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图。据此回答第1题。
1.划分海河流域范围的依据最可能是( ) A.降水量 B.地形
C.人口密度 D.行政区划 答案:B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
2.“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B.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C.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D.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答案:D 3.“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 A.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C.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D.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答案:C
读“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图”,完成4~6题。
4.从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北京市的( ) A.农业生产功能上升 B.工业生产功能下降 C.旅游娱乐功能下降 D.交通枢纽功能下降 答案:B
5.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可能导致( ) A.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下降 B.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C.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D.沙尘暴强度上升 答案:C
6.不同历史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主要是因为( A.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
B.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不断变化 C.统治者的政令不同 D.区域大小不同 答案:B
读某区域主要经济区域分布图,完成7~9题。
7.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区与城市分布在南部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气候 C.水源 D.资源 答案:B
8.下列有关甲、乙两农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农业区气温相对于乙农业区要低,适合发展乳畜业 B.甲农业区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乙农业区城市众多,适合发展花卉种植业 D.甲农业区旱涝灾害频发
) 答案:B
9.有关①②两工业城市工业发展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 ①城市主要发展造纸业,②城市主要发展炼铝业
B. ①城市主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城市主要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 C. ①城市海运便利,有助于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
D. ②城市位于湖泊附近,水源充足有助于煤炭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读“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从原始社会至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降水量的增多 C.消费市场的扩大 D.交通运输的发展 答案:A
11.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地形条件 C.土壤条件 D.水分条件 答案:D
地理环境与建筑文化息息相关。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该院落主体呈白色,房屋坐向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建筑设计有“大风不进屋”、“风吹自把门前扫”之特点。由此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答案:A
13.对于该院落中照壁的设计叙述正确的是( ) A.延长院落的采光时间 B.遮挡早晨阳光的照射 C.减弱正午的紫外线强度
D.阻挡来自东方的沙尘 答案:A
十月,正值金秋,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结合下图回答14~15题。
14.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15.能够观赏到下图中四类景观的寻秋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读我国四个农业区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④丁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