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8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大庆市名校中考化学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
Zn+2AgNO3=Zn(NO3)2+2Ag65216
Zn+Fe(NO3)2=Zn(NO3)2+Fe65
56
Cu+2AgNO3=Cu(NO3)2+2Ag64216 由于锌与硝酸银反应滤渣的质量增加,铜与硝酸银反应滤渣的质
量增加,锌与硝酸亚铁反应滤渣的质量减少。若滤渣质量小于mg,说明锌一定与硝酸亚铁发生了反应,铜没有发生反应;若滤渣质量大于mg,锌可能与硝酸亚铁发生了反应。
A 若滤渣质量小于mg,不能确定溶液中的硝酸亚铁是否完全反应,滤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故A错误; B 由上述反应可知,若锌的质量不足,铜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滤液中才有Cu2+,故B错误; C 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的质量可能大于m克,也可能小于m克等,故C错误; D 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Ag,故D正确。故选D。
(5)①锌比铁活泼,因此锌和稀盐酸反应速率较快,单位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天平向左偏,如果稀盐酸足量,最终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最终天平向右偏。若酸足量,则天平先偏左后偏右; ②若最终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产生氢气质量相等,可能是锌恰好完全反应,铁过量。两种金属不一定都有剩余。
16.如图①、②中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图。则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D中X=________。在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序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9.00 8 BC B 【解析】 【详解】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2)元素D的质子数为18,是氩元素,故D中X=18-2-8=8;根据元素的定义可以知道元素是指含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元素的总称,元素B和C的质子都是17,所以可以判断B和C为同种元素。
(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粒子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粒子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分类、类比、推理都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化学实验的设计首先考虑实验目的,其次考虑操作的便利性、安全性和节约药品等。
A B C ①上述实验A可以与B归为一类,设计中均注意了实验的便利性设计,B实验便利性是指_____,b仪器的名称_____,A实验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C实验装置制氢气,足量锌粒与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有些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酸或碱。如:CaO+H2O=Ca(OH)2或CO2+H2O=H2CO3等。按照此规律:
①氢氧化钾可以由水与_____(填化学式)反应得到。 ②写出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硫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长颈漏斗 2H2O2SO3+H2O=H2SO4 【解析】 【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是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 【详解】
①上述实验A可以与B归为一类,设计中均注意了实验的便利性设计,B实验便利性是指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A实验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②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MnO2 2H2O+O2↑ 0.2g K2O
MnO2 2H2O+O2↑。
Zn+H2SO4=ZnSO4+H2?982
98g?10?2=
98g?10%xxx=0.2g
故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
(2)① 氧化钾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氢氧化钾可以由水与K2O反应得到。 ②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得到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H2O=H2SO4。 【点睛】
解决此类题要注意审题干,并注意学习中要注意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归纳总结。
18.如图是教材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是否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图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甲图实验的现象和丙图实验的现象的对比,可以说明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反应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填“操作”),再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改变。
(3)仅凭上述实验还不能说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因为上述实验还没有探究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张南同学探究影响H2O2分解因素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催化剂/时间(min)/浓度 加入Wg MnO2 30%H2O2溶液 0.2 15%H2O2溶液 0.8 5%H2O2溶液 2.0 【答案】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加快反应速率 2H2O2
MnO2 2H2O+O2↑ 洗涤、干燥 待试管中
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或将干燥后的二氧化锰再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观察是否加快反应速率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解析】 【详解】
(1)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迅速分解产生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O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比可知,二氧化锰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2)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涤、干燥,再称量;
(3)探究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的做法是待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或将干燥后的二氧化锰再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观察是否加快反应速率;
(4)由实验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混合物质量/g 所得溶液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一 100.0 3.0 101.9 0 二 100.0 6.0 103.8 0 三 100.0 9.0 105.0 m 四 100.0 12.0 a n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钙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2)求表中m的值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完整的过程)。 【答案】5:1 1.25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表中数据分析,每消耗3.0g混合物,溶液增加1.9g,第三次加入混合物9.0g,溶液增加质量为5.0g,小于1.9g×3,说明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第一、二组稀盐酸还有剩余。由于第三组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 【详解】
(1)由第一组数据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3.0g-101.9g=1.1g. 设3.0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 x441.1g= 100x1.1g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