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题组5
1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创新无处不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创新空间。某机床集团成功研发智能化运动控制系统,给数控机床装上了“国产大脑”,站在了世界机床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去年销售额达到180亿元,成为行业世界第一。某公司通过对汽车外形、系统等工业设计的改造,使旧车摇身一变有了时尚造型,为国内外200多家客户提供创新增值服务,其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近30%,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化集团。某手机生产企业首创了“互联网手机品牌”模式,用互联网模式研发、营销、销售,颠覆了手机行业的传统做法,企业高速成长,市场份额迅速提高。 (1)结合材料,概括我国企业创新所呈现出的亮点。 (2)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创新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意义。
解析 考生在回答我国企业创新呈现的新亮点的时候,要注意题干中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导语。因此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企业创新的特点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一是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二是创新的形式多样;三是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中;对于创新对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意义,考生可以结合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 (1)亮点:企业创新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企业创新的方式有科技创新、设计创新、盈利模式创新,创新方式多样化;创新体现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2)意义: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创新促进技术进步,企业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技术优势。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完善产品的外观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品牌优势。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独特的盈利模式,形成竞争优势。
14.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表:C市经济结构与人口就业结构偏离情况表 经济增加值比重 2014年 就业比重 结构偏离度 经济增加值比重 2002年 就业比重 结构偏离度 第一产业 3.9 10.9 7 6.2 20.9 14.7 第二产业 35.1 40.5 5.4 67.7 43.2 -24.5 第三产业 61 48.6 -12.4 26.1 35.9 9.8 注:就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就业比重高于增加值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
材料二 作为长三角的县级市,C市出口加工型企业创新不足,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下滑;传统服务业比重达80%,现代服务业偏低;该市劳动人口以进城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高达80.4%,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技术人才短缺严
5
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此外,从2014年起,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衰减。
(1)指出材料一表中蕴含的经济信息。
(2)“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红利逐渐衰减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C市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析 解答本题要做到“一结构、二变化、三升华”,要注意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设问要求的是政策建议,相当于限定了政府这一主体。可以从就业政策、对外政策、产业政策等角度去组织答案。
答案 (1)2002年到2014年,该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业结构得到改善。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吸纳就业潜力巨大。第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大幅下降,劳动力需要转出。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有所提升,劳动力也需要转出。
(2)政策建议: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完善就业结构;②推动体制、科技和管理的创新,促使出口加工型企业优化升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③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广开服务业就业渠道;④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