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下面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111111111222222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1、晚饭后,明明一家人又开始各忙各的,爷爷看电视,爸爸打电脑、妈妈织衣,明明写作业。多么温馨和谐的一家啊!明明的家庭结构属于() A、主干家庭 B、核心家庭 C、单亲家庭 D、联合家庭
2、当你长大后,父母已经年迈体衰,时常感到孤独,而你的工作又忙。你应该( ) A.让父母理解自己的辛苦 B.先忙自己的事,等有空闲了再去看父母
C.多给父母寄钱 D.常与父母联系,并抽空儿常回家看看,给父母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
3、有人说:“家不是说理的地方。”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衣食住行等我们都依赖父母的供给,有理我们也不能说②父母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不能喝父母斤斤计较③由于地位的不平等,有理应当上法庭去说去④父母都蛮不讲理,你和他们说理也没用
A、①②③ B、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4、子女改变与父母关系的理由是()
A、自己的家境不富裕 B、自己的家长很普通 C、自己的家长有生理缺陷 D、不存在
5、乌鲁木齐市有位百岁老寿星,尽管她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很健康。老寿星的女儿悉心照料母亲,她常对人说:“当年母亲艰难的把我养大,今天我应该保证母亲健康长寿。”材料中的女儿的做法符合宪法和婚姻法中规定的()
A、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B、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权利
C、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史无条件的,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有条件的。
6、年仅38岁的田世国将自己的肾献给年近68岁的老母。他因这一感人事迹而被评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对于田世国的行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为年迈的母亲冒生命的风险不值得 C、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D、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7、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A、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B、可以选择、可以改变
1
C、按自己的意愿确定 D、由父母的意愿确定
8、歌词中“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的家庭结构,属于下列哪一类()
A、主干家庭 B、核心家庭 C、单亲家庭 D、联合家庭
9、《家有儿女》中的刘星、夏雪、夏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关心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帮助,最终会回到家庭的怀抱。这是因为()
A、家庭结构的变化是正常的 B、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家庭成员之间有血缘关系 D、家是我们吃饭居住的地方
10、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对于中学生来说,孝敬父母主要表现在。()
①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②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③经济上帮助,精神上慰藉④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父亲身患绝症,为了不打扰女儿宁静的心绪和紧张的复习,他一直瞒着女儿。一年后,父亲去世,女儿走进大学。当人们告诉女孩当时的情况是,女孩满眼泪水的说:“其实我知道,之所以没有表露出来,是为了让父亲明白,他成功地隐瞒了我。”女孩这样做()
①不符合诚信的基本要求②是孝敬父母的表现③是对父母的盲目顺从④是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以下表述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A、未婚子女可以不承担扶助父母的义务
B、赡养父母是儿子的事,女儿可以不承担或少承担。
C、凡是有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不管婚否,都要负起这个责任。 D、赡养扶助父母主要指物质帮助,不需要精神帮助
13、2006年3月9日,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1800名学生和家长参加了一场“德行天下从头起——我为父母梳次头”的大型亲子活动。当孩子给父母梳头时,很多家长禁不住流下眼泪,直至全场抽泣声一片。这一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
A、在日常生活中,子女要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B、子女学习好就是对父母的最好回报 C、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D、中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现在谈孝敬父母为时过早。
14、“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突出表明家庭具有( )
A.抚养功能 B.保护功能 C.教育功能 D.惩罚功能 15、“百善孝为先。”为此,我们应该这样孝敬父母( )
①辍学外出打工,挣钱赡养父母②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分忧
③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④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
16、“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①人不同于动物,动物没有思想和情感 ②子女对父母要有感恩之心 ③成年子女应尽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④父母要奉侍、赡养子女(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句子能反映子女对父母感激之情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8、当你长大自立后,父母已年迈体衰,没有生活来源,而你的工作又十分繁忙。这时你应该( )
A.先忙自己的事,等有了空闲再考虑照顾父母 B.给父母以物质上的帮助,并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 C.禁止父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D.让父母找一份工作,自己解决生活来源问题 19、下列选项中属于男女同学恰当交往的是( ) A.小红和小刚互相欣赏,经常避开集体活动单独交往 B.张洁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经常与男生称兄道弟,打打闹闹 C.小维和李亮都是班干部,经常一起组织班级活动
D.小芳很少与男生交往,她认为男女生交往是不正经
20、《常回家看看》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以上歌词表明我们应该( )
A.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B.担负父母一切生活费用 C.坚守“父为子纲”的伦理教条 D.在精神上多给父母以慰藉
21、与谁做朋友,为什么与他做朋友,每个人都有一把“标尺”。在彼此交往中,这把“标尺”无形中总在衡量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这说明( ) A.亲密的友谊是“心心相印”B.友谊的建立有统一的标准 C.只有真诚才能赢得对方的信赖D.友谊的建立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22、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能使自己友爱合群的方式有( ) ①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感情心扉 ②保守同学的私人秘密 ③与对方交流时注意力集中 ④发生矛盾时互不相让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在班级大扫除中,男生提水、拖地板,女生擦桌子、扫地,大扫除做得又快又干净。这种分工产生的效果说明( )
A.男女生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B.可以把重活儿全推给男生做 C.大家可以边聊天边干活儿,提高效率D.大家平分工作,谁也不吃亏 24、当你遇到或感到老师不公平对待时,作为学生,你应该( )
A.找老师评理,指责老师“偏心眼” B.怀恨在心,再也不理这位老师
3
C.从自身找原因,以实际行动改变老师对自己的看法D.“以牙还牙”,与老师争个高低 25、.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 ①人格平等 ②互相学习,教学相长③互相尊重 ④学生是“遵从者”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填“×”。共20分)
1.孝敬父母是大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 2.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 3.中学时代,异性同学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谊。( ) 4.媒体高度发展,一个人没有朋友,一样可以正常生活。( ) 5.孝敬父母就是一切都顺从父母。( )
6.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予以制止,这也是孝的表现。( ) 合理的期望是父母对子女负责的重要体现。( )
7.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 )
8.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
9.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要受舆论的谴责,但不负法律责任。( )
10.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老师交谈。() 三、简答题(共30分)
1、歌曲《我想有个家》的歌词里说:“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请回答:我想有个家的原因有哪些?(3分)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1)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有什么意义?(2分)
(2)面对新“二十四孝”的要求,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3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