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考研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全)
性?2007年试卷,P234)
★★(一)意境与风格
★★1、意境(名词解释,2008年、2010年试卷,P228) 2、风格 (二)格调与品位 1、格调 2、品位
三、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一) 艺术美的来源 (二) 艺术美的特征
第三章 接受论
第一节 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一、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
(一)、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二)、美术接受方式与美术的本质
(三)、美术接受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 二、美术接受与美术作品
(一)美术作品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
★★(二)美术作品召唤结构的实现(简答题:简述美术接受中
“召唤结构”的四个层次?P248,2006年试卷)
★ ★★ 三、 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简答题:为
什么说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2007年、2009年试卷,P250)
第二节 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 一、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美术世界 (一)“美术世界”的构造 (二)“美术世界”的性质与功能 1、中介性 2、接受性 3、主动性
4、制度性与惯例性 二、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一) 美术展览馆 (二) 新闻媒介 (三) 美术出版社 (四) 美术博物馆 (五) 美术市场 (六) 美术院校
★★三、美术接受与美术批评(简答题:简述艺术批评的作
用,2011试卷,P265)
第三节 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 一、 准备阶段
(一)定向与期待 (二)审美态度的形成 二、 初级阶段
(一) 知觉——完形与弥散 (二) 知觉——错觉 1空间错觉 2物象错觉及其他
(三) 知觉——“差异原理”与“陌生化” 三、 高级阶段 (一)理解 1、理解和前理解 2、理解的循环 3、理解中的还原和误解 (二)、体验 (三)、回味
★★ 第四节 美术的审美教育(论述题:论述美术的主要社会
功能及美术审美教育的特点?(课文284,2004年试卷,P284-296)
★★一、美术的社会功能 ★★(一)美术的认识功能 ★★(二)美术的教育功能 ★★(三)美术的审美功能
★★(四)美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关系 二、美术的审美教育
(一) 美术的审美教育与美的观念 (二) 美术的审美教育与审美能力
★★★(三) 美术审美教育的特点(简答题:简述美术审美
教育的特点?2008年、2009年试卷,P296)
★★★★ 1、“寓教于乐”(名词解释,P296, 2005年、2007
年试卷,指出该艺术理论的提出者及基本观点并对之作简要评价) 2、潜移默化
三、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二)审美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位置 (二)美术的历史发展
下编 美术的历史发展 第一章 发生论
第一节 历史上几种关于美术发生的理论 一、 游戏论 二、巫术论 三、劳动论
第二节 美术发生的动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