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
(4) 尝试练习(出示课件尝试做题)
完成教材第105 页的“做一做”第2题第一排。 3、自主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法
师:你们解决了一个问题,现在能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例2 :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 (1)学生尝试独立列式。
313-121
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 = = =
44442
313-121
(2)师出示课件演示、板书: — = = = (瓶)
44442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 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3/4,其中一个数是1/4,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
师:说明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提问: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3)出示课件,小结: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
学生齐读:同分母分数相减,分子相减分母不变。 (4)尝试练习(出示课件尝试做题)
完成教材第105 页的“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第二排。 (三)、知识应用。
精选文档
.
1、出示课件。
观察 例1 和 例2 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明确: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师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57
2、课件出题:8 + 8 ( 学生练习)
575+71231
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8 + 8 = 8 = 8 = 2 = 12 错误!未指定书签。
明确: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06 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出示课件完成判断题: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1、2题。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
18
38
1+341
= = (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882
精选文档
.
分母不变 313-121
— = = = (瓶) 只把分子相加减。
44442
教学反思:
一、困惑
“含义”与“意义”的区别,在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标高上该如何把握?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使用“含义”一词,而不是“意义”。如例1中,由小精灵明明发问:“想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例2中,由小精灵聪聪发问:“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
“含义”与“意义”有什么不同呢?《教参》中指出,含义只要求领会就行,不需要刻板的记忆加减法的定义。在教学中,我请学生结合题意分析为什么用加或减法计算时,他们只能回答到“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所以用加法”,“要求还剩多少瓶,所以用减法”,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是否就是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了。 二、作业格式的思考
131+3411+3
“8 + 8 = 8 = 8 = 2 ”其中的“8 ”能不能省略不写?为什么?
学生早在三年级就已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作业格式是直接写出计算结果。为什么到五年级了,教材中反而步骤变多了,
精选文档
.
1+3
中间增加了一步 “8 ”,这一部是否在第一课时就可以省略不写呢?
我是这样思考这样问题的。教材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螺旋式上升编排的,五年级再学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已经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能够清晰地说明算理,所以写出思考的全过程就是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理解的过程。这样规范的书写在第一课时是有必要的,可强化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可有效避免将分母相加的和作分母的错误算法。到计算熟练后步环节可以省略。 三、对练习的思考
1、建议在例题教学中补充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计算题,使学生明确如果将1转化成与减数相同的同分母分数。
70
2、强调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对于 7 和 7 错误!未指定书签。的结果如何化简也应进行相应指导。
精选文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