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笔记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笔记
国学的概念和定义
国学4
要点(规模):
考据之学 辞章之学 义理之学 经世之学
七略(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发端;把中国图书分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 六艺略: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弄;小说家 诗赋略:屈赋;陆赋;荀赋;杂赋;歌诗 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数术略:天问;历谱;五行;杂占;形法 方技略:医经;医方;房中;神仙
清《四库全书书目》阐明国学分类 经史子集。四类
第一讲:上古神话
myth 神话:
《山海经》 Book of Mountains and Seas
《楚辞》屈原 《庄子》
《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化生万物》;《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精卫填海》;《女娲造人》 《女娲补天》Nuwa Mends the Sky
始见于《山海经》,较完整成形于汉淮南王刘
安等人编撰的《淮南子》Writings of Prince Huainan
《蚩尤轶闻》 南朝梁人 任昉 所撰 《述异记》Strange Accounts
第二讲:先秦寓言 寓言fable;寓意
moral
寓言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常以其耐人寻味之故事,借入木三分之讥讽,寓社会人生之哲理。 古希腊伊索寓言;法国 拉封丹寓言;俄国 克雷洛夫寓言
中国寓言始于先秦。画蛇添足The Man Who Draws a Snake and Adds Feet to It(载于西汉刘向的《战国策》Stratagem of the Warring States) 《杞人忧天》见于 《列子·天瑞》
《吕梁丈夫》《庄子》Zhuang Zi 借游戏波浪的水中高手和孔子的对话,解释了何谓
“故、性、命”
第三讲:诗经风雅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Book of Songs/ Book of Odes 记录了周初到春秋
中叶 500多年流传于中原等地的诗歌305首 “毛诗”
诗六艺:风雅颂兴比赋
风雅颂是诗歌分类;兴比赋是创作方法。 十五国风;大小雅;
《关雎》 属于 周南: 通过自然界鸟类的求偶行为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爱情和幸福婚
姻的向往与赞美。后来演变为对于后姬之德的歌颂。
《君子于役》属 王风:农夫之妻在丈夫被迫外出服役久久不归,时时借助家禽家畜的归来表达了盼郎归的动人情感。 P55
《硕鼠》 魏风 借助农人对于老鼠的诅咒,表现了对于剥削者的牙呢和追求新生活的愿望。
《静女》邶风 写青年男女的欢乐爱情;
第四讲 楚辞悲歌 P69
《楚辞》Elegies of Chu 是继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又一辉煌诗集。
《楚辞》 以春秋战国以来在南方江河流域兴盛起来的楚国地方文化为根基而生成的新诗体。
《楚辞》采用比较松散而自由伸展的句式。内容上描写楚地江湖山川和人情风俗习惯,飘洒奇丽。 作者:屈原 战国时楚国没落贵族。代表作《离骚》Grief of Parting 《九章》Nine Elegies 《九歌》 Nine Odes 屈原是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写诗并流芳千古的大诗人。
第五讲 道德之宗 P83
先秦诸子九大流派:儒 Confucianism; 墨
Mohism;道Taoism;法Legalism;名
Logicians;农Agriculturists;杂Eclectics;阴阳Yin-Yang School; 纵横Diplomatists
老子《道德经》 The Way and Its Power ; 又名 《老子》 Lao Zi
第六讲 庄周论道 7.
儒家 confucianism
《论语》 The Analects
《孟子》 Mencius
《大学》 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 Doctrine of the Mean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天命 decree
8. 人性探源 P115
中国哲学关于人性的思考始于先秦。孔子首提”性相近,习相远“;在蒙学课本《三字经》中扩
展为“人之初,性本善”的命题,作为启蒙教育的开端。孟子则提出人有”四端“说而力主性善论。荀子性
恶论,倡导”化性起伪“;告子持亦善亦恶说。
孟子四端说:恻隐之心根本;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著名学者,主张人性恶,”其善者伪也“。著有《性恶》Man Is
Evil by Nature.
《福乐智慧》Kutadgu Bilig/Wisdom of Royal Glory 11C 维吾尔族哲学宗教经典,古典长诗。汉人称之为《帝王礼范》,突厥人称之为《福乐智慧》
9.名家论坛
名家Logicians是中国战国时期颇具特色的学派,以名实关系和论辩为主体,讨论逻辑和语言哲学,使中国哲学有了一条极具个性特色的分析思路。公孙龙为代表。《白马论》《名实论》Discourse on Name and Actuality
荀子 还曾对正名问题做出了系统的总结和创造。《正名》 Rectification of Names
10. 兵家谋略 P137
兵书的经典是春秋末年齐国人孙武所著的13篇《孙子兵法》 Sun Zi: The Art of War 比西方兵家经典 克劳塞维兹Clausewitz的战争论On War 早2000多年。 11.史学绝唱
最早的中国史书是《尚书》 Book of History
左丘明:
我国第一部记事较详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Zuo Qiuming'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国语》 Sayings of the States
西汉 刘向
《战国策》 Stratagem of the Warring States
战国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
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成书于
汉武帝时期
记述了 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初年历时3000余年的历史。
功绩:创立了一种完备的史学体裁。 《史记》列本纪12
篇以记帝王事迹和重大事件;世家30篇技术诸侯诸王活动;列
传70记载管理、名人以及平民的活动。书8篇记载历代天文地理和典章制度;10篇表格事实史料
“四维”:礼 义 廉 耻为治国之纲。
12. 文学传记 Literary biography
魏晋时期 玄学(Metaphysics)盛行,自然主义(Naturalism)之风大兴,促进了人的觉悟和文的醒悟,正好有产生这一文学独特样式的文化氛围之有利局面的行程。于是,文学传记乃大兴。
东晋 陶渊明
自传性质的《五柳先生传》 借助古人言语与古代联想喻其高洁品性,以便抒发其超然于世外的人生理想。
《桃花源记》充满乌托邦理想色彩,代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社会理想和以诗酒精神抒写田园风光的田园诗境界。
魏晋 阮籍 竹林七贤 《大人先生传》 开完全虚拟的文学传记之先河。其超然于物
外的道家思想。
大人先生,原型是苏门山隐士孙登。
《千字文》 嵇琴阮箫
P169
13. 文心文论
文论大兴 文必秦汉 为盛唐“文以载道”开了先河 曹丕 “文以气为主” 《典论·论文》 (Historical Allusions and Essays) 开创了文体论和文气论的先河;
晚年的曹丕,在联想到权力可以世袭而文章的做法难以遗传的时候,甚至有一丝忏悔和焦虑,所谓“建安风骨”,乃寓于期间。
汉魏以来,玄学大兴,前有司马迁的“发奋著述”说,淮南子的形神气“一”论,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文心雕龙》
14.盛唐诗歌
唐诗
从古诗(Poetry in Pre-Tang Style);民歌(folk songs); 骈文(rhymed prose)
寻求节俭,推陈出新留下诗5万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