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2:09:40

10、 室内每日清洁、湿式清扫,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照射时间为1小时,

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 11、

每周用乙醇擦拭紫外线灯管上的灰尘,紫外线灯管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1000小时,强度低于70μW/CM2时应每月进行监测。 12、 13、

每日登记紫外线照射时间,每半年监测紫外线强度一次。

对含氯消毒剂使用时每日监测浓度。每季度对环境空气、物表、医护人

员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换药室、处置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洁净区(相对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室内每日清洁、定时通风、湿式清扫,操作前30分钟禁止清扫。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照射时间为1小时,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 3、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换药操作前后要用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4、无菌伤口及污染伤口应分室(区)换药。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5、打开无菌包前,必须严格检查包外注明的有效日期,一旦发现灭菌日期失效,包内指示卡变色不均,包内器械用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立即更换。一套无菌换药包只能供一人使用。

6、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持无菌钳(镊)。从无菌容器中取物时,无菌持物钳(镊)不触及容器的边缘。

7、换药后的器械,弯盘、镊子、剪刀等,使用后先用消毒液浸泡。再刷洗、擦干送供应室高压灭菌。

8、一切废弃敷料放在密封黄色垃圾袋内焚烧处理。

9、每周用乙醇擦拭紫外线灯管上的灰尘,紫外线灯管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000小时,强度低于70W/CM2时应每月进行监测。 10、 11、

每日登记紫外线照射时间,每半年监测紫外线强度一次。

对含氯消毒剂使用时每日监测浓度。每季度对环境空气、物表、医护人

员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无菌操作、消毒隔离、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等各项规章制度。

2、做好医院感染监测各项工作,按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活动时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后应正确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4、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的病人单间隔离,感染病人产生的引流液、体液等消毒后排放。

5、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使用中必须每天消毒,用毕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6、加强各类监护仪设备及卫生材料等的消毒管理。

7、病床应一床一套(巾)湿式清扫,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消毒30分钟,清洗干净,晾干备用。病人出院、转科或或死亡后,床单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8、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床垫定期消毒,遇有血液、体液污染特殊情况,应及时更换。

9、病室应每日开窗通风,上、下午各1次,每次30分钟,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10、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先用消毒剂处理后再清洁。

11、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洗工具,标记明确; 分开清洗、消毒后悬挂晾干备用。

12室消毒药剂、洗手液等消耗量应与工作量相符合,感染控制科每季度检查

并通报。

13、垃圾应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 感染性垃圾置黄色塑料袋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14、对特殊感染病人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病人应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对其产生的感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应严格消毒后排放。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除执行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外,应达到以下要求:

1、布局合理,分医疗区域、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护人员生活办公区域,环境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清新,病房达到Ⅱ类环境要求。

2、每病占地面积为15~18M2;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ICU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18~25M2。每个病区最少设2个单间隔离病房,有条件设正压病房和负压病房各1间。

3、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采用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并配备洗手液、干手设施和手套。

4、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听诊器等,用后及时消毒。

5、医护人员进入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6、工作中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7、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护用品,包括隔离衣、防护服、N95口罩、外科口罩、防护屏、防护镜等。

8、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易感病人有保护性隔离措施,感染或传染病病人根据传播途径实施相应隔离措施,隔离标识清楚。

9、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10、对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执行严格接触隔离措施,蓝色隔离标识,医务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

11、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

12、加强对各种留置管路的临床观察和局部护理,定时局部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

13、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尽量减轻或纠正患者体内微生态失衡,预防内源性感染发生。

14、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穿隔离衣、鞋套、戴帽子、口罩,

严格手卫生。

15、严格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疾病的播散。 16、病人转出、死亡后床单元须终末消毒。

烧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无菌操作、消毒隔离、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等各项规章制度。

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要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有关法规、制度制定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

搜索更多关于: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0、 室内每日清洁、湿式清扫,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照射时间为1小时,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 11、 每周用乙醇擦拭紫外线灯管上的灰尘,紫外线灯管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000小时,强度低于70μW/CM2时应每月进行监测。 12、 13、 每日登记紫外线照射时间,每半年监测紫外线强度一次。 对含氯消毒剂使用时每日监测浓度。每季度对环境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换药室、处置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洁净区(相对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室内每日清洁、定时通风、湿式清扫,操作前30分钟禁止清扫。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照射时间为1小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