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助学稿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助学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3:21:28

5、“铁比棉花重”的说法对吗?

五、学后反思:

1、水的 和它的 的比,叫做水的密度。

2、4℃时,水的密度是 ,4℃时水的密度 。(填最大或最小)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1克/厘米3= 千克/米3。 4、密度计算公式:密度= / ,即ρ=m/v。

六、课后作业:

A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水的一种____ __。

2、纯水在4℃时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每立方厘米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g。

3、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国际单位制表示纯水在4℃时的密度为__________。水具有一定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4、40厘米3的水的质量是 克,80厘米3的水的质量是 克,水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_________(正比或反比)。

5、观察如图1-4所示的量筒,单位是__________,它的量程是__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量筒要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_。量筒中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放入的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由此可知量筒还可以用来测_________的体积。 6、天平是测量物体__________的仪器。图1-3是一架放在水平 桌面上的托盘天平示意图,请在图1-3 中的方框内填上对应结 构的名称。使用前应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若发现托盘天平的指 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1-3甲所示,调节的方法是 __________。图乙是一次实际测量的情景,当游码移到如图 1-3丙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7、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变

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

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密度较大

8、一段铜丝拉断成两段铜丝后,每一段铜丝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同),铜丝的密度 。

9、不同体积的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之比是一个( ) A.不确定的量 B.确定的量

C.随质量而增大的量 D.随体积而增大的量

*10、如图1-5所示,烧杯中密度最大的液体物质是( ) A.酒精 B.玉米油 C.水 D.汞

B组

3

11、下表是某同学在测水的密度时的数据记录表: 实验次数 1 2 3 水的体积/cm 20 30 3水的质量/g 20 40 40 质量/体积g·cm -34 50 (1)在空格处填上数字。

(2)该表中有一个数据是错的,请你加以改正。

*12、铁的密度比木的密度大。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的铁球,体积较大的是 ;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质量较大的是 。

13、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的原因是( )

A、水缸里不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水缸里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水缸里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14、从一瓶100亳升盐水中取出10亳升,剩下的盐水和取出的盐水的密度之比是( ) A、9:1 B、1:9 C、10:1 D、1:1

15、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

A、每立方米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 B、每立方米铜的质量是8.9×103千克/米3

C、每立方米铜的质量是8.9×10千克 D、每千克铜的体积是8.9×10千克

16、小明同学家一个月用自来水36m3,这些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kg。当地的水价为1.5元/吨,则这个月他家要付的水费为__________元。

17、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物质 密度/Kg·m-3 声音传播的速度/m·s-1 空气 1.29 330 氧气 1.43 316 铝 2700 5100 铁 7900 5000 铅 11300 1300 3

3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18、一只铝球的质量为27克,体积为30厘米3。问:这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己知铝的密度是2.7克/厘米3)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助学稿

班级 学号 姓名 §1.2 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描述冰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学会描绘冰的熔化曲线,会从冰的熔化曲线确定冰的特点。 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熔点和凝固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二、课前预习:

1、物质 的现象叫熔化。物质 的现象叫凝固 2、物质熔化时的 叫熔点。 叫凝固点。 3、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水的凝固点是 。 4、冰在熔化过程中要 热,在凝固过程中要 热。

三、课内导学:

提问:夏天的棒冰是什么状态?吃在嘴里变为什么状态?

一、熔化和凝固

活动:观察冰的熔化过程。

(1)器材:铁架台、铁圈、烧杯、冰块、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 (2)实验方法及注意点问题:

实验所用冰块的初始温度应低于-10℃,事先将冰块敲碎放入100毫升的烧杯中,在杯口用泡沫塑料板做一盖,中间开一个小孔,小心地插入一支酒精温度计,然后连同烧杯和温度计放入冷冻室降温,取出后放入双层保温瓶备用。

用酒精灯加热时,冰块温度升高较快,所以当冰块开始熔化后要用玻璃棒在冰块周围不时搅动。 (3)记录的表格: 时间(分) 温度(℃) 0 1 2 3 4 5 ??

(1)冰块熔化之前决块的温度是不是连续上升的?在冰熔化开始后,在冰块整个的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继续上升?在什么情况下温度又会继续上升?

(2)冰的熔化曲线中平行于时间轴部分表示什么意义?冰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多少?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吗?

二、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熔化:物质由 变成 的现象。熔化时要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

2、凝固:物质由 变成 的现象。凝固时要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 。

3、物质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 ,二是要 。凝固的条件是:温度

到达 ,同时要 。

四、当堂练习:

1.物质从_________的现象叫熔化,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__________。 物质从_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固,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__________。 2.冰变成水是冰的__________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 3、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曲线相同吗?

4、冬季的一天早晨,气温为-5℃,西湖的水面上结了一层冰,此时( ) A.冰的上表面温度低于-5℃ B.冰的上下表面温度相同 C.冰的下表面与水的交界处温度为0℃ D.冰层下深水处温度保持0℃ 5、下列事实中肯定不属于熔化的是( )

A、白糖受潮后逐渐变为液体 B、白糖放在锅中加热后成液体 C、冰在10℃的环境中逐渐变成水 D、石蜡被加热时逐渐软化成液体

五、学后反思:

1、熔化:物质由__________的现象。熔化时要_____热。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__________。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熔化的条件: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2、凝固:物质由__________的现象。凝固时要_____热。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__________。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_____。凝固的条件: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__________,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六、课后作业:

A组

1、物质从_________的现象叫熔化,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__________。 物质从_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固,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__________。 2、对容器中的冰、水混合物均匀加热,最初看到的现象是( ) A、混合物的温度不变 B、混合物的温度降低 C、混合物的温度升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液态蜡(非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C、某同学用水银温度计测出北方冬季最低温度为-52.3℃(水银凝固点-39℃) D、冬天,化雪属于熔化,要吸热

4、某同学对碎冰加热使其熔化。下表中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时间/min 温度/℃ l -4 2 -2 3 0 4 0 5 0 6 0 7 1 8 2 9 3 (1)清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1中画出冰的熔化曲线。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冰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冰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灯丝用钨来制造,而不是用铁、铜等金属,这是 因为 。 6、判断正误。

(1)冰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会升高。 ( ) (2)温度到达0℃时,冰一定会熔化。 ( )

(3)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 ) (4)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 ) 7、用质量相同的0℃的冰和0℃的水冷却食品,用冰

搜索更多关于: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助学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5、“铁比棉花重”的说法对吗? 五、学后反思: 1、水的 和它的 的比,叫做水的密度。 2、4℃时,水的密度是 ,4℃时水的密度 。(填最大或最小)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1克/厘米3= 千克/米3。 4、密度计算公式:密度= / ,即ρ=m/v。 六、课后作业: A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水的一种____ __。 2、纯水在4℃时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每立方厘米水的质量为______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