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
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他们还研究了课堂练习的策略:1、控制好每次练习的量。这个“量”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2、控制好每次练习的时间。一次练习的时间宁短勿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3、控制好练习间隔的时间。这一策略涉及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一般来说,学习新知识时多用集中练习(massed practice);复习旧知识则常用分散练习(distributed practice)。4、指导好第一次练习。第一次练习是指学生接触新知识时进行的练习。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指导学生第一次做相关练习时,其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学得准确。教师的口头指导和示范要正确无误,练习时教师要强调学会,而不能一味强调完成练习。5、善于了解学生练习的效果。
广东省东莞市的林载邦老师在《河南教育》2008年05期“浅析初中英语练习设计中的问题”一文中也提出了对练习设计的几点思考:1.适度整合课本的听说练习,增加读写练习设计。2.练习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3.练习设计要追求整体性、多样性和层次性。
纵观上述和其他研究者,他们对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虽然来自不同层面与角度,但却间接或直接地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设计课堂练习或作业时要注意练习设计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和趣味性。
尽管这些研究者自己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练习效率的办法,但对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仍缺乏一个系统整体的研究。而且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学校对教师的练习设计与讲评缺乏长效的管理与指导,教师自身练习的储备不足,练习选择的随意性、盲目性、缺乏主题与层次性,对练习的讲评方式不科学,讲评的程度不到位等。教师很少去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造成练习的滥用,学生陷于题海,课业负担加重,甚至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另一方面又由于讲评的不科学、不到位,巩固不及时,而使得基础知识不扎实,形成了相当数量的低分学生。同时,教师自已缺乏对练习的加工、变化、提炼,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维长度与深度。
因此,我们确立此课题,力求从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以及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设计类型和方法等方面较深入地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问题。通过此研究,意图改进英语课堂练习的设计,寻找
5
高效的练习方式,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本次研究的突破点。
三、研究目标
我们通过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问题,意图改进英语课堂练习的设计,寻找高效的练习方式,实施有效教学,从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达到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比较法等。
(一)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个由采取行动的人为了实施行动而开展的规范的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我们科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该课题的行动研究者,我们通过观察和讨论,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如何提高有效教学出发,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并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比较法和调查法等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采取明智的行动进行实践与验证。
(二)文献研究法
查阅有关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及相关概念的理论书籍,通过文献检索,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充分了解与研究已有的理论知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三)访谈法
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任教多年的英语教师进行访谈,还对一部分学优生、中等
6
生和学差生进行访谈,以便了解小学英语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原则、类型和方法等。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第三章: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原则 第四章: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类型和方法
六、研究过程概述
(一)总体安排:
本课题主要从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效设计的原
则、设计类型和方法几方面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改善学生英语作业结构,促进学生发展;优化练习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分为中年段(三、四年级)和高年段(五、六年级)进行。
研究人员分工明确,既有全体协作,又有个人侧重,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申请人高小兰负责整个课题的引领、指导与把关,林志宁科长负责课题的组织、协调、开展与执行研究工作,其他各位成员负责执行与实施研究工作。张蔼纶负责三年级的研究,杨晓静负责四年级,刘智明负责五年级,林志宁负责六年级。全体成员共同协作,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确定研究问题(2008年6月-2008年8月)
(1)选择焦点: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名成功的老师? 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新课标新教材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教师
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
7
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得快乐、学出意义,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有效教学”仍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强调有效教学实际上就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生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定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将课堂的有效教学作为我们的研究焦点。
(2)明确理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亦即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所以,“有效教学论”是我们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 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开始转向“教学设计”。在国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无论“大”的(夸美纽斯)、“普通”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于是,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也是我们研究的理论依据。明确理论依据,查找理论书籍,然后,我英语科在每周周二下午教研时间集中进行理论学习与讨论。 (3)确定研究问题
我们带着有效教学的理论进行随堂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紧扣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练习,造成教学目标达成的欠缺;练习设计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有些教师的练习设计缺乏主题性与层次性,缺乏“备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差异这一实际的必要环节,对练习没有进行有效的取舍、组合、拓展与加深;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练习设计方法陈旧,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未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确定了以“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为课题进行研究。
2、第二阶段:收集整理资料(2008年9月-2008年12月)
(1)收集资料:2008年9月-10月,我们通过访谈、调查、查阅文献等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