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详解】
甲图,远处过来的光线成像于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成因原理图;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故乙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丙图,近处过来的光线成像于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成因原理图;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故丁是远视眼矫正原理图. 故选A. 【点睛】
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6.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2N B.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速度之比为1:2 C.木块两次受到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1 D.相同时间内拉力两次对木块做功之比为1:1 解析:C 【解析】 【详解】
A.从图甲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即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4N,故A错误;
B.从图乙可知,木块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一次10s运动路程为50m,第二次10s运动路程为25m;因为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即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速度之比为50m:25m=2:1,故B错误; C.两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相同,摩擦力相同,即木块两次受到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1,故C正确;
D.从图乙可知,木块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因为摩擦力相同,故拉力也相同;
由B可知相同时间内的路程之比为s1:s2=2:1,根据W=Fs可得W1:W2=2:1,故D错误.
7.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所以应该是下面橡皮膜向上凹得更厉害些,故A错误; B.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且下面橡皮膜向上凹得更厉害些,故B正确;
C.玻璃管水平放置在液体中,液体对两侧橡皮膜有向内的压强,所以右侧橡皮膜应该向左凹,故C错误;
D.玻璃管水平放置在液体中,两侧的橡皮膜都应向内凹,故D错误; 故选B。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B.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解析:C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变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故A错误;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故B错误;由 I=U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R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C正确;由U=IR可知,R2两端的电压变小,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D错误.
9.小明请同学们为他设计了一个提醒锁自行车的电路,要求:当车的支架支起(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响,提醒锁车;当车上锁(开关S2断开)后,蜂鸣器停止发声.如图所示的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设计要求,当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响,电路构成通路;当车上锁,开关S2断开后,电路是开路,蜂鸣器停止发声,
A.S1闭合后,蜂鸣器被短路,起不到提醒作用,A不符合要求. B.蜂鸣器总是在响,不符合要求.
C.当车上锁后,蜂鸣器才响,不符合要求. D.符合要求为答案.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解析:C 【解析】
A.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已经脱离手,所以推力对它不再做功,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故A错误;
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向上,而桶水平运动,所以拉力不做功,故B错误;
C. 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向上,水桶向上运动,符合做功的条件,所以拉力做功,故C正确; D. 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距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D错误. 选C.
点睛:重点是是否做功的判断,要牢记做功的两个要素,即力和距离,且距离必须是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当距离为零时,用再大的力,做功也是零.
11.在如图乙的A、B、C、D四个实物电路中,与图甲电路图相符的是
A. B. C. D.
解析:A 【解析】
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 A、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符合题意; B、两灯串联,不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一只灯泡被短路,不合题意; D、两只灯泡串联,但无电源,不合题意. 故选A.
12.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解析:D 【解析】 【详解】
A.试管口的“白雾”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出现白雾,故B错误; C.在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与热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故C错误; D.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D正确.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_______ (选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 可用于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