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含6套中考试卷〗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解析化肥及化肥的鉴别
① ② ③ ④ 10 10 10 10 2 3 4 5 12 13 13.6 13.6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 ℃时10 g水最多能溶解4 g NaCl C.③④中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20 ℃时NaCl的溶解度是3.6 g
7.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B.生成物丙和丁都是有机物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8.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石墨有良好导电性﹣﹣用作电极 氢氧化钙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化学与材料 铝、钢﹣﹣金属材料 合金、合成纤维﹣﹣有机合成材料 A.A
B.B
C.C
D.D
B.化学与生活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肥皂水显碱性﹣﹣减轻蚊虫叮咬后的痛痒 D.物质的鉴别 硬水和软水﹣﹣分别加肥皂水 二氧化碳和氮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9.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应用和相应的原理 加热氢氧化铜制氧化铜:Cu(OH)2用天然气作燃料:2CO+O22CO2 CuO+H2O 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C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2NaOH+SO2═Na2SO3+H2O 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Fe+CuSO4═FeSO4+Cu B.B
C.C
D.D
复分解反应 D A.A
置换反应 10.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冰、生石灰、天然气 B.金刚石、高锰酸钾、石油 C.液态载、碘酒、生理盐水 D.甲烷、盐酸、酒精 11.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误食CuSO4溶液,可服用Ca(OH)2溶液解毒 B.用燃烧的方法可以鉴别蚕丝线和羊毛线 C.生活中常用聚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D.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增加其肥效 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分子间间隔变大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13.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所示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结合图II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
①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②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③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④X为浓H2SO4,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影响某些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A.A B.B C.C D.D
15.学习化学时会遇到很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相等 二、填空题
16.2019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将在郑州举行。场馆建设中用到了大量的铜、铁、铝等金属材料。已知: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铁、铜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把上述三种金属样品分别编号为X,Y、Z.若把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则X、Y溶解,Z不溶解,另取X、Y分别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Y溶解、X不溶解。请回答:
(1)X与Z的硫酸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Y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7.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人体缺乏_____会引起夜盲症.
(2)铝、铁都是生活中常使用的金属,但铝比铁更耐腐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3)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
(4)为了满足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综合不同材料的优点,制成了比原来单一材料的性能优越得多的_____材料,如玻璃钢、碳纤维.
(5)如图所示是简易净水器,该装置不能将硬水软化的原因是_____. 18.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装置图回答:
(1)A图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用红磷作耗氧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打开弹簧夹后,发现集气瓶内进入的水量明显小于 的刻度线,其原因可能_____。
(2)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
(3)C图中通过对比_____的现象,可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三、简答题
19.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2)图2、3、4对应三种碳单质,图3单质的名称是_____;
(3)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
(4)如图5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0.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2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
A2B.某校一课外小组
的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和b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8.0g。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试求丙学生实验中a:b的值可能是多少______? A的用量 B的用量 A2B的质量 1.0g 4.0g bg 5.0g 5.0g 3.0g 甲 7.0g 乙 4.0g 丙 ag 四、实验题
21.34.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盐酸、大理石、过氧化氢溶液、棉花及下列仪器,请回答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①___________,仪器③的用途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药品和仪器能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仪器为①____________(填序号)。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汽水。当打开汽水瓶时,汽水自动喷出,这是因为: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压强②____________,气体的③_______________。
(3)若补充①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就可以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利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③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需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①_________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这是因为②_________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