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A
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28.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
A.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
29.“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该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宋明理学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30.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如何自救?下列回答最符合时代潮流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1.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32.某处名胜古迹有这样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中的“先行者”的遗愿是
A.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 B.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平等 C.思想启蒙,革新传统文化 D.扶助农工,实现共产主义
33.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其中对于“跪着”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B.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变革封建制度
C.他完全抛弃儒家思想 D.他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思想融合,不敢彻底与封建文化决裂
34.孙中山用“三把利剑”刺向了清王朝,清王朝就完了。关于清末这“三把利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三把利剑”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是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②“三把利剑”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③“三把利剑”虽不针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但能彻底解决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土地问题 ④“三把利剑”推动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5.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下领导人为之努力的共同梦想是
高二历史试题(A卷) 第页
5
A.民族独立B.救亡图存C.民族复兴 D.民主革命
36.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37.下列有关兄弟俩的一组漫画反映了一个特殊的现象,最能对此进行解释的科学理论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8.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美国人曾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西方记者称中国“有弹无枪”。打破这一预言的是中国 A.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39.“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40.1949年12月,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
高二历史试题(A卷) 第页
6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A. 长期“左”倾冒进 B. 缺乏连续性 C.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 具有时代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分 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1)试以唐宋的史实为例,从思想、科技角度概括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表现。4分) 材料二: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10-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至19世纪中叶 欧洲 远洋航海技术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时期 宋元 明前期 明中期 明后期 中国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清 (2)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各有何特点。(4分)
材料三:公民社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力量。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当今美国的软实力主要依靠的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中国则倾向于依靠政府政策和公共外交手段来影响中国软实力。
——约瑟夫·奈著《权力的未来》
(3)有人认为,美国开国元勋奠定了美国发展软实力的基础,请从价值观念和体制构建两个方面说明这一观点。(4分) 材料四:
高二历史试题(A卷) 第页
7
图1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 图2 我国年均扫除文盲200多万人
(4)根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6分)
42、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高三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分成了群星闪烁、同曲殊途、西学东渐、伟大复兴四个步骤,展开探究。 群呈闪烁
材料一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是知识,”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由教育而来。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2分) 同曲殊途
材料二 天垣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理学?(4分)
材料三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
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启蒙思想家的建议引起了的影响?(6分) 西学东渐
材料四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拉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向西方学习呈现出怎样的特点?(4分)。 伟大复兴
材料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恩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社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哪些理论? (2分)
高二历史试题(A卷) 第页
8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高二历史答案(A卷)
1.C2.C3.C4.B5.C6.B7.A8.A9.D10.B11.D12.D13.B14.D15.B16.D17.D18.B19.B20.B21.A22.D23.D24.D25.A26.C27.B28.D29.D30.C31.D32.B33.D34.C35.B36.A37.D38.A39.B40.D
41、(1)表现:思想: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理学;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形成;科技:四大发明的发展传播。政治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分) (2)变化:由领先世界到落后。(2分)
特点:①中国重经验,西方重实验②中国重实用,西方重理论(规律)③中国重综合,西方重分析。(任意两点4分)
(3)价值观念:社会契约、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体制构建:三权分立,共和制、总统制、联邦制。(4分)
(4)成就: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育;(2分)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国家重视;教育立法;社会力量办学(希望工程);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4分)
考点:本题考查宋代的程朱理学;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明;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古代中国科技成就;近代科学技术启蒙运动;美国共和制度的确立;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42、(1)都看到了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关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2分 (2)评价:见学案。4分
(3)经济:自由思想在经济领域引起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宗教:倡导思想解放,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政治: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等思想的提出,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勾画了基本蓝图。(6分) 见学案6分。
(4)条件: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2分
特点:1.主题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各阶级各阶层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经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呈现了逐步深入,由浅入深,体现了渐进性和继承性。4分
(5)现实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分
高二历史试题(A卷) 第页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