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1)他对绳子的拉力; (2)动滑轮的重; (3)该同学的重力.
解析:(1)480N(2)240N(3)680N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绳子的股数n=2,根据??他对绳子的拉力
G物720N??480N n?2?75%G+G(2)由F?物轮可得,动滑轮重
nF?W有用W总?G物hG物?可得, FsnFG轮?nF?G物?2?480N?720N=240N.
(3)因为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 F支=F压=p?S=5?103Pa?4?10?2m2?200N
则人的重力
G人?F?F支=480N+200N=680N
答:(1)他对绳子的拉力为480N;(2)动滑轮的重力为240N;(3)该同学的重力为680N; 23.如图甲所示,用弹簧秤悬挂一物体,保持静止:当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g=10N/kg)求:
(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2)物体的体积V? (3)物体的密度ρ?
解析:(1)2N(2)2×10m(1)1×10kg/m 【解析】 【详解】
(1)物体受到的浮力:
﹣41
1
1
F浮?G?F??6N?4N?2N.
(2)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F浮=ρ水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
V?V排?F浮2N??2?10?4m3, 33?水g1.0?10kg/m?10N/kg(1)物体的质量:
m?G6N??0.6kg, g10N/kg则物体的密度:
ρ?m0.6kg??3?103kg/m3. ?43V2?10m答:(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2)物体的体积为2×10﹣4m1, (1)物体的密度为1×10kg/m.
2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并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18Ω,R2为12Ω,小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
1
1
(1)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要使灯泡正常工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多大? (2)闭合S、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此时电流表示数为2.5A,求通电10min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做的功是多少?
(3)开关应怎样闭合或断开才能使电路总电功率最小?最小电功率为多少? 解析:略 【解析】
(1)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表示灯的额定电压为6V,灯的额定功率为3W,由P=UI可得,灯的额定电流:IL =PL/UL=3W/6V=0.5A,
由欧姆定律可得,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 =UL/IL=6V/0.5A=12Ω;
当S闭合,S1 、S2 都断开时,灯与变阻器R1 串联,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要使灯泡正常工作,灯泡两端的电压U额 =6V,电路中的电流为:IL =0.5A,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 =U-U额 =12V-6V=6V,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滑 =U滑/IL=6V/0.5A=12Ω;
(3)闭合S、S1 、S2 时,灯短路,两电阻并联,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
此时电流表示数为2.5A,即干路电流I=2.5A,
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R2 的电流:I2 =U/R2=12V/12Ω=1A;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通过变阻器的电流:I滑 =I-I2 =2.5A-1A=1.5A,
通电10min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做的功:W滑 =UI滑 t=12V×1.5A×10×60s=10800J;
(3)要使电路总电功率最小,根据P=UI=U/R可知,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应最大;根据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电阻,串联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电阻,因为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8Ω且R1 >R2 ,所以,将R1 与灯串联,即S闭合,S1、S2 都断开且将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则R大 =R1 +RL =18Ω+12Ω=30Ω,故电路的最小电功率:P最小 =U2/R大=(12V)2/30Ω=4.8W. 五、实验题
25.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不规则小石块(不吸水)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2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1)如图丙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________,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m1. (5)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1.
(6)若从水中取出小石块表面上有小水滴,这样导致测缝的密度值选填________ (“偏大”或“偏小”)
解析:右 52 水面到达标记 20 2.6×10 偏小 【解析】
(1)由图甲知道,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故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乙知道,石块的质量是:m=50g+2g=52g;
(1)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4)小石块排开水的质量是:m=142g﹣122g=20g,由ρ=知道,石块的体积V=V水
1
===20cm;
1
(5)由ρ=知道,石块的密度是:ρ===2.6g/cm=2.6×10kg/m;
111
(6)在把石块从水中取出时,石块上有附着的水,向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所加水体积大于石块排开水的体积,所测量石块的体积偏大,由密度公式知道,所测石块的密度会偏小.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涉及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天平的调节、天平读数,求物体的密度等问题,注意运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26.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28cm B.18cm C.8cm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2)中未调整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填序号).
解析:B 左 凹 A 【解析】 【详解】
(1)由图甲,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所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可能是18cm,答案为B.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