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一致性评价重磅参考资料:(USP1092)溶出度试验的开发和验证

一致性评价重磅参考资料:(USP1092)溶出度试验的开发和验证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17:54:19

一致性评价重磅参考资料:(USP1092)溶出度试验的开发

和验证

2015-12-25刘建华医药信息新药开发

译者:刘建华 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

前言

目的:溶出度试验的开发和验证(1092)目的是为溶出度的测定提供了全面的开发和验证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分析技术。本指导原则贯穿溶出度测定的全部过程,并对方法验证提供了指导和验证标准。同时它还涉及对普通制剂和缓释制剂产生的数据和接受标准进行说明。 范围:本指导原则讨论了溶出度试验的开发和验证,重点是固体口服剂型。所提出的概念也可能适用于其他剂型和给药途径。对于一些不同于USP章节中的设备和程序均已给出合适的解释。

本指导原则的基本框架如下:

1. 前期评估(对产品开发以及溶出度方法开发的前期研究评估) 1.1 滤膜相容性研究(Performing Filter Compatibility) 1.2 原料药在不同溶媒中溶解度和稳定性的测定 1.3 选择溶出介质和体积

1.4 选择溶出设备(桨法和篮法以及其他方法) 2. 方法开发 2.1 脱气 2.2 沉降 2.3 搅拌 2.4 研究设计 2.4.1 取样时间点 2.4.2 观察 2.4.3 取样 2.4.4 清洗 2.5 数据处理 2.6 溶出度试验的评估 3. 分析整理 3.1 样品的处理 3.2 过滤 3.3 离心 3.4 分析过程 3.5 光谱分析 3.6 HPLC分析

4. 程序化

4.1 溶出介质的准备

4.2 样品的选择和取样时间的设计 4.3 取样和过滤 4.4 清洗

4.5 使用软件和计算机处理结果 4.6 找出需要验证的存在偏差的过程 5. 验证

5.1 专属性/安慰剂的干扰 5.2 线性和范围 5.3 准确度/回收率 5.4 精密度试验 5.4.1 重复性试验 5.4.2 中间精密度试验 5.4.3 重现性试验 5.5 耐用性试验

5.6 对照品和供试品的稳定性试验 5.7 程序化验证 6. 接受标准 6.1 普通速释制剂 6.2 缓释制剂 6.3 控释制剂 6.4 多重溶出度试验 6.5 溶出度结果的解释 6.5.1 普通速释制剂 6.5.2 缓释制剂 6.5.3 控释制剂 7. 参考文献

1. 前期评估(对产品发展以及溶出度方法开发的前期研究评估)

在方法开发之前,对用以评价剂型的溶出行为的滤膜、溶出介质、介质体积和溶出设备进行筛选是非常重要的。 1.1滤膜相容性研究

在获得准确试验结果中,过滤是一个样品制备的关键步骤。过滤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溶出液中未溶解的药物和辅料。如果不把未溶解的药物和辅料从供试品溶液中去除,那么那些未

溶解的药物颗粒会继续溶解并改变试验结果,因此,如果取样管中没有过滤器,必须对溶出度样品立即过滤。

过滤同时也可去除可能干扰测定的不溶性辅料。选择适当的过滤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和应该完成的,并且最好在早期的溶出开发过程中用实验进行确定。在选择滤膜中重要考虑是滤膜的材料,型号和孔径大小。过滤器的选择是根据评价过程中溶出程序开发的早期阶段,在后期试验中可能需要重新考虑,比如药品或成分的变化以及辅料质量的变化(微晶纤维素粒径的改变)。

用于溶解试验的过滤器有管路过滤器,过滤盘或frits,滤头,或针头式过滤器。过滤材料必须与介质和药物兼容。一般的孔径范围从0.20到70μm,如果需要其他孔径的过滤器同样可以使用。如果原料药的粒度很小(例如,微分化颗粒或纳米颗粒),找到一个过滤器孔径滤除这些小颗粒滤膜至今还具有挑战性。

过滤可能发生对药物的吸附,并需要进行评估。过滤材料将与溶解介质相互作用,影响单个溶质的回收率,必须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考虑。不同的过滤材料具有不同的药物结合特性。滤膜对药物的吸附率依赖于药物浓度。因此,吸附性应在预期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样品溶液进行评估。由于药物吸附是可饱和的,弃去一定体积的初滤液收集随后的续滤液,以达到接近原来的溶液浓度的样品也是可取的。通常选择适合的过滤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滤膜吸附干扰,润湿滤膜对减少吸附也是必要的。此外,从过滤器滤下的溶出物不干扰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可以通过溶出介质过滤前后进行比较得知,滤膜是否干扰样品的测定。

根据要过滤样品溶液的体积以及样品溶液中颗粒的量选择滤膜孔径。使用正确的滤膜孔径将提高溶液的通过率和回收率,并减少滤膜堵塞。使用大孔径滤膜过滤小体积溶液,可以导致样品溶液损失量过大而收集不到所用样品量;使用小孔径滤膜过滤,需要更高的压力和较长的时间,并且溶液滤膜迅速堵塞。

用于USP装置4的过滤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使用在流中(应该是自动取样器中的过滤装置),不溶颗粒沉积在过滤器,创造流动的阻力。

在自动化系统的情况下,对滤膜材料和孔径大小的过滤器的选择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手动过滤。流通过滤器的流量和堵塞可能自动化系统中是关键的。通过试验比较过滤和未过滤的标准和样品溶液差别,验证该滤波器是适当。这是通过首先制备一个合适的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例如,准备在烧杯中一个典型溶解的样品,大力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药物溶解完全。对于标准溶液,比较过滤溶液(弃去的适当体积后)和未过滤的溶液品的结果;样品溶液,比较过滤样品(弃去适当体积后)和离心分离,过滤解决方案。 1.2原料药在不同溶媒中溶解度和稳定性的测定

在选择合适的溶出介质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原料药的物理化学特性。在溶出度试验需要决定溶出介质的组成,重要的是要评估缓冲液和pH值,以及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如果需要)对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在37℃通过测定不同介质中的饱和浓度,用摇瓶溶解法(平衡溶解度)测定药物的溶解性,为了平衡药物和溶出介质中缓冲液之间的离子潜在影响,使用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对溶解度进行研究;除了典型的缓冲溶液。在某些情况下,评估药物在37℃以外条件下(即,25℃)的溶解度可能也是必要的。在溶解度试验过程中应检查

上清溶液的pH值,以确定在溶解过程中pH值是否改变。也可使用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进行溶解度测定。

溶出典型的介质可如下(未按照优先顺序列出):稀盐酸,在生理pH值范围为1.2-7.5缓冲溶液(磷酸盐或者醋酸盐),模拟胃或肠液(含有或不含酶)和水。例如某些药物,药物和缓冲液或盐的不相容可能会影响缓冲液的选择。用缓冲液和酸的体积摩尔浓度对药物有增溶作用,这个因素也需要评估。

有时候水溶性介质中(酸性水溶液或缓冲溶液)可能添加一定比例的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山梨醇酯,或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选择用于溶解度试验的表面活性剂时应涵盖所有常用种类的表面活性剂,比如阴离子、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当已经确定一个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时,应对表面活性剂不同的浓度进行研究,以确定达到漏槽条件所需的最低浓度。一般情况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高于它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表1列出了溶出介质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表中提供了CMC的近似的临界值,以便我们参考,此外,表中所列表面活性剂并不全面,不能排除未列出的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如羟丙基β-环糊精,已被用来作为溶出介质添加剂来提高难溶性化合物的溶解,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溶出度数据库中,已经收载含有羟丙基β-环糊精的溶出介质(1)。通常情况下,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以满足达到漏槽条件所需的溶出介质体积。

由于使用不同级别的表面活性剂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因此要控制表面活性剂的级别和纯度。例如,SDS只有在技术级和高纯度级别才可以使用。在使用HPLC方法进行分析时,从不同来源的聚山梨酯(吐温)80会影响它的适用性。

反离子或pH值可能会影响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溶解性或稳定性。例如,当含有SDS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钾盐浓度为0.5mol/L时,就形成了沉淀析出,但是使用磷酸钠制备含有SDS的介质时,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表1 常见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 CMC(%重量/体积)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SLS) 0.18%-0.23% 牛磺胆酸钠 0.2% 胆酸钠 0.16% 脱氧胆酸钠 0.12% 0.033%-0.036%(0.92-1.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mM) 苄索氯铵(季铵盐1622) 0.18%(4mM) 聚山梨酯20(吐温20) 0.07%-0.09% 聚山梨酯80(吐温80) 0.02%-0.08% 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 La0.01% brasol ) 聚氧乙烯蓖麻油35(Cremophor0.02% EL) 聚氧乙烯月桂醇醚(Brij 35) 0.013% 辛苯聚醇(Triton X-100) 0.01%-0.03% 月桂基二甲基胺N-氧化物(LDA0.023% 参考文献 2-4 3 3 3 5,6 2 3,7 3.7 4 8 9 3,10 11 阳离子 阴离子 非离子 两性离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致性评价重磅参考资料:(USP1092)溶出度试验的开发和验证 2015-12-25刘建华医药信息新药开发译者:刘建华 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 前言 目的:溶出度试验的开发和验证(1092)目的是为溶出度的测定提供了全面的开发和验证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分析技术。本指导原则贯穿溶出度测定的全部过程,并对方法验证提供了指导和验证标准。同时它还涉及对普通制剂和缓释制剂产生的数据和接受标准进行说明。 范围:本指导原则讨论了溶出度试验的开发和验证,重点是固体口服剂型。所提出的概念也可能适用于其他剂型和给药途径。对于一些不同于USP章节中的设备和程序均已给出合适的解释。 本指导原则的基本框架如下: 1. 前期评估(对产品开发以及溶出度方法开发的前期研究评估) 1.1 滤膜相容性研究(Performing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