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YT集团对子公司薪酬总额控制模式设计
表5 2004年二级单位K4值计算
二级单位 业务收入合计 业务支 出合计 销售费用 管理 费用 计提工资 在岗 人数 财务费用 资本成本 K4 K4=业务收入合计 -业务支出合计-销售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计提工资-基本工资D (1300*12+500*其他人员数*12)-财务费用-资本成本 油泵 80225902 动能公司 通讯公司 二铁 155431326 11306732 75132110 柴油机 5686486公司 45 65416255 468034795 19016545 63277 65325101 130596433 6025805 0 0 1182496 5194276 3613957 4216010 3061074 43211232 12682576 1223 8438681 8472177 36091260 991715 684 1708997 负 17272340 11566963 1360 60 17922 397039 772 -237855 4049803 16128750 621671 1153 -157381 4201013 2973937 5.2.3子公司的分类调整
a.二铁的分类调整:
我们看到二铁公司2004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取得了将500多万的利润(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为固定资产剥离)。按照我们的分类标准,二铁公司完全可以进入E类区间,获得E档工资。但是,考虑到其2500万左右的累计亏损,而且所有者权益为负,如果按照与柴油机公司、油泵等相同的工资起点,并不公平;而且资本成本无法计算。对于YT集团来说,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子分公司并不少,它们极有可能沿着我们设计的扭亏转赢路径走到二铁这一步。课题组为该类子分公司设计了以下工资决定方法:
对于所有者权益为负,K3值大于零的子分公司,其工资起点为D的起点工资,即1000元。而区间工资的确定方法为类似E类企业的区间工资方法。也分为3个档次。
第一档次区间工资:当K3/该企业资产总额<15%时,将资产的15%作为这个区间工资总额进行分配。
第二档次区间工资:当15% 41 第三档次区间工资:当25% 二级员工单 人数 位名称 二铁 684 资产1 K3值 K3值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区 区间工 月人均资产区 区 间工资 资1 区 总 额 间工资 间工资 间工资 118831 906308 2 0.29 701737 77907 370847 1150491 140 b.通讯公司的分类调整: 通讯公司牵涉到内部垄断价格以及返利问题。按照内部垄断价格高于市价5%计算,由于内部垄断导致的收入增加为:业务收入合计;5%=565337;返利的工资总额为:1292139*0.3=387642。则K4值调整为:621671-565337-387642=-331308.因此,通讯公司应该调整到区间D。根据区间D工资算法(见本报告下面部分),通讯公司区间内工资计算如下: 通讯公司区间工资=300*[1|D|/通讯公司资本成本] 通讯公司区间工资=300*[1-|-331308|/397039]=50元 因而通讯工资人均工资额为1050元。 c.动能公司的调整: 按照内部垄断价格高于市价5%计算,由于内部垄断导致的收入增加为:业务收入合计*5%=7771566;则K4值调整为:16128751-7771566=8357185元。 至些,我们对模拟计算的15个二级单位进行了分类,其中A类企业一个,而B类企业四个、C类企业五个,D类企业2个,E类企业3个。 具体如表7所示。 表7 二级单位分类表 A档 叉车厂 B档 通配 运输处 建管公司 通铸 C档 工装厂 备配件公司 模具 冲压 设备修造 D档 二铁 通讯公司 E档 动能公司 柴油机公司 油泵 42 5.3子公司理论薪酬的计算方法设计 对各个二级单位进行薪酬总额的控制主要采取的是人均工资控制的方法。整个薪酬计划分为两个部分:起点工资和区间工资。起点工资是根据各二级单位在扭亏转盈路径上的位置,即所属的分类区间来确定的。区间工资则是根据各个二级单位在该类中所处的位置来确定。两者共同构成了各个二级单位的工资总额。各个二级单位人均工资总额的高低是严格按照各个二级单位在据亏转盈路径上的位置的先后而确定。 5.3.1 起点工资的制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将二级单位扭亏转盈的路径分为五个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将各个二级单位分为了五类,从经营绩效最差的A类,依次B类、C类、D类,最后到经营绩效最好的E类。各类起点工资主要体现在各个类之间的工资区别,依据本方案设计的原则:“各个二级单位人均工资总额的高低是严格按照各个二级单位在扭亏转盈路径上的位置的先后而确定”。所以,各个类的起点工资中,A类最低,而E类最高。 a.基于整体的起点工资制定方法 我们将A类起点工资分为三个级别:260元、300元和500元。260元是指K1的绝对值比上销售额大于30%的A类二级单位。300元是指K1的绝对值比上销售额大于15%而小于30%的A类二级单位;500元是指K1的绝对值比上销售额小于15%的A类二级单位。 B类二级单位起点工资为500元,C类二级单位起点工资为800元、D类二级单位起点工资为1000元、E类二级单位起点工资为1300元。 制定二级单位起点工资时,我们首先确定D类二级单位的工资水平,根据我们对YT集团(数据涵盖15个二级单位)的分析发现,YT集团基本上处于盈亏平衡点,而人均月工资大约在1035元,如果扣除掉单列的人才基金和柴油机公司人均工资过高的因素,我们将D类的起点工资确定为1000元,而E类二级单位的起点工资为1300元。其次,确定A类起点工资的确定,处于绩效最差的一类二级单位,该二级单位基本上处于一个破产的边缘,所以,在不违反相关法律的情况下尽量 43 降低员工工资的支付水平,该地区规定最低工资保障为260元,但是考虑对A类企业的激励问题,必须留住一部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以又将A类企业的起点工资分为三个等级。B类企业的起点工资与A类企业的最高工资500元相等以保证工资水平的平滑过渡。最后,在确定了B类工资和D类的起点工资之后来确定C类企业的起点工资,理论上应取二者的中间数为750元,但是考虑到扭亏转盈的激励强度需求,因此将其起点工资定为800元. b.基于分类人员的起点工资指定方法 前一种起点工资的制定方法主要是根据整体的企业经营状况,而不考虑企业内部的人员结构,直接制定出各类企业的起点工资。另外,一种起点工资的制定方法是,考虑到各个企业的人员构成不同,有些企业可能技术人员较多,而另一些企业可能生产人员较多,对工资的水平要求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企业都有一个不同的起点工资。 由于数据的问题,我们对2005年上半年的分类人员的工资水平进行了分析,数据源为我们所研究的15个二级单位。对15个单位分类人员的工资进行了算术平均的计算,如表8所示。 表8 各类人员的工资水平列表 各类名称 平均工资 管理人员 1203元 技术人员 1159元 销售人员 1622元 生产人员 服务人员 1040元 1029元 全体人员 1084元 根据算术平均值计算的结果发现,企业内部的销售人员的工资水平最高,其次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全体人员的工资水平为1084元,主要是受到生产人员的比例过大的影响(生产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为72%左右)。另外,我们对各个专业厂对各类人员的重视程度对工资水平进行了分析,就是在各类人员在各个专业厂内部进行比较,并排出工资水平由高到低的先后顺序,具体如下表9所示。 表9 各类人员在专业厂内工资水平排序 二级单位 叉车厂 通铸 建管公司 通配 运输处 工装厂 模具 管理人员工资 1 2 1 2 3 2 3 技术人员工资 2 5 2 4 1 4 4 44 销售人员工资 3 1 2 1 2 1 2 生产人员工资 4 3 4 3 2 3 1 服务人员工资 5 4 3 5 4 5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