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财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三套)
江西财经大学
08-09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A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获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
C、调查的单位不同 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3.三个班上学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分别是83、87和90分,且一、二班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5%和37%,则三个班统计学的总平均成绩是( A、数据不全,无法计算 B、87.14分 C、86.67分 D、90.21分
4.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
5.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166.32% B、85.68% C、185% D、54%
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样本容
量就要增加到原来的( ) A、5倍 B、4倍 C、3倍 D、4.5倍
2??y)7.?(y是指( ) A、残差平方和
B、回归平方和 C、总离差平方和 D、解释变差
8.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C、标志变异的影响
D、平均水平高低对离散分析的影响
9.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其权数为( ) A、该综合指数的分子 B、该综合指数的分母 C、固定权数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0.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相同是因为( )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不存在权数作用 D、变量值的作用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平均指标指数中,如果将组平均数固定,单独反映结构变动的指数,称为结构影响指数( )
2.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某国净增加人口100万人,这是逐期增长量指标( ) 3.已知某厂2000~2008年的产值水平,求平均发展速度应该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 )
4.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共同点是对正负离差综合平均的方法相同( ) 5.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均为随机变量( ) 6.某现象发展变化的平均速度是增长的,则该指标的增长量必定年年增加( )
7.为了观察现象长期趋势变动,必须对时间序列进行修匀,方法包括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最小平方法、趋势剔除法和季节比率法( ) 8.指数体系中,数量指标指数采取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
9.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及组限的确定( )
10.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属于典型调查( )
三、简答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再作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请解释总体方差、样本方差和样本均值的方差,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试述估计量的优良标准,并阐述它们的作用。 四、计算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再解题,要求写出主要计算步骤及结果,最后结果保留二位小数,共45分)
1.某地区年粮食产量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吨): 1 2 3 4 5 6 7 8 年份 粮食产量 年份 粮食产量 230 9 281 236 10 286 241 246 252 257 262 276 要求:
(1)检查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发展趋势是否接近于直线型。
(2)如果是直线型,请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线,并预测第12年的粮食生产水平。
2.某公司对发往外地的商品包装数量进行开包检查,随机检查了100包,平均每包装有99件商品,标准差为5件。试用95.45%的置信度估计这批货物平均每包装有商品件数的范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极限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试问此时需抽查多少包?
3.甲乙两厂基期和报告期的总产值(万元)和工人数(人)资料如下: 基期 总产值 甲工厂 乙工厂 250 200 工人数 50 100 总产值 825 120 工人数 150 50 报告期 要求:(1)计算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数。
(2)对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五、实例分析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再解题,最后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25分)
检查五位同学统计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资料如下: 学习时数(小时) 学习成绩(分) 4 40 6 60 7 50 10 70 13 90 问题:
(1)建立以上两个变量的回归方程。 (2)计算估计标准误。
(3)对学习成绩的方差进行分解分析,指出总离差平方和中有多大比重可由回归方程来解释。
(4)由此计算学习时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D 2.A 3.B 4.C 5.B 6.B 7.B 8.D 9.B 10.B 二、判断题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6.错 7.错 8.对 9.对 10.对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答题要点:(1)方差是变量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2分);(2)计算公式(2分);(3)所反映的总体或变量不同(1分)。 2.答题要点:(1)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3分);(2)确保估计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等(2分)。
四、计算题(45分)
1.(1)各逐期增长量分别为6、5、5、6、5、5、14、5、5,因此,应该属于直线型(2分)
(2)yc?221.81?6.345t(计算过程4分,两个参数6分)
yc12?297.95(万吨)(3分)。
2.(1)样本均值的标准差=0.5(3分);抽样极限误差=1(3分);置信区间=(98,100)(4分)
(2)必要样本容量400包(5分)。 3.(1)可变构成指数=157.5%(3分); (2)固定构成指数=111.18%(3分); (3)结构影响指数=141.7%(3分)。 (4)指数体系(3分); (5)因素分析(3分)
五、实例分析题(25分)
??20.4?5.2x(10分,b的求解5分,a的求解5分)(1)y。 (2)估计标准误=5.06(4分)。 (4)判定系数=0.9135(6分),相关系数=0.956(5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