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项是()(3分)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与掌握.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通过火焰山,靠的是孙悟空智取芭蕉扇,于是就有了“三调芭蕉扇”这一精彩有趣的情节. 故选:D.
【点评】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种题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
的积累,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时时阅读,会对答题有帮助. (二)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6-7题。
重要的一手
一位大作家的弟弟,想学习哥哥写作的窍门。哥哥让他一同出海钓鱼。
钓了好多天的鱼,弟弟烦了,问哥哥:“你不是要教我写小说吗?可你一点都没有教。” “那现在开始教吧。我问你,你钓鱼的时候,什么时候最激动?” “钓到大鱼时。”
哥哥摇头说:“我的意思是,你钓到大鱼的整个过程中,哪一会儿最让你激动?”
5 / 23
弟弟仔细回忆着。
哥哥启发他:“你想想,是鱼猛地一咬钩子的时候,是往上拽的时候,还是把它装到网里,它乱跳乱蹦的时候?”
弟弟想着,说:“当它咬到钩子,鱼线猛地绷紧。就在绷紧的那条线上,一溜水珠往下掉的时候,我最激动。”
哥哥微笑着说:“你懂得怎样写作了。你就写最让你激动的那一溜水珠,写好写细,那是最扣动心弦的一刻,抓住它,其余的也就好办了。”
弟弟后来回忆说:“哥哥教会了我最重要的一手......。” 6.文中弟弟学到的“最重要的一手”指的是什么?(3分)
7.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以“写作”为话题展开了讨论。
小宇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留心,多观察,写作时才有话可说。” 小雯说:“在我看来,平时多读书,写作时才能厚积薄发。”
小欢说:“关键是要有真情实感,把心里想的自然而然地写出来,就是好文章。” 小玥说:“我觉得写文章要有细节,如果写钓鱼,就把那‘一溜水珠’写细了,这样的文章肯定精彩。”
小灵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要多念多改,作文进步才快。” 请从以上对话中选择你最认可的一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10分)
【分析】这篇短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了作家以钓鱼的实践来教会弟弟写作的过程.让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到,写作的窍门是,在叙述事情的时候,要抓住最令自己激动的那一刻,把它写好写细,才能打动自己和读者.
6 / 23
【解答】6.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概括.解答此题根据句子前后文内容即可筛选出句子作答.弟
弟学到了“最重要的一手”是在文末交代的,结合前文内容来看,哥哥教的最关键一点,即为前一段所强调的:“你就写最让你激动的那一溜水珠,写好写细,那是最扣动心弦的一刻,抓住它,其余的也就好办了.”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意思表述出来即可.
7.本题考查阅读表达的能力.解答这道题,选取其中最认可的一个观点,谈谈你对写作的看法和见解.回答此题,会用到议论文阅读中论据和论证方法的知识内容,在论述中如果能够运用一些引用论证或举例论证会更好. 答案:
6.参考答案:写作时,要抓住最让自己激动的(最扣动心弦的一刻),把它写好写细. 7.示例;我认为写作贵在修改,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要多念多改,作文进步才快”,就是让我们明白写作要多修改,在不断的修改中自我完善.中国无数大作家的作品,都是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才名扬后世的.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前后修改了共52次,才达到自我满意的程度;据载,我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也就是修改了10次,大刀阔斧的整改为5次,这才有了今天的经典之著.所以我们要学会修改,在修改中自我完善.
【点评】阅读感悟与表达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按照题意要求,联系相关的生活实际. 第三步:在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把握中心的基础上,进行体会感悟. 第四步:结合实际生活,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明观点. 8.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窈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诗经.关雎》)
7 / 23
B.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卖炭翁》白居易) C.曲(qū)每奏,钟子期辄(zé)穷其趣。(《列子》一则)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屣(xǐ),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常见字的读音,所选句子都是名句,要仔细辨析. 【解答】A准确.注意“窈窕”“好逑”的读音.
B准确.注意“称敕”的读音.
C有误.“辄”的准确读音“zhé”,“曲”的读音“qǔ”; D准确.注意“负箧曳屣”的读音. 答案:B.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打好字音的基础,多读多写.对于多
音字,一定熟练掌握,仔细辨析.
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爱莲说》周敦颐)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击鼓。(《左传.曹刿论战》) C.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杂说(四)》韩愈)
D.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闻,见闻,知识。(《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
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解答】A.句意: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解释正确.
B.句意:第一次击鼓士气振奋,第二次衰弱,第三次竭尽.解释正确. C.句意: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解释正确.
8 / 2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