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3份合集)2020届安徽省芜湖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电时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正极,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不能接反,否则发生危险或电极互换,电极反应式是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逆过程;涉及到气体体积,首先看一下有没有标准状况,如果有,进行计算,如果没有必然是错误选项。
8.常温下,0.2 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a、b、d、e均为不超过1的正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pH=7 C.HA为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B.该溶液中:c(A-)+c(Y)=c(Na+) D.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0.2 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的NaA常温下,溶液;
A.由c(A-)<0.1mol/L,表示HA是弱酸,NaA溶液显碱性,pH>7,A错误;
B.A-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的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 c(A-)>c(OH-)>c(HA)> c(H+),所以X是OH-,Y是HA,Z表示H+,溶液中的物料守恒为c(A-)+c(HA)=c(Na+),B正确; C.0.1mol/LNaA溶液中c(A-)<0.1mol/L,说明A-发生水解,则HA为弱酸,C错误;
D. A-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的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 c(A-)>c(OH-)>c(HA)> c(H+),所以X是OH-,Y是HA,Z表示H+,D错误; 答案选B。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1mol 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分子中含有1.9NA对共用电子
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经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积为11.2 L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含1mol 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先发生反应:2H2SO4(浓)+Zn=ZnSO4+SO2↑+2H2O,该反应中消耗1mol H2SO4,转移的电子数为NA,硫酸浓度下降后,Zn+H2SO4=ZnSO4+H2↑,该反应中消耗1mol H2SO4,转移的电子数为2NA,则含1mol 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介于NA和2NA之间,A错误;
B. 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铵离子、一水合氨分子以及硝酸根离子,因为N元素守恒,所以氮原子总数为0.2NA, B正确;
C. 1摩尔己烷分子含19NA对共用电子,2.24 L己烷分子物质的量并不是1mol,然而标准状况下己烷呈液态,故C错误;
D. 该原电池中,导线上经过NA个电子时,则正极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但是不知道温度和压强条件,故体积不一定为11.2 L,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C、D容易错,往往误以为1mol物质的体积就是22.4L,换算时,一定要明确物质是不是气体,求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气体所处的状态。
10.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与Y同主族,X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为气态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6,次外层电子数为2,W为O元素;W与Y同主族,则Y为S元素;X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X为Na元素;短周期中比S原子序数大的主族元素只有Cl,因此Z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W为O元素,X为Na元素,Y为S元素,Z为Cl元素。 A.常温常压下,S为固体,故A错误;
B.X的氧化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均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NaCl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水溶液呈中性,故C错误; D.一般情况下,O元素不存在正价,S的最高价为+6价,故D错误;
B.X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故选B。
11.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 - Q1 ; 2H2(g)+O2(g) →2H2O(g) ΔH== - Q2; H2O(g) →H2O(l) ΔH== - 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4Q1+0.5Q2 【答案】D 【解析】 【详解】
①CH4(g)+2O2(g)=CO2(g)+2H2O(g) ΔH=- Q1 ;2H2(g)+O2(g)=2H2O(g) ΔH= - Q2;H2O(g) →H2O(l) ΔH= - Q3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③得 CH4(g)+2O2(g)=CO2(g)+2H2O(l)△H=-Q1-2Q3; 根据盖斯定律②+2?③得
2H2(g)+O2(g)=2H2O(l)△H=Q2-2Q3,标准状况下,112L体积比为4: 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B.4Q1+Q2+10Q3
C.4Q1+2Q2
D.4Q1+0.5Q2+9Q3
1?12?L4 = 5mol ,故甲烷的物质的量为5mol?=4mol,完全燃烧生成液体水放出的热量为
22.4L/mol54mol=4 (Q1+2Q3),(Q1+2Q3)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5mol-4mol=1mol,完全燃烧生成液体水放出的热量为1mol1mol(Q2+2Q3) ?=0.5 (Q2+2Q3) ,故甲烷、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mol为=
为:4 (Q1+2Q3) +0.5 (Q2+2Q3)=4Q1+0.5Q2+9Q3,故选D。 答案: D。 【点睛】
先根据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结合体积分数计算甲烷、氢气各自物质的量,再根据盖斯定律,利用已知的三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甲烷、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体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热。
12.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9OCl,该物质与金属钠反应有气体生成。则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几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8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该物质与金属钠反应有气体生成,说明分子中含有-OH,即可转变为4个C的烷烃的二元取代物,可采用定一议一的方法。4个C的烷烃共有两种结构,正丁烷和异丁烷,正丁烷共有8种二元取代物,异丁烷共有4种二元取代物,共有12种,故答案选C。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3COOH属于有机物,因此是非电解质
B.10
C.12
D.14
B.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目的均是为了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 C.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D.等质量的乙烯,丙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一样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煤化工、石油化工中的相关含义分析判断。 【详解】
A. CH3COOH属于有机物,在水溶液中能微弱电离,属于弱电解质,A项错误;
B. 石油裂化和裂解都是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裂化获得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等),裂解获得短链不饱和烃(化工原料),B项正确;
C. 煤的气化是将煤与水蒸汽反应生成气体燃料,煤的液化是将煤与氢气反应转化为液体燃料,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发生分解的过程,它们都是化学变化,C项正确;
D. 乙烯、丙烯符合通式(CH2)n,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有等物质的量的CH2,完全燃烧消耗等量氧气,D项正确。 本题选A。
14.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转移0.1mol电子时,a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O2 1.12L B.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O+2e-=H2↑+2OH- C.c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池 D.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
A.a电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a电极为阴极,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a电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A项错误;
B.b电极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b电极为阳极,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B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