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绵阳地区2020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中考模拟化学考试试卷(word版)

四川省绵阳地区2020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中考模拟化学考试试卷(word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3:34:26

四川省绵阳地区 2020 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Mg-24 Cl—35.5 Ca—40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9 个小题,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②Na2MoO4 中钼(Mo)元素的化合价是+6 价;③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 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④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⑤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⑥ NaOH 溶液中的 OH能与酸反应,则 KOH 溶液中的 OH也能与酸反应

A. 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3.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认识 ①小苏打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小苏打可制作发酵粉 ②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③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C.对现象的认识 D.③⑤⑥

B.对安全的认识 --

①硫酸铜溶液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也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②进入枯井、菜窑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③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因此,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D.对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认识 ①气体压缩、分子变小 ①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缺氟易得龋齿 ③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③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4.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

编号 实验设计

B C

D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

探究铁生锈的

条件

探究 CO2 与NaOH 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同种物质

目的 在不同溶剂中

的溶解性

A.A B.B C.C D.D

5.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 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

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全部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含 CuSO4 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可能含 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 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CuSO4 6.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 P 点所表示的溶液是 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 t1℃时 20%的甲溶液配制 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此时二者溶液的质量仍然相等

7.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验证某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 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先加入硫酸,再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测定某矿石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 检验 NaOH 是否变质 鉴别化肥尿素[CO(NH2)2]和 NH4Cl 8.下列图像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B C D

A.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C.等质量的 Zn 和 Mg 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D.等质量 CaCO3 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9.密闭容器中盛有 CH4 和O2 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CH4 全部转化为 CO、CO2 和 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反应前CH4 和O2 的质量比为( ) A.4:13 B.3:10 C.2:7 D.1:4 二、填空与解答题(共 64 分) 22.(本大题包括 3 个小题,共 25 分)

(1)(8 分)“科技创新、材料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辽宁号”航母的服役举世瞩目。钢铁是制造航母的主要材料,它易与空气中的水、 等发生反应而锈蚀,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 。

②可降解塑料的问世,既方便了生活,又减少了“白色污染”。塑料属于 材料(填“复合”或“合成”)。

③“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 Fe2SiO4),还在月球物质中捕获到来自太阳风的 Ar﹣36、Ar﹣38.铁橄榄石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r﹣36 与 Ar﹣38 在原子构成微粒上的不同点是 。

④在法庭医学分析上常用马氏砷法来证明受害者是否为砒霜(As2O3)中毒。用锌和盐酸与试样混合在一起,若试样中有砒霜,就会发生反应生成砷化氢(AsH3)、氯化锌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8 分)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Cl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②称量 NaCl 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右图,则称取的 NaCl 质量为。 ... ③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水的密度为 1g/mL)。

④称量 NaCl 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9 分)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常温下A、C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A 具有消毒杀菌作用;D、I、J 均为无色气体,其中 I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K 为红棕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①中 B 物质的作用是

②图中标出的反应①到⑦中是化合反应的有 ③在图中标出的 12 种物质中,单质有 ④反应②中的现象为

⑤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

(填数字序号)。 种。 。

23.(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27分)

(1)(13 分)同学们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仪器 B 的名称为 。 ②装配 KClO3 制备O2 的发生装置,上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名称),该反

③图中的微型装置 F 可用于实验室制备 H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O2 干燥装置,则气体应从 G 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的 (填选“a”或“b”)进入,滴壶中装的试剂是

(2)(14 分)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李明看到家里多年未用的铜制火锅上有绿色的锈迹,他对绿色锈迹的成分和性质产生了浓厚兴趣。 【查阅资料】

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 CaO 和NaOH 的固体混合物,NaOH 与CO2 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发现问题】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

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 ;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 CO2 和H2O. 【进行实验】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猜想②正确

步骤一:连接A 和 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A→B→ → 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 (填“C”,“D”);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解释与结论】 ①当观察到 CO2 和H2O,写,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出装置 ;

②写出 Cu2(OH)2CO3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地区 2020 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Mg-24 Cl—35.5 Ca—40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9 个小题,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②Na2MoO4 中钼(Mo)元素的化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