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的实施
一、选择题
1.将课程的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来认识和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调适,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这是:( B )------------------互相适应,就是不同既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啦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适应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课程实施的创生观
2.课程的实施主要途径是:( A )------------------教学是所有既途径啦 A.教学 B.课程 C.课外活动 D.课程行动研究
3.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 C )。--------理性的知识 A.做实验 B.教学参观 C.看书 D.到自然界观察 4.以下不属于教学过程的三要素说的是( D )。----------- A.教师 B.学生 C.教学内容 D.教学目的
5.在实践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课程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主要有( D )。 A.观察、撰写研究日志 B.观察、撰写研究日志、田野法 C.观察、撰写研究日志、调查法
D.观察、撰写研究日志、三角分析、个案研究报告 BACDD BADCC ABABD BADCB 6.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发现法”的是( B )。--------布鲁纳“发现学习法” A.加涅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赫尔巴特 7.以下教学方法中,属于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是( A )。
A.实验法、练习法、实习法 B.练习法、演示法、讨论法 C.实验法、练习法、参观法 D.参观法、练习法、讨论法
8.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 D)。-------------运用方式同埋手段啦,甘就系教学方式啦 A.教师教的方法 B.学生学的方法
C.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的形式 D.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9.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C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10.现代教学方法突出了教学的( C )。
A、情感性、双边性、发展性、以学论教 B、双边性、情感性、教育性 C、综合化、情感性、发展性、以学论教 D、双边性、情感性、发展性 11、( A)教学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12.( B )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较大的应用性,但对太复杂、太简单的内容及资料性的内容不宜采用。-----解决能力 A.实验法 B.发现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
13.教学的辅助形式主要有( A)。-------作业,参观,讲座,辅导---不包括上课 A.作业、参观、讲座、辅导 B.作业、参观、讲座、辅导、上课 C.参观、讲座、辅导、上课 D.讲座、辅导、上课、课外活动
14.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和( B ),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A.写教案 B.课后辅导 C.制作课件 D.熟悉学生 15.课时备课的结果是( D )。------备课之后就要编写教案 A.上课 B.熟悉教材 C.布置作业 D.编写教案
16.在备课的所有资源中,(B )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源。 A.学生 B.教材 C.课程计划 D.课程标准-----教材是最基本的 1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 )。
A.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B.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C.讨论法、参观法、实验法 D.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发现法 18.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D)。-------学会知识,学会技能 A. 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9.我国的考试制度主要由( C )两个部分组成。---------
A. 书面测验、闭卷考试 B.期中考试、学期考试 C. 平时考查、期末考试 D口试、笔试 20.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象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与内在联系。指的是那种教学模式?(B )------ A.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B.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C.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D.程序教学模式 二、名词解释
课程实施 P143:就是把新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把书面的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
践的过程
三角分析 P152:是将不同类型的证据组成一个更加一致的参考框架或关系,以致他们相互比较和对
照。
教学方法P 157: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效组织。
讲授法P161: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思想观点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三、辨析题
1.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错。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
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效组织。
2.只要学生获得了知识,那能力就会自然得到发展。 3.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与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成正比的。 4.考试与考查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式。 5.“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首先,教学有法。在教学中,有许多常用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等可以供我们选择与采用。每种方法的操作均有一定的程序与要求,我们必须首先掌握它。
其次,但无定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生硬使用已有的教法,这样就不会取得理想效果。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为了取得好的教学结果,教师只有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呈现出无定法。
最后,要求教师贵在得法。即教师要在启发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课堂气氛灵活选择采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简答题
1.简述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得过且过取向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相统一的规律 (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相统一的规律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5.为什么说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上课起着承前启后各环节的重要作用。(2)上课是师生双边活动最集中的体现,它能最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 6.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恰当、教学语言精湛、 师生交往充分、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 7.教师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61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都必须掌握讲授技能,练就讲授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讲授水平。为此,每个教师都要严以律己,挑战六关,注意十戒。 六关:备课关、组织教学关、讲授关、语言关、板书关、制作课件关 8.什么是谈话法,运用此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含义:又称问答法和提问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教学方法
(2)基本要求:(1)做好准备工作、增强计划性。 (2)精心组织教学,善于把握进度。
(3)照顾全体学生,培养良好学风。讨论时,要克服谈论中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的“一言堂”的现象。冷静处理学生意想不到的问答,克服失态现象。 (4)辅以其它方法,提高谈话效率。 (5)谈话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小结。 9.教学实务包括哪几个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什么是教学方法?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57
答:(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和学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具体活动方式和手段是总称。
11、为什么说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P161
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思想观点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评等方式。讲授法是一种历史较长、使用范围较广的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控制所传递的知识内容,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 五、论述
1.有人说,“讲授法已经过时了”,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根据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 (1)清新准确、简洁明快。语言规范,干净利落、言之有物,不拖泥带水。
(2)通俗流畅、生动形象。符合大众语言习惯,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个人特色。能深入简出、引人入胜,且妙语连珠、新鲜活泼,具有脱口秀。
(3)幽默有趣、节奏感强。能运用幽默有趣、意味深长的话语,发人深省、促人理解,帮人记忆。讲授时声情并茂、跌宕起伏,富有节奏,轻重鲜明,给人以美的感受。 (4)条理连贯,主线分明。 (5)坚持教学有声语言技术修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六、案例分析题
1.这是三个国家三位教师教学的“画苹果”。
美国的老师:提一袋苹果进教师,同学们看过苹果没有?吃过苹果没有?(有的看过,有的没看过,有的吃过,有的没吃过)老师说:没关系,老师今天带了许多苹果一人一个。老师把苹果发给学生,你们可以看、闻、摸,你愿意还可以吃掉,但是不要忘了,今天的任务画苹果。学生很兴奋,各样的现象都有,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美国的学生开始画的不像苹果,慢慢的才像苹果。 日本的老师: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让学生看、摸、闻,然后画苹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