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鲁京津琼)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第三单元第19练(含解析)
(1)装置一中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发芽种子已长出幼苗,进行该实验时,应将装置放置在何种条件下进行?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琪同学来做这个实验,她将同一种正在发芽的种子等量分装入两个装置。假定其他操作步骤无误,她发现装置一中的着色液滴向左移动,而装置二中的着色液滴位置却不发生改变,则可推定该种子发芽过程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发现装置一与装置二中的着色液滴均向左移动,则该种子发芽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8·常德石门一中一模)有人利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按下面甲、乙两个密闭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时,夹子A关闭,两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在刻度0处,5min后,发现甲装置中的红色液滴不移动,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6min开始,同时打开两装置中的夹子A,向里面通入等量的氧气,20min后,发现:甲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1,装NaOH的小烧杯增重了Y1,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2,装NaOH的小烧杯增重了Y2,则X1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X2,Y1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Y2。 (3)从分子代谢水平上看,造成第(2)问中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C [甲装置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装置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因此该实验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A项正确;实验中的甲、乙装置中的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酶的催化,所以甲、乙装置需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B项正确;在相同时间内C、E瓶中混浊程度不同,C瓶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因而更混浊,C项错误;装置甲的A瓶中加入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的干扰,D项正确。] 2.D
3.A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也可把释放能量多少、酒精的有无、CO2释放的多少作为实验指标,为阻止外界环境变化对实验的影响,故设计了对照实验C;A、B瓶又形成了对比实验;溶液煮沸并注入石蜡油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无氧条件。] 4.A
5.B [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在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是6mol,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6mol,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是15-6=9mol;根据细胞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3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5mol。在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A项错误;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是2
3÷(3+1.5)=,B项正确、C项错误;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发酵没有停止,
3D项错误。] 6.C
7.D [氧浓度为a时,由于O2的消耗量为0,说明此时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其场所为细胞质基质,A项正确;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量为0.5 mol/min,CO2产生量为0.5mol/min,葡萄糖量消耗为1/12 mol/min,无氧呼吸中CO2产生量为0.5 mol/min,葡萄糖消耗量为0.25mol/
min,因此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3,B项正确;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3-0.7=0.6mol/min,所以苹果产生酒精的量为0.6 mol/min,C项正确;氧浓度为d时,O2的消耗量为1.2mol/min,故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 mol/min,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4mol/min,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 mol/min,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发酵,D项错误。] 8.B
9.C [保温瓶内的温度将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细胞呼吸的进行不断增加,A项错误;保温瓶中氧气的含量高时,酵母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氧气含量不高时,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气含量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氧气的含量对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类型有重要的影响,B项错误;该实验可用来测定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测定酵
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热量的变化的多少,因装置中装有温度计,可直接进行测量,C项正确;酵母菌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进行无氧呼吸,都能释放CO2,都会使环境中的pH降低,故酸碱指示剂不能检验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类型,D项错误。] 10.B
11.(1)萌发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 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的量 (2)无氧呼吸 种子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管内气压没有明显变化 (3)等量煮熟(或等量没有活性)
12.(1)吸收发芽种子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2)黑暗条件 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细胞呼吸的气体量变化 (3)葡萄糖(或糖类) 以葡萄糖为能源物质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的氧气量等于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脂肪(或脂质) 脂肪中碳、氢百分比较高,吸收的氧气量大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13.(1)肌肉细胞吸收了容器中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乙装置中气体体积减小,红色液滴左移,而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故液滴不移动 (2)大于 小于 (3)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解析 (1)肌肉细胞吸收了容器中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所以乙装置中气体体积减小,红色液滴向左移动;而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可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液滴不移动。(2)向装置里面通入等量的氧气,由于红细胞不能吸收氧气,肌肉细胞可以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所以X1大于X2;肌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所以肌肉细胞装置中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多,而红细胞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Y1小于Y2。(3)从分子代谢水平上看,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是造成第(2)问中差异的原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