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知识体系
东台创新学校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复习资料——知识体系与课堂训练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知识体系
一、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朝的建立
(1)人物:杨坚(隋文帝) (2)时间:581年 (3)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1)时间:589年
(2)标志:隋军南下灭陈。
(3)原因: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人民渴望统一等。
(4)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3.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时)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中心:以洛阳为中心。
(3)起止点: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4)长度:全长两千多公里。 (5)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二、“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618年 (2)建立者:李渊(唐高祖) (3)都城:长安 2.“贞观之治”
(1)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为贞观)采取的主要措施: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1
东台创新学校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复习资料——知识体系与课堂训练
⑤任用贤才(“房谋杜断”),虚心纳谏(魏征为著名谏臣)。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即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评价: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三、“开元盛世” 1.“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姚崇);重视地方吏治;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杜甫的《忆昔》描写出了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庶景象。 2.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1)农业方面:
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
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
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
2
东台创新学校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复习资料——知识体系与课堂训练
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四、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我国科举制诞生。 2.科举制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朝,废除于清朝。 3.科举制的完善
(1)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2)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4.科举制的影响(作用)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过一定影响。 五、“和同为一家” 1.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3)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历史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六、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1.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派遣到唐朝学习的使臣。
(2)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
3
东台创新学校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复习资料——知识体系与课堂训练
学僧来唐学习。
(3)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日本的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4)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2.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3.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1)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2)玄奘从长安出发,到达天竺,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回到长安后,他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该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辉煌的隋唐文化 1.科技 类别 建筑 唐都长安 朝代 设计者(作者) 隋朝 唐朝 李春 孙思邈 成就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写成《千金方》 雕版印刷术 唐朝 医学 唐朝 2.文学 代表人物 李白 生活时期 代表著作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三吏”、“三别” 《秦中吟》 《新乐府》 诗歌特点 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诗仙” 语言轻快。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现实主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诗歌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诗圣” 人称 盛唐时期 杜甫 由盛转衰 白居易 唐朝中期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