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常考题:无机化学推断题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都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0.1mol?L?1D溶液的pH为13(25℃),A+B=D+E,则D是一元强碱,其含有的金属元素在短周期,故D为NaOH,由反应:根据元素守恒可知,A、B两种物质至少共含有H、O、Na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H元素,而E是由Z组成的单质,由发生反应可知,E不能是Na,故W为Na,该Z为O元素、E为O2,B+C=E+F,反应是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O2,再根据反应:可知B为Na2O2,C是CO2,F是Na2CO3,则Y为C元素,A为H2O。
A.B为Na2O2,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A正确;
?B.F是Na2CO3,D是NaOH,二者等浓度的溶液中,由于CO2?3离子水解生成HCO3离子
和OH?离子,故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较大,故B正确;
C.B与A发生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B与C发生反应:2Na2O22+2CO2=2Na2CO3+O2,反应中过氧化钠均起氧化剂、还原剂作用,各占一半,故0.1mol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均为0.1mol×2×2=0.1mol,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故C正确;
D.Y、Z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CH4、H2O,CH4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都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0.1mol?L?1D溶液的pH为13(25℃),则D是一元强碱,其含有的金属元素在短周期,故D为NaOH,由反应:A+B=D+E,根据元素守恒可知,A、B两种物质至少共含有H、O、Na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H元E不能是Na,素,而E是由Z组成的单质,由发生反应可知,故W为Na,该反应是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O2,Z为O元素、E为O2,再根据反应:B+C=E+F,可知B为Na2O2,C是CO2,F是Na2CO3,则Y为C元素,A为H2O。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推断,题目难度中等,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D溶液pH值是推断突破口,对学生的逻辑推理有一定的要求,B选项注意盐类水解。 1 2.【答案】D 【解析】解: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由图可知,甲可转化为乙、丙,乙、丙可相互转化; ①若甲为C,则 , ,CO?CO2,故选; C H2 O2 ②若甲为H2O2,H2O2分解生成O2、H2O,O2?H2O,故选; 电解 ③若甲为Al,则, ,AlCl3?NaAlO2,故选; HCl NaOH ④若甲为Fe,则 ⑤若甲为HNO3,则稀硝酸⑥若甲为H2S,则故选D. , ,浓硝酸, ,FeCl3?FeCl2,故选; Cl2 Fe ,NO?NO2,故选; H2O O2 ,S?SO2,故选; H2S O2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由图可知,甲可转化为乙、丙,乙、丙可相互转化; ①若甲为C,则乙为CO,丙为CO2; ②若甲为H2O2,乙、丙可为O2、H2O; ③若甲为Al,乙为AlCl3,丙为NaAlO2; ④若甲为Fe,乙为FeCl3,丙为FeCl2; ⑤若甲为HNO3,乙为NO,丙为NO2; ⑥若甲为H2S,乙为S,丙为SO2.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一步转化的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解:A、NH3与O2发生反应,生成NO,不产生NO2,则不能实现,故A错误; B、2NaCl+2H2O 电解NaCl溶液: ?电解? ?? Cl2与NaOH发生2NaOH+2NaOH+H2↑+Cl2↑, Cl2=NaClO+NaCl+H2O,则能实现,故B正确; C、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则不能实现,故C错误; D、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硫酸铝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AlO2,则不能实现,故D错误; 故选:B。 A、氮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而不是NO2; B、电解NaCl溶液生成NaOH,Cl2与NaOH生成NaClO; C、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 D、硫酸铝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AlO2。 本题考查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①n=1,XOn?3中X元素为+5价,常见非金属元素中呈+5价的元素有第IO?ClO?ⅤA族(氮、磷)、第ⅤⅡA族(氯、溴、碘)所以符合条件的酸根阴离子主要有:3、3、 ????+?+BrO?3、NO3,甲反应为ClO3+5Cl+6H=3Cl2+3H2O,IO3+5I+6H=3I2+ 3H2O,故①错误; ②n=2,XOn3中X元素为+4价,常见非金属元素中碳、硅、硫有+4价,结合通式只有 2?X为硫符合题意,离子方程式为:SO2?+6H+=3S↓+3H2O,硫的最高价含氧3+2S 酸为硫酸,氢化物为硫化氢,故②正确; ③m=1,+1价阳离子有:Ag+、Na+、K+等,只有氢氧化银是难溶于水的沉淀;Ag++OH?=AgOH↓;氢氧化银溶于氨水,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生成银氨溶液无明显现象;将氨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互滴顺序不同现象不同,故③正确; ④m=2,硫酸亚铁中+2价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3价,其化学方程式为:FeSO4+2H2O?Fe(OH)2+H2SO4;4Fe(OH)2+O2+2H2O=4Fe(OH)3,2Fe(OH)3H2OFe2O3+3H2SO4=Fe(SO4)3+3H2O总反应为:12FeSO+3O 42 ?高温? ?加热? 3 ?? Fe2O3+ ?? 2Fe2O3+ 4Fe2(SO4)3,即硫酸亚铁溶液经蒸干、灼烧得到硫酸铁和氧化铁混合物,故④错误; 常见金属中只有铁、铝符合条件,铝和过量氢氧化钠沉淀会溶解,故⑤错误; ⑤m=3,故选:B。 ①n=1,XOn?3中X元素为+5价,常见非金属元素中呈+5价的元素有第ⅤA族(氮、磷)、IO?ClO?BrO?NO?第ⅤⅡA族(氯、溴、碘)所以符合条件的酸根阴离子主要有:3、3、3、3, ??+?+ 甲反应为ClO?3+5Cl+6H=3Cl2+3H2O,IO3+5I+6H=3I2+3H2O; ②n=2,XOn?3中X元素为+4价,常见非金属元素中碳、硅、硫有+4价,结合通式只 2?有X为硫符合题意,离子方程式为:SO2?+6H+=3S↓+3H2O,硫的高价含氧3+2S 酸为亚硫酸,氢化物为硫化氢; ③m=1,+1价阳离子有:Ag+、Na+、K+等,只有氢氧化银是难溶于水的沉淀;Ag++OH?=AgOH↓;氢氧化银溶于氨水,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生成银氨溶液无明显现象;将氨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互滴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④m=2,硫酸亚铁中+2价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3价,其化学方程式为:FeSO4+2H2O?Fe(OH)2+H2SO4;4Fe(OH)2+O2+2H2O=4Fe(OH)3,2Fe(OH)3H2OFe2O3+3H2SO4=Fe(SO4)3+3H2O总反应为:12FeSO+3O 42⑤m=3,常见金属中只有铁、铝符合条件.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应用,物质发生反应的特征应用,分析化合价的变化和特征是解题关键. ?高温? ?加热? 3 ?? Fe2O3+ ?? 2Fe2O3+ 4Fe2(SO4)3,即硫酸亚铁溶液经蒸干、灼烧得到硫酸铁和氧化铁混合物; 5.【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淡黄色固体及q为水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p、q、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p为无色无味气体,q为液态,r为淡黄色固体,可知r为Na2O2,q为H2O,且r与p、q均生成s,s为O2,p为CO2,n为Na2CO3,m为NaHCO3,t为NaOH,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X为C,Y为O,Z为Na,以此来解答。 A.电子层越多,Z>X>Y,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故A错误; B.非金属性Y>X,则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故B正确; C.n为Na2CO3,m为NaHCO3,t为NaOH,均含离子键、共价键,故C正确; D.n、m促进水的电离,t抑制水的电离,n、t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则m、故D正确; 故选:A。 6.【答案】D 【解析】解:①b(SiO2)→c(H2SiO3),一步不能转化,所以①不符合; ②AlHClAlCl NaOH3 HCl ?NaAlO2 CO2+H2ONaOH ? Al(OH)3 HClNH3?H2O ? AlCl3,故②符合; ③b(CuO)→c(Cu(OH)2),不能一步实现,故③不符合; ④NaH2ONaOH故选D. a能转化为b,bcd三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题干要求各物质需要符合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结合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别分析只要一步转化就符合进行判断; ①转化关系中二氧化硅不能一步转化为硅酸; ②铝盐、偏铝酸盐、氢氧化铝可以相互转化; ③氧化铜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铜; ④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可以相互转化.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综合应用,主要考查硅、铝、钠、铜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反应条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 CO2Ca(OH)2 ? Na2CO3 CO2+H2O ? △ NaHCO3 过量Ca(OH)2过量CO2 ?NaOH,故④符合; 7.【答案】C 【解析】解:某无色溶液可能由K2CO3、MgCl2、NaHCO3、BaCl2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MgCl2或含有NaHCO3、BaCl2;或MgCl2、NaHCO3;另取溶液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证明一定含有NaHCO3、BaCl2溶液,依据离子共存分析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含K2CO3;可能含有MgCl2; 综上所述:一定含有NaHCO3、BaCl2溶液,一定不含K2CO3;可能含有MgCl2; 故选①③. BaCl2;向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MgCl2或含有NaHCO3、或MgCl2、NaHCO3;BaCl2另取溶液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证明一定含有NaHCO3、溶液,依据离子共存分析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含K2CO3;可能含有MgCl2. 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方法,明确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离子反应的现象和离子共存是解题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则X是H2SO4;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是SO3,B和O2反应生成SO3,则B是SO2, A.工业上,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故A错误; B.若A是铁,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铁不能完全溶解,故B错误; C.若A是碳单质,浓硫酸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