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知识点 - 图文
1.初始级, 无序、混乱、无章法和无步骤可循。成功依赖个别人的努力和机遇,软件过程未定义。项目的执行时随意甚至混乱。
2.已重复级, 建立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对类似的应用项目有章可循并能重复以往的成功。一个按计划执行的且阶段可控的软件开发过程。
3.已定义级, 用于管理和工程的软件过程均已文档化、标准化,形成整个软件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采用与实际相吻合的标准软件过程,管理或开发都有文档化的标准 4.已管理级, 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有详细的度量标准。定量的认识和控制。量化的管理,过程有相应的度量方式。质量有明确的度量指标。
5.优化级, 对信息定量分析,能不断的进行过程改进。 CMMI,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表示法:阶段式和连续式。 1.初始级, 无序、不可预测 2.已管理级 基本纪律,项目级的活动和实践 3.严格定义级 4.定量管理级 5.优化级
? 软件开发工具
需求、设计、构造、测试、维护、配置管理、工程管理、工程过程、质量 ? 软件复用
软件重用, 指在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软件元素的过程。 构件
3.4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对象与封装 对象: 是系统中用了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有对象组成,复杂的对象由简单的对象组合而成。 对象三要素: 对象标志(名字)、属性(状态、数据)和服务(行为或方法)
封装: 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则。
1. 对象是其全部属性和全部服务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套。 2. 对象是一个黑盒子,表示对象状态的数据和实现操作的代码都被封装在其
中。
类与类库 类: 是对象的抽象定义。是一组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类的定义包括一组数据属性和在数据上的一组合法操作。 类与对象是抽象描述与具体事例的关系。 类库: 一种预先定义的程序库。
继承与多态 继承: 使用已存在的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定义的技术。 多态:
消息通信 消息: 指向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 消息通信: 为封装对象提供唯一合法的动态联系途径。
? 统一建模语言UML与可视化建模
UML: 统一建模语言,用于系统的可视化建模语言。 不是一种方法,不包含过程的概念。独立于过程。
UML结构:包括构造块、公共机制、构架3部分。 构造块: 基本的UML建模元素、关系和图 公共机制: 达到特定目标的公共UML方法, 包括:规格说明、修饰、公共分类、扩展机制 构架: 系统的组织结构包括系统分解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关联性、交互、机制和指导原则。 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现视图、部署视图、用例视图 UML2.0包括的13种图: 类图、对象图、构件图、组合结构图、用例图、序列图和通信图、状态图、活动图、部署图、包图、定时图、交互概览图。 ?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 面向对象系统设计
3.5软件系统结构(软件架构)
? 软件体系结构定义 ? 典型体系结构
管道/过滤器模式;面向对象模式;事件驱动模式;分层模式;知识库模式;C/S模式;
?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架构设计的目标:最大化复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灵活的扩展性;
? 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评估
关系数据库与对象数据库选择;用户界面;灵活性与性能考虑;技术的选择;专家判断; ? 软件中间件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ODBC;JDBC);远程过程调用(RPC);面向消息的中间件;分布式对象中间件(CORBA;EJB;DCOM);事务中间件;
3.6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 ? Web Service技术 ? J2EE结构 ? .NET结构
? 软件引擎技术(流程引擎、Ajax引擎) ? 构件及其在系统集成项目中的重要性
? 常用构件标准(COM/DCOM/COM+、CORBA和EJB)
3.7计算机网络知识
? 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 ? Internet技术及应用 ? 网络分类 ? 网络管理 ? 网络服务器
? 网络交换技术、网络存储技术
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ATM;IP电话;软交换; 存储技术:直接连接存储(DAS);网络连接存储(NAS);存储区域网络(SAN)
? 无线网络技术、光网络技术、网络接入技术 ? 综合布线、机房工程
? 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
网络规划原则: 实用性;开放性;先进性;
设计及实施原则:可靠性;安全性;高效性;可扩展性;
4.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4.1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体系
? 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 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使用一定资源、在确定的时间内、为特定发起人而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
项目管理: 是在项目活动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在一定的时间、成本、质量等要求下来实现项目的成果性目标。 ? 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
以满足客户和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加强需求变更管理以控制风险;系统集成不是选择最好产品的简单行为,而是选择最适合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高技术与高技术的集成;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项目团队年轻、流动率高;强调沟通的重要性。 ? 项目干系人
项目干系人指那些积极参与项目或是其利益会受到项目执行的影响或项目结果影响的个人和组织,他们也可能对项目及结果施加影响。
项目干系人包括:客户和用户;项目经理;执行组织;项目团队成员;项目发起人;职能经理;影响者;项目管理办公室; ?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构成
(5个过程组,9大知识域)
? 项目管理专业领域关注点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项目应用领域的知识、标准和规定; 项目环境知识;
通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软技能或人际关系技能; 经验、知识、工具和技术。
4.2项目的组织
? 组织的体系、文化与风格
(略)
? 组织结构
职能型组织、项目型组织、矩阵型组织、复合型组织。
4.3项目的生命周期
?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在初始阶段,费用和人员水平较低,在中间达到最高,当项目接近结束时则快速下降; 在项目初始阶段不确定性最高,因此不能达成项目目标的风险是最高的;
在项目初始阶段,项目干系人影响项目的最终产品特征和项目最终费用的能力最高; (项目干系人和成本的变化曲线) ? 项目阶段的特征
项目阶段以一个或多个可交付物的完成和正式批准为标志;可交付物是一种可度量、可验证的工作产物。
正式阶段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对后续阶段的批准。
? 项目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
4.4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
? 瀑布模型
从上一项开发活动接受该项获得的工作对象作为输入; 利用这一输入,实施该活动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给出该项活动的工作成果,作为输出传给下一项开发活动; 对该项活动的实施成果进行评审。
? V模型
? 原型化模型
? 螺旋模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