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教 学 过 程 是 20,天平平衡,用等式表示是 χ =20。两边分别加 10,天平还是平 衡,用等式表示是 χ +10=20+10。 在天平平衡的情况下,两边再去掉同样的物体,天平还是平衡的; 实验:左边是χ+50、右边是 50+50+50,天平平衡,用等式表示是 (2)χ+50=50+50+50。 两边分别减 50,天平还是平衡,用等式表示是χ=50+50。 通过天平反复验证,得出: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天平还是平衡的。 (2)小结: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三、学习解数量关系为 x±a=b 的解方程。 学生探讨解方程的过程: (1)先写“解:”再写“设……” 具体步骤: 解:设金丝猴重χ克。 χ+150=500 χ+150 -150=500-150 χ=350 检验:方程左边=χ+150=350+150=500=方程右边 所以,χ=350 是方程χ+150 =500的解。 答:金丝猴重350克。 四、自主练习:你会解χ-10=70吗? 练习时,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一般情况下 先要写“解:”,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说说解方程的根据是什么?师生等式的性质。 1、 学生列出52页的问题的方程。学生板演解方程的过程。 2、 说出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说出等式的性质。 3、 说出检验是否是方程的解的方法和检验过程。 教师进一步强调解方程的步骤和正确的书写格式。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完成54页自主练习的1---4题 板书 设计
石横镇中心小学
2018-2019学年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四单元教案
年级 学科 课题名称 五 数学 主备人 课型 李承浩 新授 使用人 课时 第3课时 第四单元 《解方程(二)》 1、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x=b这类形式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目标 2、通过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学会解形如ax=b这类方程。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重点:会解ax=b这类形式的方程 难点:会解ax=b这类形式的方程 导学案、课件、天平。 教学流程 (1)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教 学 (4)x=15是方程42-x=28的解吗?x=14呢? 过 程 (2)想一想:怎样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来解方程?观察图 示,你想到了什么? 3x = 2.4 阅读课本55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3)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是什么? (2)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个性化修改 (1)3x = 2.4,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 解:3x ÷( )= 2.4÷( ) X =( ) 教 (5)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 学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过 程 2、尝试完成 x÷0.8=2.4 1、各小组将你们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完成课本自主练习56页1-3题。 1、解方程 4x=3.6 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3)想一想,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 (4)x=0.8是方程的解吗?验算: 板书设计
石横镇中心小学
2018-2019学年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四单元教案
年级 学科 课题名称 五 数学 主备人 课型 李承浩 新授 使用人 课时 第 4 课时 第四单元《 用方程解决问题 》 1、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目标 2、通过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学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 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 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 教 x + 5.7 = 10 x ÷ 4 = 2.7 学 过 程 (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求“白鹭有多少只?”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关键的 说出下面各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女生的总人数。 (2)原有台数、卖出台数、剩下台数。 (3)付出钱数、买商品的钱数、找回钱数。 (4)原有书的本数、借出本数、剩下本数。 2、我会预习。 阅读课本57页第一个红点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解方程,并进行验算。 个性化修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