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2016学年度教育部审定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五、 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能积极动脑筋,与同伴合作一定收获不小吧。谁能谈谈有什么收获? 关于容量的知识还有很多,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认识毫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正确感知毫升以及升和毫升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滴管、水、量杯、饮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升。 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升的知识吗?
2.今天给大家介绍位新朋友,揭示课题:毫升(板书) 二.感知、操作、体验
(一)请看图片,细心观察:
500毫升橙汁 750ML洗发水 250毫升豆奶 100 ML酸奶??
从这些图片里,你了解到什么?还有什么发现吗?
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它还可以用符号“ml”表示。
(二)看一看,玩一玩,体验1毫升 1.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生答)
你们看,这是一个10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就是1毫升。 看了这1毫升水,有什么想法?
(很少,体会1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
2.小组活动: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1毫升水。 看看,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
把这1毫升水倒在桌上,或你的手心里,重吗?多吗?(很少,很轻) (三)说一说,倒一倒,感受几到几十毫升
1.这些小容器你们一定也见过。里面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多媒体出示图片:针筒、盐水袋、口服液、眼药水) (介绍一下勺子的容量)
2.每个小组都带来家里的小容器了吧。请你们拿出来吧。 它们是:碗、杯子、保鲜盒
请每个小组根据这样的要求来试一试。
把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观察:水面各在哪里? 3.估一估
你能估计一下,这只碗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吗?杯子呢?
你知道吗?人体每天需要的水份大约是1600毫升。一杯200毫升左右的话,一个人,每天要喝8杯水。 保鲜盒的容量呢?猜一猜。我们来看一看,它的容量到底是多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4.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们对家里,身边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能进行正确的估计了吧。 相信今后你在生活中,会常常用到这个本领的。 (四)体验更大的毫升数及升与毫升的进率
1.好,刚才你是用什么又快又准量出50ML的水的呢?(烧杯,看刻度) 我这里也有,你能看着刻度说出里面有多少毫升水吗?
100毫升(请你来掂一掂) 250毫升 500毫升 瞧,这是一个我们自己制作的量器。里面有??1升水。
现在我要把他倒入这样的量杯里,每杯500毫升,能倒几杯呢?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1升=1000毫升)
2.4升=( )毫升 (怎么想的?) 2000毫升=( )升(怎么想?) 9升=( )毫升 5000毫升=( )升 3.今天都带了饮料来了吧。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这瓶里有多少饮料吗? 100毫升 200毫升 250毫升?? 拿出一瓶橙汁,500毫升。想想,这种饮料需要几瓶正好是1升。 250毫升呢?100毫升呢?
4.讲到现在,我可真渴啊!特别是看到你们带了这么多的饮料。 能让我喝一口吗?我想喝100ML左右就够了。谁能帮我倒出来呢。 真好喝!(笑)
我刚才喝了几口,把大约100ML饮料喝完了呢? 那我一口能喝多少毫升呢?
谁再来试一试,大约几口能把100ML饮料喝完? 大家算算,他这样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5.回家请你们家人都来试一试,看看各自一口,大约能喝多少毫升。 6.介绍:你知道吗?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大伙交流交流。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补充习题1,作为当堂练习。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练习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1)下面各容器的容量用什么单位计量比较合适?
可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容器具体的容量,如热水瓶约2升?? (2)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2、练习升和毫升的进率: (1)在○里填上>、<或=
900毫升○1升 6升○6000毫升 3升○2500毫升 7000毫升○8升 (2)看图说说每个量杯里各有多少毫升水?
再算一算这4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比1升少还是比1升多? 3、常见容量的估计
(1)指导做计量液体的器具
(2)估计几个常见的容器,并用自制的器具量一量,和自己的估计比一比。 4、布置课后练习: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单位的,各是多少升。
5、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一些东西。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教学要求:
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
48÷4: 65÷6: 93÷3= 2.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教学新课
1.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板书:60÷20) 2.学习口算方法。
(1)提问:60÷20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 (2)组织同学们分组交流口算的方法。
(3)组织交流、汇报讨论的情况。(结合回答,适当板书)
(4)小结:计算60÷20时可以乘法20X3=60,想到60÷20=3
也可以根据6÷2=3,想到60÷20:3,也就是根据表内除法类推出整十数的口算。 3.练习“想想做做”第士题。
(1)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
(2)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韵口算。 4.学习笔算方法。
(1)启发思考:60÷20,会用竖式计算吗? (2)试一试,指名两人板演。
(3)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提问:3为什么要写在商的个位上?(引导回答:“3”表示是3个20,不能写在十位上o)
(4)投有做对或没有做完的同学找一找失误的原因,将错误更正来。 (5)练习:用竖式计算80÷40。
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 提问:商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5.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96÷20 150÷30。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说说笔算过程,提问:第1题商4写在哪千位上?为什么? (4)提问:第:1题计算时与上面例题有何不同?(有余数) 追问:有余数的除法,要注意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5)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算的对不对呢?怎样验算?
学生们验算,注意格式的讲解。
6.练习85÷4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三、想想做做
1.估算下面各题: 80÷40 160÷80 210÷?0 200÷50 270÷90 (1)学生口算。
(2)其中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强求统一。 2.“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 (1)学生练习并验算。
(2)说说计算方法,商的位置,验算方法。 3.“想想做做”第6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第1问:5·3个一元就是多少元?
(提示:首先要想53里面最多有几个10)
(3)第2问: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4.思考题。
(1)试着写一写。
(2)组织全班交流,揭示规律。 四、课堂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3、4、5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2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2.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教具准备: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口算下面各题: 120÷40 560÷70 420÷60 240÷80 320÷40 指名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考方法。 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图意。
提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 2.学生列出算式:420÷30。(板书>
3.提问:420÷30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估算出结果。
(1)、学生独立思考420除以30大约是多少,
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2)组织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这题的结果在10到20之间,是一十多。 2.笔算出结果。
(1)同学们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交流笔算过程,教师板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