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学基础(原理)作业题(10年非会计专业用)
A.期初余额 B.本期增加额 C. 本期减少额 D.期末余额 12.实地盘存制下,计算出的发出存货成本包括 。 A. 正常耗用 B.非正常耗用 C. 毁损金额 D.增加金额 13.下列方法中,属于存货计价方法的有 。
A. 个别计价法 B. 先进先出法 C. 后进先出法 D.加权平均法
14.在物价持续上涨或下跌时期,存货计价采用 法时对实现利润有较大影响。 A.加权平均法 B.先进先出法 C.后进先出法 D.移动平均法 15.一般情况下, 为已知。
A.期初存货价值 B. 本期增加存贷价值 C.期末存货价值 D. 本期减少存货价值 16.某企业A材料的有关资料见表7—2。
表7一2 A材料明细账 20××年 月 8 8 8 8 8 8 日 1 10 18 20 25 30 摘要 结存 购进 发出 购进 发出 发出 数量 200 400 收入 单价 10.50 11 金额(元) 2100 4 400 (吨) (元) 发出数量(吨) 200 200 200 结存 数量100 单价 10 金额1 000 (吨) (元) (元) 该种材料的发出成本可能是 元。 A.6 400 B.6 500
C.6 429 D.6 413
17.依据16题资料,该种材料的结存金额可能是 A.1 100 B.1 000 C.1 071 D.1 087
18.企业发出材料,编制结转分录时可能涉及到的会计账户是 。 A.材料采购 B.原材料 C.制造成本 D.管理费用 19.长期负债的账面价值包括 。
A.本金 B.利息 C.为取得负债发生的费用 D.管理费用 20.负债成本包括的内容有 。
A.利息 B.借款应纳印花税 C.负债本金 D.借款手续费 21.产品制造成本包括 。
A.直接材料 B.制造费用 C.直接人工 D.管理费用 22.直接材料包括 。
A.主要原材料 B.辅助材料 C.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D.燃料 23.直接人工包括 。
A.产品制造工人的工资 B. 产品制造工人的福利费 C.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D.车间管理人员的福利费 五、计算与核算题
(一)练习外购材料取得成本的计算
[资料] 某企业采购材料的有关资料如下(单位:元): 品种 数量 单价 运费 其他费用 A 3 000 200 B 5 000 100 C 6 000 400 合计
560 7 000
25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材料采购成本。运费按数量分配;其他费用按买价分配。 2.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运费以现金支付,其他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二)练习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资料] 某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有关资料如下(单位:元): 品种 买价 运费 包装费 保险费 安装费 A 50 000 100 40 B 30 000 80 20
合计 160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保险费和安装费均按买价分配。 2.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会计分录。以上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三)练习存货计价方法
[资料]甲材料的明细账见表7—3 材料明细账 年 月 日 5 5 5 5 5 5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2.按加权平均法的计算结果填列账簿。 (四)练习存货的核算方法
[资料] 某企业甲材料期初结存数量为1 000件,单价50元,本期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进甲材料800件,单价55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款项。 2.购进甲材料1 200件,单价54元。以银行存款支全部付款项。 3.发出甲材料1 200件,用于产品生产。
4.购进甲材料1 500件,单价58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款项。 5.发出甲材料2 000件,用于产品生产。 [要求]
1.分别按照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编制购进和发出的会计分录(不通过“材料采购”账户)。 2.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永续盘存制下发出材料成本。 (五)练习存货的登记方法
[资料]某企业A材料的资料见表7—4 20××年
1 120
凭证 字 号 摘要 数量(吨) 收入 单价 金额 发出数量数量结存 单价 (元) 100 金额(元) 100 000 (元) (元) (吨) (吨) 110 120 110 220 000 120 000 165 000 1 500 2 500 1 000 3 000 1 500 2 500 4 000 1 500 1 7 10 19 24 27 期初 余额 购进 2 000 发出 购进 1 000 购进 1 500 发出 摘要 收入 发出数26
结存 月 7 7 7 7 7 7 日 1 10 14 20 26 31 结存 购进 发出 购进 发出 盘点 数量 300 400 单价 100 100 金额(元) 30 000 量(吨) 200 500 数量200 190 单价 100 金额(元) 20 000 (吨) (元) (吨) (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登记账簿。 (六)练习利息的计算
[资料] 某企业借入短期借款50万元,年利率为12%,期限为3个月。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项借款的利息。 (七)练习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
[资料] 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期领用材料款70 000元,发放工资20 000元,提取折旧20 000元,以银行存款10 000元支付各项制造费用,期初结存20 000元。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归集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
2.如果本期A产品分部完工,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并编制结转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3.如果本期在产品15 000元,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并编制结果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第八章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一、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编报及时,必须做好编表前的准备工作。 2.会计核算产生了会计期间,才需要划分本期与非本期的资产、负债。 3.编制工作底稿,不是会计核算必不可少的程序。
4.期末账项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费用与收入的配比,正确地计算各期的经营成果。 5.期末账项调整只须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而不需要调整资产和负债。
6.凡属于本期的收入,必须收到款项。否则应将尚未收到的款项调整,作为收到款项期间的收入。 7.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应作为银行借款利息支出的减项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 8.属于本期费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款项在本期支付。
9.对利息支出进行核算时,也可以于支付期直接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10.预收款项是一种负债性质的预收收入,因此应作为当期收入入账。
11.本期已付款入账,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费用,应于期末调整为一项资产。 12.计算出的税金形成一种负债性质的应付款项。
13.编制工作底稿是对账、结账的一项内容。因此,每一个单位在编制报表前,必须编制工作底稿。 14.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就完成了日常账簿的核对。
15.总分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与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的核对属于账账核对的内容。
16.会计部门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使用部门有关财产物资明细账的核对属于账实核对的内容。 17.不论是采用永续盘存制,还是采用实地盘存制,对存货进行核算,都有必要进行财产清查。 18.单位撤销时,应进行局部清查。
27
19.不论是应计制还是实收实付制,在会计期末都必须进行账项调整。
20.期末账项调整的目的,是将收入、费用按其归属期,并严格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以正确计算本期损益。
21.会计期间的划分,明确了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以及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所应采取的立场。 22.企业如果编制工作底稿,就不必再编制记账凭证。
23.经过期末账项调整,账簿记录中有关收入和费用科目所记录的金额,便是应归属本期收入和费用的金额。
24. 月末对账时,必须进行账证核对。 25.账实核对实际上就是财产清查。 26. 结账是在各个会计期末进行的。 27. 季结时应划双通栏红线。
28.在一般情况下,全面清查既可以是定期清查,也可以是不定期清查。 29.局部清查一般适用于对流动性较大的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清查。 30.对财产物资价值量的确定,必须采用账面价值法 31.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账务处理时,一律调整账存数。
32.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账务处理时,都必须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33.盘盈的材料可以冲减管理费用。
34.转销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一律作为营业外收支处理。
35.如果对未达账项进行调节,调节后的余额表明企业可以实际动用的存款额。
36.对于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同时将未达账项编制记账凭证调整入账。 37.调节表编制完毕,若调节的余额相符或差额相符,表账簿记录基本无错误,若余额或差额不符,表明账簿记录一定错误。
38.余额调节法有补记式和还原式两种。
39.某企业盘盈固定资产一项,其原值估计为5 000元,成新,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5 000 贷:累计折折旧 2 500 营业外收入 2 500
40.盘亏的材料一般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二、单项选择题
1.期末账项调整的基础是 。 A.权责发生制 B.会计分期 C.收付实现制 D.配比原则 2.期末账项调整的原则是 。 A.权责发生制 B. 会计分期 C.收付实现制 D.配比原则
3.在权责发生制下,经过期末账项调整, 。
A.所有收入科目中所记录的金额,是归属于本期收入的金额,而费用科目则不然 B.所有费用科目中所记录的金额,是归属于本期费用的金额,而收入科目则不然
C.不论对于收入科目,还是费用科目,其所记录的金额,都是归属于本期收入和费用的金额 D.不论对于资产类科目,还是负债类科目,其所记录的金额,都是归属于本期资产和负债的金额 4.关于“待摊费用”科目,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该科目用于核算企业上期支出应由以后各期负担的各项费用 B.该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本期支出应由以后各期负担的各项费用 C.待摊费用摊销期在一年以上
D.该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5.预收出租固定资产租金的业务使企业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