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小学语文学科
十、信息技术学科
(一)个人、校际交流(小组)、区三层教研体系研究 1、区、小组、个人三级教研的研究 2、个人教研的可行性及内容研究
3、信息技术学科校际教研组织的形式的研究 4、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整体水平的的研究。 5、学习、交流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6、教研活动的模式的创新 7、小组教研活动模式的研究 8、借鉴企业文化开展教研文化的研究 9、教研组长在教研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10、形成积极的教研文化,促进教师健康发展。 11、如何提高区教研活动质量的研究
12、教研活动中如何开展“学习 交流 反思 提高” 13、信息技术学科利用网络进行远程交流的研究 14、激发教师内因 提倡个人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研究 15、基于网络的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 16、网上视频应用于教研的实践与研究 17、教学资源网上共享的研究 18、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管理的研究 19、竞争、合作与教师成长的研究 20、合作在教研活动中作用研究 (二)评价的有效性研究 1、综合素质评价中信息
2、信息技术运用网络对学生平时学业评价之研究 3、学生自评互评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4、挖掘比赛的学习功能之研究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效率。 6、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立足于教师健康发展。 7、学生在评价教师中的地位与作用 8、学生评价教师的方法研究。
9、评比、竞赛在教师成长中的消极作用研究 10、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学习功能之研究
11、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之策略和方法研究 12、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评估研究 13、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工作立足点之研究 (三)师生发展研究
1、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要素的研究 2、学科整合与教师知识、能力的研究 3、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具体要求探讨 4、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途径、方法的研究 5、运用网络促进教师学习的研究 6、关注个体需要 促进学生发展
7、信息技术学科科学与人文并重的与教师素质要求之研究 8、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之研究 9、我们的教学以人为本反思
10、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 11、网络安全教育与德育教育渗透的研究
12、信息技术教学中 如何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13、培养学生应用网络技术的意识和能力的实践研究 14、教师对学生价值观形成影响之研究 15、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研究 16、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17、信任、依靠教师 促进教师成长之研究 18、因特网上教学资源的分析与利用的研究
19、信息技术学科中创设良好研究性学习环境的研究 20、教师成长途径研究 (四)教学研究
1、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2、教学过程中教案动态生成的要素研究 3、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4、课堂教学常规研究 5、教案的格式研究 6、课堂提问之研究。
7、教师语言对学生理解影响的研究 8、猜想、尝试与学生能力培养之研究 9、利用学科教研网,开展教研活动的研究 10、高中新课程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的研究 11、课堂教学中利用好小助手 提高整体水平之研究 1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14、信息技术学科“自主学习”中学生质疑的培养研究 15、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主体的实践研究
16、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尝试与研究 17、信息技术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研究 18、课尝教学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研究 19、课尝教学中乐学的动因研究
20、课尝教学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研究” 21、终身学习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研究
22、信息技术课中指导学生养成正确学习方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23、信息技术学科“自主学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 24、信息技术学科“探究学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 25、信息技术学科“合作学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 26、信息技术学习中学生主动学习品质的成因分析与培养研究
27、信息技术学习中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索性学习、主动性学习之策略研究 28、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讨型课堂模式的研究 29、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30、信息技术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31、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方法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32、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搜集检索能力 33、网络时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34、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35、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思想的研究 36、信息技术学科高中、初中、小学教材的衔接研究; 37、信息技术学科内涵的理论研究 38、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研究
12、“分层教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十一、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学和活动模式研究
1、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学模式的开发与运行
(人际交往心理、学习心理、自我意识心理、生活和社会适应心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2、网络对学生心理影响的调查及指导策略研究 3、开放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4、班级、小组、个别三级辅导模式的构建 5、课外延伸教育模式的构建与运行
6、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指导策略研究 7、学生心理联络员队伍的培养模式研究 (二)教学方法和辅导技术研究
1、多种活动方式(游戏、角色扮演、团体训练等)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实施与操作 2、多种辅导技术(图画心理、意向对话等)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研究 3、学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4、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三)教研活动研究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的构建模式与运行策略 2、学校教研活动形式与方法研究 3、“校际互助”教研模式的构建与运行 4、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机制研究 (四)其他
1、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 4、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与提高途径探索 5、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特殊人群心理研究
8、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技术和运用策略研究 9、教师心理的现状、标准及对策研究 10、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研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