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模式行业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1.3.2 企业获取产学研合作优惠政策路径分析 1.3.3 科研机构获取产学研合作优惠政策路径分析 1.4 产学研合作经济环境分析 1.4.1 产学研合作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4.2 产学研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1.4.3 产学研合作与产业经济发展关系 1.5 产学研合作其他环境分析 1.5.1 技术创新环境影响分析 1.5.2 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影响分析
第2章: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借鉴 2.1 美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 2.1.1 宏观科技管理体系 2.1.2 美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2)企业孵化器模式
(3)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模式 2.1.3 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1.4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启示
2.2 英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 2.2.1 宏观科技管理体系 2.2.2 英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联合教授模式 (2)创业型大学模式 (3)教学公司模式
2.2.3 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2.4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启示
2.3 德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 2.3.1 宏观科技管理体系 2.3.2 德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2.3.3 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3.4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启示
2.4 法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 2.4.1 宏观科技管理体系 2.4.2 法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2.4.3 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4.4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启示
2.5 意大利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 2.5.1 宏观科技管理体系 2.5.2 意大利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2.5.3 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5.4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启示
2.6 日本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 2.6.1 宏观科技管理体系
2.6.2 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共同研究中心模式 (2)委托研究模式
2.6.3 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6.4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启示
2.7 北欧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 2.7.1 宏观科技管理体系
2.7.2 北欧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2.7.3 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7.4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启示
2.8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国际经验比较分析 2.8.1 国外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比较 2.8.2 国外产学研合作创新政策比较分析 2.8.3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分析
第3章:中国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与管理运行分析 3.1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发展阶段 3.1.1 线性合作阶段 3.1.2 简单网型合作阶段 3.1.3 联盟合作阶段
3.1.4 复杂协同网络合作阶段 3.1.5 产学研合作的演化机理
3.2 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比较分析 3.2.1 传统模式 3.2.2 联合模式
3.2.3 产学研外部一体化模式 3.2.4 共建模式 3.2.5 教育模式
3.2.6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3 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3.3.1 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博弈 (1)合作模式选择的模型构建 (2)合作模式选择模型的启示 3.3.2 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 3.3.3 产学研合作中伙伴选择分析 3.4 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方法
3.4.1 复杂协同网络下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 (1)模糊评价法 (2)层次分析法 (3)数据包络分析法
3.4.2 合作管理角度下的合作方绩效评价 (1)合作管理角度下的合作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合作管理角度下的合作方绩效评价 3.4.3 相对生产有效性角度下的组织绩效评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