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试卷10份合集)江西省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mg
拉力为 ,则电梯的运动情况是 (
3
g
A.以 匀减速上升
3 g
C.以 匀加速下降
3 )
m 2g
B.以 匀减速上升
3
2g
D.以 匀加速下降
3
11.如右图所示,物块 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为 30°和 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恰好相同,则( )
A.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
2 B.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C.木板的倾角α为 45°时物块可能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 D.木板的倾角α为 45°时物块的加速等于 5(
2 - 1)m/s 2
12.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2s 后乙在前
B.1s 时和 3s 时两质点之间距离相等
C.前 4s 时间内两质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20m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 40m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 2 小题,每个空格 2 分,共 18 分。)
13.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
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 O, 在白纸上记 下 O点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和 F1 2.
(2)在纸上根据 F和 F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 F . 1 2
(3)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 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 ′及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指出错在哪里?
在(1)中是
在(2)中是
在(3)中是
1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计时器打点频率
为 50Hz。
3
小车
纸带
) A.2s 前甲在前,
打点计时器
沙桶
(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自 A 点起,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 别为 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则打 E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度为
…· · A B · C · D · E · F 2
m/s。
m/s, 小 车的加速
(2)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 a - F 图象,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力 F 理论上指 , 实验中却用
表示。
(选填字母符号)
A.沙和沙桶的总重力
(3)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 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B.绳对小车的拉力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C.每次改
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E. 实验中应先 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4)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 a-F 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组 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小桶中添加砝码过多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4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 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 得分。有数值计算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 15.(10 分)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 2.0×10kg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若汽车行驶过程中 所受阻力恒
3
为 f = 2.5×10N ,且保持功率为 80 kw 求:
( l )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 最大速度; ( 2 )汽车的速度为 5m/s 时的加速度 a;
)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在塑料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216.(12 分)用细绳 A C和 B C吊起一重为 10kg 的重物,两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g= 10m/s). (1)求 A C绳和 B C绳受
到的拉力大小.
(2)如果 A C绳和 B C绳的最大承受力分别为 100N 和 150N,试分析若逐渐增大重物的质量,哪一 根绳将先断,并求
出此时的重物的质量为多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