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2)动手测量。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一组对边有什么特点。
(3)抽象概括。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梯形吗? 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梯形的确切定义。
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是梯形。 (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梯形? 2.梯形的的特征和特性
(1)教师演示
教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四边形,然后再出示梯形。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教师引导出梯形的特征。
(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动手,是否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归纳梯形的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梯形具有稳定性。 (4)对比.这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
3.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梯形的底和高。
(1)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梯形平行的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梯形的底。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
线段?
(3)画梯形的高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画一画等多种动手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4.巩固练习
(1)哪些图形是梯形,为什么?在这些梯形中分别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画出高。
(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块、3块、4块……分别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在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
(4)用两张长方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用这两个梯形能拼成哪些图形? 5.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难点:规律的获得。
教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组4张表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什么地方?你们都是怎么去的呢?
说来说去,很多同学都喜欢玩,但是玩也有小窍门,这样可以让你玩得更舒心呢?
2.××和××两家这个星期天也想带全家,去参加宁波天一旅行社举办的宁波一日游,两家来到旅游公司售票处,只见窗口上写着: A种方案,大人每位130元,小孩每位70元。 B种方案:5人以上团体,每位100元。
3.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法你理解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4.如果你是××和××的爸爸,你在买票的时候要考虑哪些事项?
5.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游玩中有哪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规律
1.××和××两家安排这些人参加宁波一日游,想一想该怎么买
票?
(第一家:6个大人,3个小孩;第二家:3个大人,6个小孩)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可以在你的小本子上自己动手试试) 3.师: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一种买票方案?并说说你的理由。 4.教师板书并问:130×6+70×3;130×4+70×5表示什么 ?。 5.小组学习。如果让你做导游安排这2两家去参加宁波一日游,
请你根据参加的人数选择合理的买票的方案,填在表格种。(4人小组合作)
6.学生集中、组内交流。 7.结合学生的回答,问:
(1)什么情况下选用A种买票方案最合理?在你们设计方案种有这种情况吗 ?请举例说明?
总人数少于5人时或者总人数不少于5人且小孩个数比大人个数多时。
(2)什么情况下选用B种买票方案最合理?在你们设计方案种有这种情况吗 ?
总人数多于5人时或者总人数不少于5人且大人个数比小孩个数多时。
(3)在空表格种再设计一份符合A/B种买票方案的旅游人数,并算一算是否符合你们需要的买票方案。
(4)汇报 (5)揭示结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