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终结版 - 图文
4.3 The gravity model 重力模型
Stewart:大学生源与距离。
零售引力模型:已经一般应用中心地理论的研究,专用于零售区位分析。 赖利将物理学的概念应用于零售区研究和中心地之间人的相互作用. 赖利零售引力模型:基于人口和距离的测算,决定城市周围贸易区边界。
(沿时间轴)
式不同, 值不同。
高附加值商品对运输成本的敏感度低, 值较小。 4.4 潜力模型
4.3.3 The Huff (Probability) Model
Huff(1964):消费者行为的概率模型.
Huff and Black(1997)重写早期的公式,并且强调模型根植于中心地理论.
i 区到商店 j 购物的概率 i 区通勤到 j 区的比例
4.4 City Size Distribution----- Rank-Size Rule
:等级规模法则
Pr = P*1/r.
45度)
第五章 城市土地利用概念
1、城市土地利用概念:居民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公共、准公共用地等。
2、城市土地利用理论:阿隆索,对经典区位理论的重构,与地租理论的关系,地租曲线相切构成土地利用模式 ①假设条件
A 中心商务区是最经济的生产区位,交通设施集中; B 城市位于平坦、无差异的平原;
C 从城市中心沿各个方向,交通成本与距离成线性关系; D 竞标地租,土地出售给出价最高的竞标者 △ 零售→工业→居住
,不存在买方垄断和和卖方垄断.
.
.
竞价地租曲线
,城市土地市场与农业土地市场的运作方式相同.
最好的用途:基于纯经济意义,而非社会意义。
From PPT:
5.3土地利用分区
1916,首先出现于纽约市。
价值及其之上的物产,受邻近土地的性质和用途的影响。 土地利用分区 表达于分区地图上。
边缘的投机开发。
Discuss: 土地利用分区的损益
均倾向于破碎化Alonso预测的规则型土地利用模式.
,分区倾向于减少城市总的税收基
础.
. .
,因此阻碍了土地利用系统的变化.
.
5.4土地利用型式
(下图)。
上图解释:杜能环模型应用于交通体系变迁背景下的城市土地利用。
上图解释:土地利用模式源于城市节点,既包括具有重叠腹地的明显中心,也包括具有大都市区的区域节点. 多中心模型
中心商务区+一系列副中心 副中心的内生形成过程 单个中心的序列增加? 几个中心同时发展?
CBD的集聚经济与相关的拥挤成本的替代 土地价值的实证模型 →(1)芝加哥模型
①与中心商务区的距离;②与湖泊的距离;③地铁站的距离;④次中心的距离 →(2)L.A.model
①经济活动的可达性;②宜居性(邻里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密度);③地貌 居住决策
通勤成本的节省与低价、宽敞房屋间的替代理论 (注: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这种替代) 4、城市经典模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