下,生成丙和乙的体积比为1∶3
D.标准状况下,11.2L甲溶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
考向2 化学反应中的计算问题
3.下列各项中,两种物质间反应均产生1mol气体时,参加反应的酸的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A.碳与浓硝酸 C.锌与稀硫酸
B.铜与浓硫酸 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
4.把V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mol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b-a-A.mol·L1
V2?b-a?-C.mol·L1
V5.高考卷计算组合题
(1)(2013·上海,41)若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3.36L(标准状况)二氧化硫,至少需要称取亚硫酸钠___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27(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样品失重4.0%(即
样品起始质量-a点固体质量
×100%)的残留固体。
样品起始质量
2b-a-B.mol·L1
V2?2b-a?-D.mol·L1
V
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
和m∶n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题型3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高考选项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2014·大纲全国卷,6C) (2)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2D)
(3)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2A) (4)配制0.1000mol·L
-1
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
(2013·福建理综,10C)
(5)完成用固体NaCl配制0.5mol·L
-1
的溶液的实验,所用的仪器为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容量瓶( )(2013·山东理综,11C) (6)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
-1
碳酸钠溶液( )(2012·福建理综,6C)
2.(2013·江苏,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溶液配制中的易错点
(1)容易遗忘的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药匙。 (2)容易遗忘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倒出装瓶。
(3)容易忘记的容量瓶使用方法
①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简称“查漏”)。“查漏”的方法: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左手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若漏水,可以在瓶塞处涂点凡士林。 ②要选择规格合适的容量瓶。
a.常见容量瓶的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几种。如配制溶液时明确知道所需容量瓶规格,则需将容量瓶规格一并答上。
b.根据所配制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如配置480mL某浓度溶液,则需选用500mL容量瓶。
c.不能用容量瓶直接溶解固体溶质,也不能用于稀释溶液。 d.容量瓶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 (4)容易忘记的注意事项
①如图所示: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靠近容量瓶口处且不能接触瓶口。
②在使用容量瓶过程中,如需要移动容量瓶,手应握在瓶颈刻度线以上,以免瓶内液体因受热而发生体积变化,导致溶液浓度不准确。
③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滴加蒸馏水。
考向1 正确使用仪器 规范操作步骤 1.某同学实验需要450mL0.1mol·LA.100mL量筒、烧杯、玻璃棒 B.托盘天平、500mL容量瓶 C.酒精灯、漏斗、导管 D.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 2.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
-1
-1
碳酸钠溶液,配制该溶液时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
的NaOH溶液100mL,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8.0gNaOH固体(NaOH固体放置于天平的托盘上),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0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0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mL
-
蒸馏水,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考向2 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3.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制0.01mol·L偏高的是( )
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4.下列实验过程能引起结果偏高的是( )
①配制100g10%CuSO4溶液,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于90g水中 ②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时,定容时
-1
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