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 钢筋GGJ2009基础操作培训学员手册
图2.2.4
第三节 建立轴网
建立轴线需要了解以下一些名词: 1、 下开间:就是图纸下边的轴号和轴距。 2、 上开间:就是图纸上边的轴号和轴距。 3、 左进深:就是图纸左边的轴号和轴距。 4、 右进深:就是图纸右边的轴号和轴距。 下面我们开始建立轴网。
建立下开间:单击“绘图输入”进入绘图界面→单击“轴网” →单击“定义”按钮→单击“新建”下拉菜单→单击“新建正交轴网”→软件默认在“下开间”状态 →单击“添加”→根据 “结施-04 柱子结构平面图”,修改1-2轴线下开间轴距为3300→敲回车→填写2-3轴距为6000→敲回车→填写3-4轴距为6000→用同样的方法填写其余的“下开间”尺寸,如图2.3.1所示
图2.3.1
单击“左进深”→单击“添加”→修改A-B轴距为2500→敲回车→改轴号B为1/A→敲回车→填写1/A-B轴距为4700→敲回车→修改轴号2/A为B→敲回车→填写B-C轴距为2100→敲回车→填写C-D轴距为6900→敲回车,填写好的左进深尺寸,如图2.3.2所示
5
图2.3.2
由于“上开间”和“下开间”相同,“左进深”和“右进深”相同,我们在这里就不再重复建立了。 左键双击“轴网-1”出现“请输入角度”对话框,如图2.3.3所示。
图2.3.3
由于1号办公楼轴网与x方向角度为0,软件默认就是正确的,单击“确定”轴网就建好了,建好的轴网如图2.3.4所示。
图2.3.4
第四节 首层构件的属性、画法和答案对比
轴网建好后我们进入画图阶段,先画哪一层是由效率决定的,比如我们先画标准层再向上或向下复制就比先画基础层快,某一层先画哪个构件也是由效率决定的,一般画图顺序如下:
1、 框架结构一般顺序为:框架柱→框架梁→现浇板→砌块墙→门窗→过梁→零星。 2、 剪力墙结构一般顺序为:剪力墙→门窗洞口→暗柱→连梁→暗梁→零星。
3、 砖混结构一般顺序为:砖墙→构造柱→门窗洞口→过梁→圈梁→现浇板→零星。
这里只给一个参考顺序,自己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去决定画图顺序,总之怎么快怎么来。本图属于框架结构,根据本图的具体情况,我们确定如下绘图顺序。
首层是按框架柱→框架梁→板→砌块墙→门窗洞口→二次结构→楼梯,其他层也按此顺序。
一、 首层框架柱的属性和画法
(一)、柱子的属性编辑
单击柱前面的“+”号使其展开→单击下一级的“柱” →单击“定义”出现新建框架柱对话框→单击“新建”
6
下拉菜单→单击“新建矩形柱”出现属性编辑对话框,根据“结施-04 柱子配筋表”修改KZ1配筋属性如图2.4.1
所示
图2.4.1
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其他柱的配筋属性如图2.4.2~2.4.6所示。
图2.4.2
7
图2.4.3
图2.4.4
图2.4.5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