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支
,由受力分析可知:F+G=F浮+F支,则F支=F+G-F浮=0.25N+0.4N-0.5N=0.15N。因容器底对小球的支持力
与小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小球对容器底的压力F压= F支=0.15N。
23.赵磊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锅内装有5kg水,把水从18℃加热至9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在这个过程中用掉500g的木炭,已知木炭的热值3.36×10J/kg。求: (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在这个过程中木炭放出的热量; (3)烧水的效率。
解析:(1)1.68×106J (2)1.68×107J (3)10% 【解析】 【详解】
(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5kg×(98℃?18℃)=1.68×106J, (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3.36×107J/kg×0.5kg=1.68×107J;
3
7
(3)烧水的效率η=×100%=×100%=10%。
24.某家庭需要将50 kg、10℃的水加热到50℃做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 kg的煤气.己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 (kg.℃).求: (1)把50 kg、10℃的水加热到50℃需吸收的热量; (2)0.8 kg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解析:(1)8.4×106J; (2)3.36×107J; (3)25%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50kg×(60℃-20℃)=8.4×106J;(2)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0.8kg×4.2×10J/kg=3.36×10J;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7
7
Q吸8.4?106J?==?25%. 7Q放3.36?10J五、实验题
25.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小明用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情景如图甲、乙、丙所示.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根据乙、丙两次实验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在操作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处于 ________(选填“平衡”、“非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力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3)小华改用如图戊所示的装置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当她拉动木板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解析: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不能 平衡 不是 木块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解析】 【详解】
(1)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知道,接触面相同,压力大小不同,且压力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大,摩擦力越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知道,接触面不相同,压力不同,故无法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如图丁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木块由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仍是平衡状态;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拉力与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
(3)由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知道,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即摩擦力是变化的,说明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26.如图甲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5Ω、33Ω、35Ω、33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为“33Ω 3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3)请把图甲中接错的那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它改正.
(3)改接好电路后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如表3所示.在第3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A.根据表数据可得结论: . 实验次数 3 3 3 电阻R/Ω 电流I/A 5 3.6 33 3.3 35 3.34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阻值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3 3.3 3.3 3 3.5 3 3.3 3.4 ① 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组数据存在错误,请判断第________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数据应该是______A.
② 纠正错误以后,该小组用33Ω的电阻替换35Ω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3V.请你找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如下图所示
(3)3.3 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① 3 没有调节滑动变阻器 3.3 ②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过小 【解析】
试题分析:(3)滑动变阻器应与被测电阻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正确的连线如上图所示;(3)由图示可知,电流表接3-3.6A的量程,其示数为3.3A;表一中每次实验所得出的电压与对应的电流的比值都相等,说明: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① 由表3中的数据可知,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应成反比,第3组数据中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与第3、3组的不同, 这是由于没有调节滑动变阻器,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由第3组数据可知,电压应为3V,所以第3组数据中的电流值应为3.3A;②当换用大电阻后,分压会增大,当调节变阻器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3V,说明可能是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了. 考点: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六、综合题
27.(一)无线充电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小到手表、手机、电动牙刷,大到电脑、电动汽车的充电,都已经实现了从理论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常见的无线充电技术有电磁感应、磁共振、无线电波等方式.
市场上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和充电器大部分都符合“Qi”规格.“Qi”源自汉语“气功”中的“气”.Qi技术的原理即为电磁感应,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如图甲所示为手机无线充电原理示意图,电流流过发射线圈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当接收线圈靠近该变化的磁场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给手机充电.采用电磁感应技术实现无线充电的优点是原理简单,适合短距离充电,但需特定的摆放位置才能精确充电.
磁共振方式的原理与声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好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一个音叉发声,其他音叉也会共振发声.同样,排列在磁场中的相同“振动”频率的线圈,也可从一个向另一个供电,如图乙所示.相比电磁感应方式,利用磁共振可延长传输距离,无需使线圈间的位置完全吻合.这种方式有望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但在技术上实现小型化、高效率化比较难,现在的技术能力大约是直径0.5m的线圈,在1m左右的距离供电功率约为60W.
无线电波方式主要由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其原理类似于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太空太阳能发电技术”就是利用了该原理:利用铺设在巨大平板上的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电流,转换成无线电微波,发送给地面接收站.地面接收后,将微波恢复为直流电或交流电,送给用户使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四个实验与Qi技术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 B.
C. D.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